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原文賞析

朝代南北朝 詩人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古詩三百首 樂府 讚美 民歌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譯文

譯文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譯文二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陰山下,天空彷彿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著四面的原野。
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註釋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蒼蒼: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xiàn):同“現”,顯露。

參考資料:

1、敕勒歌.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18]

詩人樂府詩集
    暫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