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原文賞析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採菱歸。
譯文
譯文
沉寂地把籬門緊緊掩上,在蒼茫暮色中望著斜暉。
鶴棲宿遍佈周圍的松樹,柴門來訪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節已添上一層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紅衣。
渡口處的漁火星星點點,是處處採菱人盪舟來歸。
註釋
山居:山林之中隱居。《戰國策·韓策一》:“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
寂寞:寂靜無聲,沉寂。《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幽空虛以寂寞。”柴扉: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南朝梁範雲《贈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說,有客款柴扉。”
落暉:夕陽,夕照。晉陸機《擬東城一何高》詩:“三閭結飛轡,大耋嗟落暉。”
鶴巢:巢為動詞,作棲宿解,不是名詞“窩”的意思。
蓽(bì)門: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常指房屋簡陋破舊。
新粉:指竹子剛生長出來,竹節周圍帶有的白色的茸粉。
故衣:指蓮花敗葉。
渡頭:猶渡口。過河的地方。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烏棲曲》之一:“採蓮渡頭擬黃河,郎今欲渡畏風波。”煙火:指炊煙。《史記·律書》:“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一作“燈火”。
賞析
首聯二句是作者獨自隱居山中時的心態寫照,他引用了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蒼茫餘落暉”詩句。顧安《唐律消夏錄》謂此詩首句‘掩柴扉’三字是虛句,不是實句。其實不必強作“虛”解,作“實”解亦通。人在門外亦可掩扉也,當是室內寂寞,故出門掩扉,環視山居外景以解悶,正切詩題“即事”者,詠眼前景物也。倘閉關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見,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無復寂寞之感。
頷聯二句運用了對比手法。夕照滿山,鳥鵲還巢,行人歸宅,柴扉緊掩,詩人以最傳神的字眼來表現景物給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態和任其消歇的流變特徵,構成禪趣頗深的整體暗示,光色彩象的轉瞬即逝的恍惚,歸人卻在若即若離恍有恍無之間。從文藝美學角度看,生態活潑,情趣盎溢,彌滿詩畫氣息的寧靜生活極富運動感極富生命力的美。此聯“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現鬆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頸聯對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館詩》:“槐庭垂綠穗,蓮浦落紅衣。”這一聯用“綠竹”對“紅蓮”、“新粉”對“故衣”,光影流轉裡體現出摩詰對隱逸生活的喜愛。王維天性擅畫,精通畫理,且移植畫藝以豐富和提高詩歌的表現力。此句即為力證。
尾聯末字落在一個“歸”上,暗合其歸隱之意,隱隱有陶潛之情。最後四句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採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閒適的心情。
在王維的田園詩中,儘管周圍是熱鬧活潑,生生不息,充滿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詩人的心卻是孤寂的。此詩雖然寫出了作者愜意的生活,卻又在字裡行間透露出詩人的落寞之情。大自然的萬物都是熱鬧鮮活的,嫩竹、紅蓮,唯有詩人的心是寂寞孤獨的。這樣的心態,促使王維潛心地去發現去欣賞田園。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15-116賞析
首聯二句是作者獨自隱居山中時的心態寫照,他引用了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蒼茫餘落暉”詩句。顧安《唐律消夏錄》謂此詩首句‘掩柴扉’三字是虛句,不是實句。其實不必強作“虛”解,作“實”解亦通。人在門外亦可掩扉也,當是室內寂寞,故出門掩扉,環視山居外景以解悶,正切詩題“即事”者,詠眼前景物也。倘閉關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見,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無復寂寞之感。
頷聯二句運用了對比手法。夕照滿山,鳥鵲還巢,行人歸宅,柴扉緊掩,詩人以最傳神的字眼來表現景物給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態和任其消歇的流變特徵,構成禪趣頗深的整體暗示,光色彩象的轉瞬即逝的恍惚,歸人卻在若即若離恍有恍無之間。從文藝美學角度看,生態活潑,情趣盎溢,彌滿詩畫氣息的寧靜生活極富運動感極富生命力的美。此聯“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現鬆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頸聯對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館詩》:“槐庭垂綠穗,蓮浦落紅衣。”這一聯用“綠竹”對“紅蓮”、“新粉”對“故衣”,光影流轉裡體現出摩詰對隱逸生活的喜愛。王維天性擅畫,精通畫理,且移植畫藝以豐富和提高詩歌的表現力。此句即為力證。
尾聯末字落在一個“歸”上,暗合其歸隱之意,隱隱有陶潛之情。最後四句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採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閒適的心情。
在王維的田園詩中,儘管周圍是熱鬧活潑,生生不息,充滿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詩人的心卻是孤寂的。此詩雖然寫出了作者愜意的生活,卻又在字裡行間透露出詩人的落寞之情。大自然的萬物都是熱鬧鮮活的,嫩竹、紅蓮,唯有詩人的心是寂寞孤獨的。這樣的心態,促使王維潛心地去發現去欣賞田園。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15-116-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