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相似詞/近義詞

注音 一ㄡˇ ㄎㄡˇ ㄐ一ㄝ ㄅㄟ

拼音 yǒu kǒu jiē bēi

有口皆碑相似詞

交口稱讚眾口稱善交口稱譽歌功頌德口碑載道洛陽紙貴雅俗共賞異口同聲

基本釋義

⒈  碑:紀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

宮保的政聲,有口皆碑。——《老殘遊記》

one's name being in every mouth; be praised every where;

交口稱讚:  交:一齊,同時。異口同聲地稱讚。

眾口稱善

交口稱譽:  所有的人一致稱道讚譽。英unanimously praise;

歌功頌德:  作成歌詞頌揚功勞與美德,原有褒義;但是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貶義,有阿諛逢迎的意思。例歌功頌德今時事,側聽諸公出正音。——宋·王灼《再次韻晁子興》在封建時代,地主鄉紳為了拍地方官的馬屁,總是借老百姓的名義,送什麼萬民傘、歌德碑之類的東西,為這些刮地皮的官吏歌功頌德。英sing the praises of sb.; heap praises and eulogies on sb.;

口碑載道:  形容群眾到處稱頌。

洛陽紙貴:  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源於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後,豪貴人家競相抄寫,抄寫的人很多,洛陽的紙都因此漲價了。例人話洛陽紙貴,誰知今日鬧到長安扇貴。——清·李汝珍《鏡花緣》英overwhelming popularity of a new book (causing shortage of printing paper); sensational sale of new book causes paper shortage;

雅俗共賞:  謂兼具優美、通俗之品格,能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賞。

異口同聲:  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亦作“異口同音”。英bellow in one voice; join in unison; all in a br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