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原文賞析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文
譯文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裡,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酒上。
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裡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揹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並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並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裡的枝葉茂密成蔭,鳥兒到處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註釋
環:環繞。
皆:副詞,都。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
其:代詞,它,指滁州城。
壑:山谷。
尤:格外,特別。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而:表並列。
峰迴路轉: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比喻事情經歷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潺潺:流水聲。
而:表承接。
釀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釀酒,故名。
回:迴環,曲折環繞。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然:......的樣子。
臨: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於:在。
作:建造。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自謂: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
號:名詞作動詞,取別號。
曰:叫做。
輒:就。
年又最高:年紀又是最大的。
意:這裡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後來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當於“於”。
得:領會。
寓:寄託。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
開:消散,散開。
歸:聚攏。
暝:昏暗。
晦:陰暗。
晦明:指天氣陰晴明暗。
芳:香花。
發:開放。
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
秀:茂盛,繁茂。
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風霜高潔:就是風高霜潔。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至於:連詞,於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負者:揹著東西的人。
休於樹:在樹下休息。
傴僂:腰彎背曲的樣子,這裡指老年人
提攜:指攙扶著走的小孩子。
臨:靠近,這裡是“……旁”的意思。
漁:捕魚。
釀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
洌:水(酒)清。
山餚:野味。
野蔌:野菜。蔌,菜蔬。
雜然:眾多而雜亂的樣子。
陳:擺放,擺設。
酣:盡情地喝酒。
絲:琴、瑟之類的絃樂器。
竹:簫、笛之類的管樂器。非絲非竹:不在於琴絃管簫。
射:這裡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弈:下棋。這裡用做動詞,下圍棋。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相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
觥:酒杯。
籌:酒籌,用來計算飲酒數量的籌子。
蒼顏:臉色蒼老。
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裡形容醉態。
歸:回家。
已而:不久。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翳:遮蔽。
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樂①其樂②: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 樂①: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快樂。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謂:為,是。
廬陵:廬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
賞析六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援韓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對保守之流。韓範諸人早在慶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被貶,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親戚中有人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奸邪當道,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這兩方面是融和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裡的。
《醉翁亭記》寫得格調清麗,富有詩情畫意。這篇散文寫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是寫亭;第二部分,重點是寫遊。而貫穿全篇的卻是一個“樂”字。為了領悟這醉翁之意,就讓我們來共同觀賞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開頭是“環滁皆山也”這濃廕庇日;秋天,風霜高潔;冬天,水落石出。四季變幻,奇景疊山。欣賞醉翁亭的山景,樂趣是無窮無盡的。
觀賞醉翁亭變幻的山景,固然其樂無窮,但在醉翁亭觀看人們行遊,並在那裡宴飲,更是別有一番樂趣。揹著東西的,邊走邊唱;走累了的,在樹下休息,怡然自得。人們前呼後應,老人小孩,往來不絕。這裡有靜有動,有聲有態,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滁人遊樂圖。接著又寫到肥魚泉酒、山餚野蔌的太守宴,以及夾雜在眾人一片歡樂之中的“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的太守醉態。在極寫歡樂中,把太守複雜的心境,也微妙地表達出來了。
