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誠信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848字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毛澤東曾經向某位著名教育家借王羲之的真跡去臨摹欣賞,一個月歸還。或許是出於這位教育家太過愛惜的緣故,他曾兩次向毛澤東的警衛員打電話,詢問毛澤東的閱覽情況,什麼時候可以還,第二次甚至打到了毛澤東那裡,對此,毛主席只是平靜的說:“先生,一個月的氣你也沉不住嗎?”時光飛逝,當一個月快到,毛主席也讀完了時,他將真跡小心翼翼的夾好,親自派遣警衛員送給教育家,而不願多延長几天。

“一個月就是一個月,朋友交往要講誠信。”毛澤東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領袖,國家領導人,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誠信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品質。

于軍隊而言,誠信的品質同樣不可缺少。

東漢末年,曹操的軍隊經過麥田,向百姓承諾,踩踏麥地的士兵要處死。於是官兵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翼翼經過麥田,百姓見了無不稱頌。但不巧,突然有飛鳥掠過驚嚇了曹操的馬,踏壞了農田。曹操要舉刀自刎時,被眾人勸住,於是,他就用劍割去自己的頭髮,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從此百姓都信服曹操的軍隊。

曹操的軍隊紀律嚴明,守信於百姓,兌現了他對百姓的承諾。正因如此,他的軍隊能得到百姓支援,從而可以爭鋒於天下,將集體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對於國家而言,誠信的品質更是不可或。

當時商鞅要在秦國變法,生怕群眾不信任,於是將一根木頭立在南門,稱如果有人將其搬到北門就賞其十金,所有人都不信,直到將賞金提至五十金,才有一壯士將木頭搬至北門。商鞅如約給了他五十金,此舉取得了民眾的信任,之後沒幾天,新法頒佈,秦國從此走向富強。

與其說商鞅取得了民眾的信任,不如說秦國這個國家取得了民眾的信任,因此他推行的變法,能得到民眾支援,國家就可以走向富強。在當今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將誠信的國家不僅可以得到民眾的支援,還可以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

無需背誦數以百計的格言信條,只須記住一條,“言必信,行必果”,無論個人、軍隊、抑或是國家,待人接物凡事以誠,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