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其二原文賞析

朝代魏晉 詩人陶淵明

和澤週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遊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秋天 寫景 詠物 菊花

譯文

譯文
雨水調順整春季,秋來清涼風蕭瑟。
露珠凝聚無雲氣,天高肅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聳立,遠眺益覺皆奇絕。
芳菊開處林增輝,巖上青松排成列。
鬆菊堅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傑。
含杯思念賢隱士,千百年來守高節。
顧我素志未施展,悶悶空負秋十月。

註釋
和澤:雨水和順。周:遍。三春:春季三個月。
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於西,故曰素秋。(見《禮記·月令》)
露凝:露水凝結為霜。遊氛:飄遊的雲氣。
肅景:秋景。《漢書·禮樂志》:“秋氣肅殺。”澈:清澈,明淨。
陵:大土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逸峰:姿態超邁的奇峰。
遙瞻:遠望。
開:開放。耀:耀眼;增輝。
冠巖列:在山岩的高處排列成行。
貞秀姿:堅貞秀美的姿態。
卓:直立。此處有獨立不群意。霜下傑:謂鬆菊堅貞,不畏霜寒。
銜觴:指飲酒。幽人:指古代的隱士。
撫爾訣:堅守你們的節操。撫:保持。爾:你們。訣:法則,原則,引伸為節操。
檢素:檢點素志;回顧本心。展:施展。
厭厭:精神不振的樣子。竟:終。良月:指十月。《左傳·莊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

參考資料:

1、(晉)陶洲明著,逯飲立 校注.《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5-1:61-62

鑑賞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寫秋色。寫秋色而能獨闢溪徑,一反前人肅殺淒涼的悲秋傳統,卻讚賞它的清澈秀雅、燦爛奇絕,乃是此詩具有開創性的一大特徵。古詩賦中,寫秋景肅殺悲涼,以宋玉《九辯》首肇其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往後秋景與悲愁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漢武帝的《秋風辭》、漢代《古歌》(秋風蕭蕭愁殺人)、曹丕的《燕歌行》、禰衡的《鸚鵡賦》、曹植的《贈丁儀》、《贈白馬王彪》、《幽思賦》、王粲的《登樓賦》、阮籍《詠懷·開秋兆涼氣》、潘岳的《秋興賦》、張協的《雜詩·秋夜涼風起》等等,或觸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懷,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淵明此詩的秋景卻與眾迥異,別開生面。首句不寫秋景,卻寫春雨之多,說今春調合的雨水(和澤)不斷,遍及了整個春季三月。這一方面是《詩經》中“興”的手法的繼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肅爽的秋作一對比,令人覺得下文描繪的清秀奇絕的秋色,大有勝過春光之意。往下即具體寫秋景的清涼素雅:露水凝結為一片潔白的霜華,天空中沒有一絲陰霾的霧氣(遊氛),因而益覺天高氣爽,格外清新澄澈。遠望起伏的山陵高崗,群峰飛逸高聳,無不挺秀奇絕;近看林中滿地盛開的菊花,燦爛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蒼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凜冽的秋氣使百卉紛謝凋零,然而菊花卻迎霜怒放,獨呈異采;肅殺的秋風使萬木搖落變衰,唯有蒼松卻經寒彌茂,青翠長在。難怪詩人要情不自禁地懷想這鬆菊堅貞秀美的英姿,讚歎其卓爾不群的風貌,譽之為霜下之傑了。

  善於在景物的寫實中兼用比興象徵手法,寄寓強烈的主體情感,是此詩的又一顯著特徵。詩人對菊舉杯飲酒(銜觴),由逸峰的奇絕,鬆菊的貞秀,自然聯想、懷念起那些與逸峰、鬆菊頗相類似的孤高傲世、守節自厲的古代高人隱士(幽人),他們千百年來一直堅持著(撫)鬆菊(爾)那種傲然特立的祕訣要道,其高風亮節真是可欽可敬。這裡,讚美企慕“幽人”的節操,也寓有詩人內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厲。然而這只是詩人內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卻是“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擬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之五);“或大濟於蒼生”(《感士不遇賦》)的巨集圖壯志。《雜詩》之二已作於五十歲左右,但仍感嘆:“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晚年所作《讀山海經》中,還義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鑑,為惡不可履。”讚揚“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詠荊軻》中又歌頌:“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這一切都說明詩人終其一生,也未忘情現實;在嚮往“幽人”隱逸的同時,內心始終潛藏著一股壯志未酬而悲憤不平的激流。這種出處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詩中,便逼出結尾二句:詩人檢查平素有志而不獲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厭厭無緒了。

  由此可見,寫秋景的清涼澄澈,象徵著幽人和詩人清廉純潔的品質;寫陵岑逸峰的奇絕,象徵著詩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寫芳菊、青松的貞秀,象徵著幽人和詩人卓異於流俗的節操。從外在聯絡看,以秋景起興懷念幽人,又從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順理成章;從內在聯絡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無不象徵著“幽人”的種種品質節操,無不寄寓著詩人審美的主體意識,真是物我融一,妙合無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質中,又體現了詩人的精神品質;但“有懷莫展”之嘆,又與那種渾身靜穆的“幽人”不同。

