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胡為不訖功,餘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蹟。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