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賞析

朝代先秦 詩人佚名

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詩經

譯文

譯文
我的郎恭謹等候在影壁前,冠上潔白絲絛垂在兩耳邊,綴飾的美玉懸蕩在我眼前。
我的郎恭謹地等候在庭院,冠上青綠絲絛垂在兩耳邊,晶瑩的美玉懸蕩在我眼前。
我的郎恭謹等候在正堂前,冠上明黃絲絛垂在兩耳邊,精美的玉石懸蕩在我眼前。

註釋
著(zhù):通“寧(zhù)”。古代富貴人家正門內有屏風,正門與屏風之間叫著。古代婚娶在此處親迎。
俟(sì):等待,迎候。乎而:齊方言。作語尾助詞。
充耳:又叫“塞耳”,飾物,懸在冠之兩側。《毛傳》:“充耳謂之瑱(tiàn)。”古代男子冠帽兩側各系一條絲帶,在耳邊打個圓結,圓結中穿上一塊玉飾,絲帶稱紞(dǎn),飾玉稱瑱,因紞上圓結與瑱正好塞著兩耳,故稱“充耳”。素:白色,這裡指懸充耳的絲色。
尚:加上。瓊: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華”與下文的“瑩”“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協韻而換字。
庭:中庭。在大門之內,寢門之外。
青:與上文的“素”、下文的“黃”指各色絲線,代指紞。
堂:庭堂。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90-191 2、王秀梅 譯註.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90-191

詩人佚名
    暫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