最後作者從禽鳥之樂,賓客之樂及太守之樂的不同內容和感情的對比中,推論出“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了,能與民同樂;醒了,能寫《醉翁亭記》一文的,就是太守歐陽修。筆墨簡練含蓄,寓意深遠。
《 醉翁亭記》確是一篇風格清新、搖曳生姿、優美動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優美,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全文重複運用“……者……也”的句式,並且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增強文章特有的韻律。這些方面,都是可資借鑑的
《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記》是散文中別出一格特具風采的名篇,也是體現歐陽修散文風格的代表作,歷來為人們稱讚。文中多用陳述句,並以二十一個“也”作結。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結構節奏也隨之產生變化,不顯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節是描寫山間朝暮、四時不同的景色和人們遊山之樂的,共分六層(“朝而往,……而樂亦無窮也”,作為過渡句,不列入層次內。)除第一層和第六層用“……者,……也”句式作結束句外,中間四層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結束句。每一層最後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長短參差不一,結束句中都用了“而”字,顯得整齊中有錯落,節奏略有變化。
第四小節中有一處似乎可能用“而”卻用了“為”。原句為“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加黑的“為”若作動詞解,則“釀泉為酒”與“臨溪而漁”就對不起來了。其實這個“為”該作“而”字解。《古書虛詞集釋》:“‘為’猶‘而’也”。這兩句中的“為”“而”為互文。這樣,就與“臨溪而漁”對得很工整了。此處“為”作“而”解,則全文實際用了二十六個“而”字。
《醉翁亭記》讀來朗朗上口,娓娓動聽,這與25個“而”字的運用也是分不開的。“而”字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閒情雅緻充分表現出來了。如“朝而往,暮而歸”,若去掉“而”,成“朝往,暮歸”,就顯得緊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歸之感,插入兩個“而”字,就把遊玩者欣賞山水之樂的從容之態、歡樂之情、悠雅之興全表現出來了。文中不少句子由於用了“而”字,語氣輕重分明,誦讀時極富抑揚頓挫之致。如“臨溪而漁”句,重音在謂語“漁”上,讀重些,長些,作為狀語的“臨溪”則讀輕些,短些。若不用“而”,成“臨溪漁”,不僅彆扭滯澀,而且語氣輕重不分明。“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讀來真使人感到有內在的類似詩歌的那種韻律美。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詩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醉翁亭記》寫得格調清麗,富有詩情畫意。這篇散文寫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是寫亭;第二部分,重點是寫遊。而貫穿全篇的卻是一個“樂”字。
文中描寫滁州山間的朝暮變化和四時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遊樂,表現出他“樂民之樂”的胸懷,充滿了士大夫悠閒自適的情調,並從側面顯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績。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四
文學佳作引來了有關寫作上的佳話和軼事。這種文學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是非常典型的。《朱子語類》所記載的歐陽修改定本文開頭的一則軼事,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記》的文章本身齊名。那故事是說,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原稿上,“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我們也確實能夠感受到,文章的開頭是簡潔有力的(不過,後來也有人指出過歐陽修的這描寫並不屬實,說除了琅琊之外,當地並沒有什麼山,見錢鍾書《管錐編》引郎瑛《七修類稿》。我們不妨把它看做一種文學家的筆法,用不著過多地糾纏於此)。從“環滁皆山也”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以說是全文整體結構中的第一部分。我們不難看出,作者的筆法是很講究的,其描寫線索是:從全景慢慢地收縮視野,由群山轉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諸峰”,再轉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琅琊山,在滁縣西南十里,東晉時元帝為琅琊王,曾避居此山),然後具體到山間的泉水,即釀泉,最後幾經迴環,才在“峰迴路轉”之後出現臨於泉上的一座玲瓏剔透的亭子,即醉翁亭,而“翼然”兩字,特別能夠加強描述中的形象性,富於動感。歐陽修採用這種由大及小,層層深入的寫法,有助於引起讀者身臨其境和探勝索幽的興致。再往下,作者仍採用陳述句式,寫出了建造亭子的人,以及自己給它起了“醉翁亭”的名字,並解釋了“醉翁”二字的由來。歐陽修看來不是善飲之人,所以“飲少輒醉”,但卻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的全篇主旨(與民同樂)伏了一筆。所以作者寫道,鳥兒知道山林裡的快活,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人們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之所以快樂是因他能使滁州人民快樂,喝醉了酒能同滁人一起歡樂,醒了酒後能將歡樂的滁人記述到文章裡的,是“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是一篇記體散文。“記”的人,一種就是那些“傲逸狂醉”的人。所以,在初貶夷陵時,他就“益慎職,無飲酒”。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後,他卻在滁州改變了自己的形象。這種神奇的轉變無疑具有現實背景,也體現著歐陽修思想變化的痕跡,因為在這以後,醉酒的情趣在歐陽修的詩文中竟成了經常性的主題。
此外,《醉翁亭記》大量運用駢偶句,並夾有散句,句法既整齊又富於變化,這不僅使文章越發顯得音調鏗鏘,而且形成一種駢散結合的獨特風格。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概況
現況
醉翁亭坐落於安徽省滁州市市區西南琅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蹟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簷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解放後,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
