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的轆轤作文範例

國小三年級作文 全文約512字

今天我在看書,突然看見了漢族民間的提水設施-轆轤。書上面說轆轤是由轆轤頭、支架、井繩、水斗組成的。

於是我就照著書上的說明造了一個轆轤。我準備了:兩個打孔的硬紙條、吸管、筷子、薯片桶、小杯子、膠帶、繩子、剪刀。我先用膠帶把硬紙條固定在薯片桶上,確保兩邊對稱,把筷子從吸管底部全部插入,把吸管褶皺部分變形成手柄,把吸管從硬紙條的孔洞裡穿出,把早已準備好的10釐米的繩子固定在水杯(水杯作為水桶)的兩側,做成水桶的提手,把繩子的一端系在吸管上,另一端系在水桶上,用手搖動手柄,會發現繩子纏繞在吸管上,然後在水井裡倒入水。看!水桶放下去,再提上來,水桶就轉滿了水。把手柄變直,轉動吸管打水,比較哪個省力。一個簡單的轆轤就大功告成了!

雖然我的實驗成功了,但我不明白它的原理,於是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轆轤打水利用的是槓桿原理。槓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打水用的轆轤就是一個彎的槓桿。槓桿原理的公式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軲轆是能連續旋轉的槓桿,支點在軸心。軲轆的手柄轉一圈是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就是動力臂,穿過硬紙條孔洞的吸管則是軲轆的軸,吸管的半徑就是阻力臂,當兩邊等式相等的情況下,只要用較小的力量就可以搖動軲轆。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