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二首·其二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寫景 思鄉

譯文

譯文
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豔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
今年春天眼看著又要過去了,我返回故鄉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註釋
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
欲燃:將要燒起來,這裡是形容鮮紅的顏色。欲:好像。
何日:什麼時候。
歸年:回去的時候。

參考資料:
1、鄧紹基 史鐵良選注.中國古典文學精華 唐詩三百首:大連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頁

2、周春玲編.兒童熟讀唐詩300首 七字唐詩: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頁

鑑賞二

  這是杜甫客居四川時寫的一首抒情小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光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心中沉重的鄉思。

  前兩句寫景,第一小句寫江水和水鳥,江水碧綠,襯托出烏的羽毛更白,一個“逾”字,借襯托而顯露其顏色。第二小句寫山和花,一個“欲”字,由擬人更突出其姿態把“江”、“鳥”、“山”、“花”四種實物塗上一層碧綠、青翠、瑩白、緋紅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滿動感。

  後兩句筆意一轉,抒發感情,第三小句寫春景物雖好,但已匆匆飛逝,觸景生情。並著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歸年”。春歸人未歸,沉沉的傷感,縷縷的分愁,一筆湧出,發自心靈深處。言已盡而意無窮,使人置念不已。

  本詩的藝術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寫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長。其次是以敘景寄鄉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卻透露出詩人的懷鄉愁思。言婉意深,獨具風致。

參考資料:

1、(章明壽) ,詩詞曲賦名作鑑賞大辭典:詩歌卷,北嶽文藝出版社,第645頁 2、詹丹主編.唐詩三百首:影畫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第70頁

創作背景

  這是《絕句二首》中的第二首,是詩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於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暮春,當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參考資料:
1、餘冠英.中國古代山水詩鑑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07月第1版:第281頁

鑑賞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裡的風景畫,描寫出了暮春時的美麗景色,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佈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燦爛。

  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

  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二

  這是杜甫客居四川時寫的一首抒情小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光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心中沉重的鄉思。

  前兩句寫景,第一小句寫江水和水鳥,江水碧綠,襯托出烏的羽毛更白,一個“逾”字,借襯托而顯露其顏色。第二小句寫山和花,一個“欲”字,由擬人更突出其姿態把“江”、“鳥”、“山”、“花”四種實物塗上一層碧綠、青翠、瑩白、緋紅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滿動感。

  後兩句筆意一轉,抒發感情,第三小句寫春景物雖好,但已匆匆飛逝,觸景生情。並著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歸年”。春歸人未歸,沉沉的傷感,縷縷的分愁,一筆湧出,發自心靈深處。言已盡而意無窮,使人置念不已。

  本詩的藝術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寫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長。其次是以敘景寄鄉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卻透露出詩人的懷鄉愁思。言婉意深,獨具風致。

參考資料:

1、(章明壽) ,詩詞曲賦名作鑑賞大辭典:詩歌卷,北嶽文藝出版社,第645頁 2、詹丹主編.唐詩三百首:影畫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第70頁

創作背景

  這是《絕句二首》中的第二首,是詩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於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暮春,當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參考資料:
1、餘冠英.中國古代山水詩鑑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07月第1版:第281頁

鑑賞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裡的風景畫,描寫出了暮春時的美麗景色,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佈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燦爛。

  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

  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二

  這是杜甫客居四川時寫的一首抒情小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光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心中沉重的鄉思。

  前兩句寫景,第一小句寫江水和水鳥,江水碧綠,襯托出烏的羽毛更白,一個“逾”字,借襯托而顯露其顏色。第二小句寫山和花,一個“欲”字,由擬人更突出其姿態把“江”、“鳥”、“山”、“花”四種實物塗上一層碧綠、青翠、瑩白、緋紅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滿動感。

  後兩句筆意一轉,抒發感情,第三小句寫春景物雖好,但已匆匆飛逝,觸景生情。並著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歸年”。春歸人未歸,沉沉的傷感,縷縷的分愁,一筆湧出,發自心靈深處。言已盡而意無窮,使人置念不已。

  本詩的藝術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寫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長。其次是以敘景寄鄉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卻透露出詩人的懷鄉愁思。言婉意深,獨具風致。

參考資料:

1、(章明壽) ,詩詞曲賦名作鑑賞大辭典:詩歌卷,北嶽文藝出版社,第645頁 2、詹丹主編.唐詩三百首:影畫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第70頁

創作背景

  這是《絕句二首》中的第二首,是詩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於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暮春,當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參考資料:
1、餘冠英.中國古代山水詩鑑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07月第1版:第281頁

鑑賞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裡的風景畫,描寫出了暮春時的美麗景色,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佈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燦爛。

  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

  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