  以鬆菊為喻寫人或以鬆菊為象狀景,前人早已有之。《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這只是單純取喻說理。屈原《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雖有象徵,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並非景物寫實。曹植《洛神賦》中“榮耀秋菊,華茂春鬆。”是用菊鬆喻洛神的容光煥發,所比僅在外貌而非內在品質,且仍非寫實景。左思《招隱》有“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是化用《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紉秋蘭以為佩”二句,性質亦同。其《詠史·鬱郁澗底鬆》中喻寒門才士受抑,亦非寫實。至於鍾會、孫楚的《菊花賦》雖是寫景,卻並無深刻的象徵意義。真正把景物寫實與比興象徵自然巧妙地融為一體的,當自淵明始。蘇軾評陶雲:“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選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冷齋詩話》引)讀這首詩,深知蘇評確非溢美。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495-498頁

鑑賞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寫秋色。寫秋色而能獨闢溪徑,一反前人肅殺淒涼的悲秋傳統,卻讚賞它的清澈秀雅、燦爛奇絕,乃是此詩具有開創性的一大特徵。古詩賦中,寫秋景肅殺悲涼,以宋玉《九辯》首肇其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往後秋景與悲愁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漢武帝的《秋風辭》、漢代《古歌》(秋風蕭蕭愁殺人)、曹丕的《燕歌行》、禰衡的《鸚鵡賦》、曹植的《贈丁儀》、《贈白馬王彪》、《幽思賦》、王粲的《登樓賦》、阮籍《詠懷·開秋兆涼氣》、潘岳的《秋興賦》、張協的《雜詩·秋夜涼風起》等等,或觸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懷,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淵明此詩的秋景卻與眾迥異,別開生面。首句不寫秋景,卻寫春雨之多,說今春調合的雨水(和澤)不斷,遍及了整個春季三月。這一方面是《詩經》中“興”的手法的繼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肅爽的秋作一對比,令人覺得下文描繪的清秀奇絕的秋色,大有勝過春光之意。往下即具體寫秋景的清涼素雅:露水凝結為一片潔白的霜華,天空中沒有一絲陰霾的霧氣(遊氛),因而益覺天高氣爽,格外清新澄澈。遠望起伏的山陵高崗,群峰飛逸高聳,無不挺秀奇絕;近看林中滿地盛開的菊花,燦爛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蒼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凜冽的秋氣使百卉紛謝凋零,然而菊花卻迎霜怒放,獨呈異采;肅殺的秋風使萬木搖落變衰,唯有蒼松卻經寒彌茂,青翠長在。難怪詩人要情不自禁地懷想這鬆菊堅貞秀美的英姿,讚歎其卓爾不群的風貌,譽之為霜下之傑了。

  善於在景物的寫實中兼用比興象徵手法,寄寓強烈的主體情感,是此詩的又一顯著特徵。詩人對菊舉杯飲酒(銜觴),由逸峰的奇絕,鬆菊的貞秀,自然聯想、懷念起那些與逸峰、鬆菊頗相類似的孤高傲世、守節自厲的古代高人隱士(幽人),他們千百年來一直堅持著(撫)鬆菊(爾)那種傲然特立的祕訣要道,其高風亮節真是可欽可敬。這裡,讚美企慕“幽人”的節操,也寓有詩人內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厲。然而這只是詩人內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卻是“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擬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之五);“或大濟於蒼生”(《感士不遇賦》)的巨集圖壯志。《雜詩》之二已作於五十歲左右,但仍感嘆:“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晚年所作《讀山海經》中,還義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鑑,為惡不可履。”讚揚“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詠荊軻》中又歌頌:“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這一切都說明詩人終其一生,也未忘情現實;在嚮往“幽人”隱逸的同時,內心始終潛藏著一股壯志未酬而悲憤不平的激流。這種出處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詩中,便逼出結尾二句:詩人檢查平素有志而不獲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厭厭無緒了。

  由此可見,寫秋景的清涼澄澈,象徵著幽人和詩人清廉純潔的品質;寫陵岑逸峰的奇絕,象徵著詩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寫芳菊、青松的貞秀,象徵著幽人和詩人卓異於流俗的節操。從外在聯絡看,以秋景起興懷念幽人,又從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順理成章;從內在聯絡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無不象徵著“幽人”的種種品質節操,無不寄寓著詩人審美的主體意識,真是物我融一,妙合無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質中,又體現了詩人的精神品質;但“有懷莫展”之嘆,又與那種渾身靜穆的“幽人”不同。

  以鬆菊為喻寫人或以鬆菊為象狀景,前人早已有之。《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這只是單純取喻說理。屈原《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雖有象徵,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並非景物寫實。曹植《洛神賦》中“榮耀秋菊,華茂春鬆。”是用菊鬆喻洛神的容光煥發,所比僅在外貌而非內在品質,且仍非寫實景。左思《招隱》有“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是化用《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紉秋蘭以為佩”二句,性質亦同。其《詠史·鬱郁澗底鬆》中喻寒門才士受抑,亦非寫實。至於鍾會、孫楚的《菊花賦》雖是寫景,卻並無深刻的象徵意義。真正把景物寫實與比興象徵自然巧妙地融為一體的,當自淵明始。蘇軾評陶雲:“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選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冷齋詩話》引)讀這首詩,深知蘇評確非溢美。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495-498頁

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