歷史由來
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歐陽修親自為它作記,由此寫出了《醉翁亭記》這一名篇。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讚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佈局
醉翁亭前有“讓泉”,泉請客送禮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琅琊山不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淵源久遠;自唐宋以來韋應物、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堯臣、宋濂、文徵明、曾鞏、薛時雨等歷代無數文豪墨客,賦詩題詠,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後最高處有一高臺,名曰“玄帝宮“,登臺環視,只見群山滴翠,百鳥齊鳴,令人心曠神怡!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到底是何等的景色,讓嗜酒之人不為酒醉,又是如何的秀峰俊壑令其神意皆醉? ....帶著這般的好奇與憧憬,探入這片韻美的畫境。雖山不甚高,但清幽秀美,四季皆景。山中溝壑幽深,林木蔥鬱,花草遍野,鳥鳴不絕,琅琊榆亭亭如蓋,醉翁榆全國特有,琅琊溪、玻璃沼、曲水流觴溪流淙淙;讓泉、濯纓泉、紫薇泉等山泉泉泉甘冽,歸雲洞、雪鴻洞、重熙洞、桃源洞等巖洞洞洞神奇。更有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和豐樂亭等古建築群,以及唐、宋以來摩崖碑刻幾百處,其中唐代吳道子繪《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和宋代蘇東坡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碑刻,被人們視為稀世珍寶。古人稱之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東八名勝境”,蔚然深秀的琅琊山歷來享有“蓬萊之後無別山”之美譽。 ....山行六七裡,見小橋流水,溪水源頭近在眼前,是為釀泉。柏油路噶然而止,過橋則為古樸的青石板路。“臨於泉上”的醉翁亭雖藏庭院中,上翹的亭角卻看得真真切切。“翁去百餘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裡,亭影不孤”,掛在亭柱上的一副對聯道出了園林的實貌,佈局緊湊別緻的庭院內有“醉翁九景”供人細細把玩。
亭前九曲流觴,流水不腐;亭後“二賢堂”,紀念的是歐陽修和王禹偁兩位宋朝太守。附近“寶宋新齋”供奉著“歐文蘇字”《醉翁亭記》石刻,崇文重教的當地人把這份“宋寶”用玻璃罩起來,蓋座亭子遮風雨,仔細地呵護著。
出亭西,有歐公手值的“歐梅”,千年古樹高達十數米,枝頭萬梅競放,樹下落紅護花。人勤春早,每年春節都要登山的滁人賈仁旗先生說,今年的梅花開得特別盛。古木新葩,古城何嘗不是?滁州所轄鳳陽縣,曾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窮鄉僻壤,也是中國農村改的發源地。二十年來農村鉅變,此地的很多農戶都蓋起了小樓,家中現代化電器一應俱全,他們種植經濟作物、外出務工做生意,思路開財源進。城市的變遷也日新月異,不說高樓大廈和通衢大道,便利超市、茶坊咖啡屋這些曾經新鮮的玩意兒如今已是小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覺中,發現古亭以新貌示人,亭是人非,而人依舊為之迷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八
他通過對優美的自然環境的描寫與和樂的社會風氣的描寫,含蓄委婉地表現了貶官之後的特殊心境。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情感的抒發,而這三者又都生動地表現了歐陽修當時的特殊情懷。隨著文章中對景物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閒適快活的世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這兒的山,沒有嶙峋怪石,沒有巖絕壁,這兒的水,不是驚心動魄之水。山,逶迤起伏,佈滿了茂盛的綠蔭,幽深秀麗,靜靜地綿延環繞;水,猶如一條迴旋曲折的銀色飄帶,潺潺而下,泠泠悅耳;還有一亭,四角翹起,像鳥一般,悄然飛臨在這細水旁,多麼柔和寂靜的景色啊。《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美的環境裡,產生了愉悅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寫,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這裡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雲,春季發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麼恬靜簡樸,淡雅自然。這是散文中的景物描寫,我們再看散文中人事的敘述: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它所描寫的不是轟轟烈烈的社會巨大事件,也不是不同凡響的英雄行為,而是比較平凡的、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散文中描寫了在年事已高的太守管轄下,眾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太守自己生活的一個片斷,呈現的是一派閒適快活、安詳和平的景象,作者感到無限的快樂,不禁心曠神怡,榮辱皆忘,一切人世間的榮辱,煩惱都置之腦後,以至於忘自己“飲少輒醉”,盡興暢飲。結果,周圍歌聲繚繞,人們起坐喧譁,而他卻“頹然乎其間”,醉態可掬,欲起而不能了,這是愉快的最高境界。歐陽修通過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抒發了自己由此而觸發的內心感慨。他的真摯的感情溶匯在景、事中,更使文章顯得情意盎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必而寓之酒也。”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這是一個飽經滄桑,在仕途宦海中顛簸數十年的人的欣慰的心情。從天聖八年(1030),年僅23歲的歐陽修就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上下往返,盡心竭力,積極協助范仲淹革新內政,終於遭到群邪所忌,革官貶滴。他的理想在以前不能實現,而在貶於滁州之後,卻有了可喜的政績,這對於奔波勞碌,疲憊不堪的歐陽修來說,是多麼舒心愜意的享受啊!滁州百姓的安樂生活,給了他極大的撫慰,而眼前的山水,又把他引入了一個恬靜的境界,他陶醉了,但不是醉於酒,而是醉於優美的景色,安詳的生活。這兒,禽鳥因山林而樂,人們因太守遊而樂,而太守則是因百姓樂而樂,他處在優美的環境中,身心愉快,舒適安閒,不由便醺醺然了。歐陽修蒼顏白髮,頹然坐於眾之間,眼睛微閉,眼前的景物是優美的,人是歡欣的,歐陽修也被這和諧的氣氛所籠罩,陶醉了。歐陽修以“醉翁”自稱,曠達自放,擺脫宦海浮沉,人世紛擾,在這遠離都市的山水之間,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詩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五
