“舍”與“得”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1083字

懂得“捨得”的人,他的人生才會花好月圓。—題記

這些日子,我總在思考著一個詞—“捨得”。我知道,這個詞充滿著辯證思維與哲學意味,於我小小的年紀並不相稱,但思想的火花在熊熊閃耀,我不能自已。

漫漫人生路,有舍必有得,有得亦必有舍。換言之,失去的同時,就意味著在得到某些東西;得到的同時,就意味著某些東西正在失去。“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得到了熊掌卻失去了魚,人生之路難道不正是如此嗎?看來人生的過程,註定是要不斷地在“魚”與“熊掌”之間進行著選擇。我想,唯有明智而勇敢的人,才可以做出準確而明晰的判斷,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這樣的選擇,對有些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可對有些人來說卻很容易。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對於選擇的目標還不能做出清晰的價值判斷;之所以“容易”,是因為對有些人而言其內心早已有了一杆秤。

美國著名詩人弗羅斯特說,森林中有兩條路,我們選擇了其中一條,就得放棄另一條。這句話聽來猶如當頭棒喝,那麼堅決地表明瞭有舍才有得,容不得有“兼得”的非分之想。可我們常常能看到,生活中很多人面對選擇時,顯得那麼猶豫不決,於是他們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旋轉著、徘徊著。我想,猶豫來自於不懂“捨得”之道,缺乏理性分辨能力與勇氣。有時當慾望矇蔽了雙眼時,這樣的選擇就表現得愈發艱難,甚至不做任何選擇了,坐等命運的安排。這樣猶豫的心態,必將消耗太多的精力與資源。短暫的生命,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的,在搖擺不定中,生命在悄然流逝。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田園將蕪,胡不歸”,他在官場與田園之間做出了果決的選擇。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態不見了,複雜衝突的人際關係不見了,餘下的只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逸。文天祥在兵敗被俘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選擇了捨生而取義。因為,他心中早就很清晰地擁有一個價值座標,那就是義高於生命。“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捨去了自己的生命,兌現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諾言。魯迅先生,當年棄醫從文,毅然決然地放棄一個專業,來從事另一個事業。“改造國民性,喚醒民眾”,當他清醒地意識到這樣的使命感高於從醫的理想時,他所作的選擇就顯得很從容了。

在我的身邊,有的同學捨去嬉戲,把玩的時間用來學習,從而得到了優異的成績;而有的同學則捨去了做作業的時間,把這些時間用來做毫無意義的事情,最終得到的是慘不忍睹的成績。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得的結果,始終來自舍的因。而“兼得”的奇蹟,並不會降臨在這個擁有神話的現實世界。點亮心燈,鼓足勇氣去覓獲適合自己的“魚”或“熊掌”,這才是真實而幸福的人生。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