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秋江憶別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趙善慶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壁月詞,朱脣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西風淚溼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

追憶 離別 抒情

譯文

譯文
黃昏的天空寬廣悠長,秋天的江水多麼蒼茫。山腰上夕陽落下,大雁的孤影映照著夕陽。粉紅的脣齒間淌出香豔的歌曲,我還記得在當年遊船上的往事。那時的我在秋風中落下淚水,那淚水沾溼了衣裳。我們把金釵分開作紀念,鸚鵡螺杯裡斟滿了酒漿。我們卻像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

註釋
普天樂:曲牌名,四十六字。
晚:傍晚。長:指秋江水長。
璧月詞:豔歌。南朝陳後主曾為張貴妃、孔貴嬪作歌,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
鸚鵡:指用鸚鵡螺(一種海螺)螺殼製作的酒杯。

參考資料:
1、魯文忠選注;朱聚一繪畫.元曲三百首: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10:第187頁

2、(清)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兩卷版 下:江蘇美術出版社,2014.03:第499頁

賞析

  首先“晚天長,秋水蒼”一句,既有遠景——廣闊的天空,也有近景——蒼茫的江水。全曲一開始就將鏡頭由遠及近,描繪了一幅廣闊的斜暮江景圖畫。接著“山腰落日,雁背斜陽”,這是中景,夕陽西下,落至半山腰上,斜陽落在低翔的大雁的背上。

  接下來詩人由景生情:“壁月詞,朱脣唱,猶記當年蘭舟上”,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秋江”之景過渡到了“憶別”的思緒。“猶記當年蘭舟上”一句巧妙地化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句。“灑西風,淚溼羅裳”,伴著颯颯的西風和哀怨的曲子,相別戀人,不住滿心傷感的戀人雙雙潸然淚下,浸透衣衫。

  最後,詩人用排比手法來描寫戀人分手時的情景:“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鳳凰釵,一分為二,斟滿鸚鵡杯相互踐行,詩人和戀人終於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恩愛情侶不得不天各一方。“鳳凰”“鸚鵡”“鴛鴦”都是鳥類,並且在自然界都是以成雙成對的形式出現的,當然在這裡各自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這種排比,更是渲染了一種傷感淒涼的氛圍,讀來令人哀婉、嘆息。

  詩人在回憶中追敘離別的場面,那“壁月詞,朱脣唱”和“灑西風,淚溼羅裳”的實景,“杯斟鸚鵡,人拆鴛鴦”的落空心境,虛虛實實,都深深刻在詩人的腦海,而結尾處表達的明明相愛的戀人卻被迫分開的無奈與怨恨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參考資料:

1、陳思思,於湘婉.元曲鑑賞大全集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575頁

創作背景

  此曲是作者在一次秋行江畔中,回憶起於此情境相同的一次別離,有所感觸,於是寫下了這支小令。   

參考資料:
1、賀新輝主編.《元曲名篇賞析 第三冊 圖文字》: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01 :449頁

賞析

  首先“晚天長,秋水蒼”一句,既有遠景——廣闊的天空,也有近景——蒼茫的江水。全曲一開始就將鏡頭由遠及近,描繪了一幅廣闊的斜暮江景圖畫。接著“山腰落日,雁背斜陽”,這是中景,夕陽西下,落至半山腰上,斜陽落在低翔的大雁的背上。

  接下來詩人由景生情:“壁月詞,朱脣唱,猶記當年蘭舟上”,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秋江”之景過渡到了“憶別”的思緒。“猶記當年蘭舟上”一句巧妙地化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句。“灑西風,淚溼羅裳”,伴著颯颯的西風和哀怨的曲子,相別戀人,不住滿心傷感的戀人雙雙潸然淚下,浸透衣衫。

  最後,詩人用排比手法來描寫戀人分手時的情景:“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鳳凰釵,一分為二,斟滿鸚鵡杯相互踐行,詩人和戀人終於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恩愛情侶不得不天各一方。“鳳凰”“鸚鵡”“鴛鴦”都是鳥類,並且在自然界都是以成雙成對的形式出現的,當然在這裡各自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這種排比,更是渲染了一種傷感淒涼的氛圍,讀來令人哀婉、嘆息。

  詩人在回憶中追敘離別的場面,那“壁月詞,朱脣唱”和“灑西風,淚溼羅裳”的實景,“杯斟鸚鵡,人拆鴛鴦”的落空心境,虛虛實實,都深深刻在詩人的腦海,而結尾處表達的明明相愛的戀人卻被迫分開的無奈與怨恨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參考資料:

1、陳思思,於湘婉.元曲鑑賞大全集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575頁

創作背景

  此曲是作者在一次秋行江畔中,回憶起於此情境相同的一次別離,有所感觸,於是寫下了這支小令。   

參考資料:
1、賀新輝主編.《元曲名篇賞析 第三冊 圖文字》: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01 :449頁

詩人趙善慶

      趙善慶(?-1345年後),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