《醉翁亭記》不僅是一首千古傳誦的遊記,也是一篇具有積極思想意義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都是一張山水畫。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沒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織一體,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統一,蔚然深秀的琅琊山,風光綺麗,蒼翠欲滴,以群山為背景,釀泉環繞而過,一座四角翹起的亭子立在上面,這樣,無山,則泉不美,無泉,則青山孤立,無亭,則山泉失色。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一幅畫中,山水亭臺,一應俱全,構成詩一般的優美境界,作者筆下的朝暮和四時之景,也都是優美的風景畫。
二、勾勒了一幅“與民同樂”的風習畫
文章先寫滁人之遊,描繪出一幅太平祥和的遊樂圖,在這幅圖畫中,有“負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後應,往來不絕,十分熱鬧。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三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名作,是一篇令人不禁喜愛的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樂觀。寫作時背景是歐陽修由於參加范仲淹的改革,後失敗,歐陽修被株連被貶,此文就是被貶滁州時作者創作的。貫穿《醉翁亭記》全文的主線是“樂”字。醉和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正是為了寫樂。文中寫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這是無足怪的。因為既是寫亭,自當寫出亭的景色;又因亭名“醉翁”,自當寫出命名之意,這些全屬必要的烘托。文章開始寫望琅琊,寫“山行”和“聞水聲”都暗寓著一個“樂”字。至破題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後,再補一筆,便借“山水之樂”,明白八道出了全文的主線。下文又承“山水之樂”稍稍展開,寫出中朝暮和四時之景,,並點出“樂亦無窮”使讀者如入佳境。但這種“樂”趣,是人人都體會到的,著還不足為奇。等寫到“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時,“樂”的內涵就加深了,因為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賓客,還有滁人—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這就非同尋常了。文中用“太守醉”結束這歡樂場面,也是有深意的,說明“醉翁之意”的基調。以下從兩方面展開;第一,寫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第二,寫滁州官民同樂的情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的這和平生活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並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習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本文在語言運用上也很有特色,駢散相間,節奏富於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易於成誦,首先本文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後來的作家所用。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金熒潤暢。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全文幾乎用“也”結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重複之感,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藝術手法
意境優美
好的散文應為詩,要創造優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著意和境兩個方面的範疇,它是浸潤著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的散文應該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悅目而致賞心。《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一個“樂”字,“醉”中之樂,它像一根綵線聯綴各幅畫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猶如設了張本,作者就根據這樣的“意”寫了秀麗的“境”,從而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意與境的相諧。作者是從這樣幾方面濡筆,描繪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是一張山水畫。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沒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織一體,既各盡其美,又多樣統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風光秀麗,迤儷連綿,蒼翠欲滴。群山作為背景,一圈環繞而過。林深路曲,泉流彎旋,則“有亭翼然臨於泉上”。這樣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一幅畫中山水亭臺,構成詩一般的優美意境。
朝暮變化之美。“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陰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寫出了醉翁亭早晚變化的優美景色。由於早晚不同,則作者運筆的色調、氣氛有別。早晨有寧靜之狀,清新之息,傍晚則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氣。作者對景色變化的觀察既深且細、筆觸如絲,以不同的景象寫出了相異的境界。
四季變幻之美。“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只四時也”,描寫了四季景物的變化。芳草萋萋,幽香撲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葉茂是夏景;風聲蕭瑟,霜重鋪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變化有致,給人不同的美學享受。四幅畫面相互映襯,春光如海映襯了秋色肅殺;夏日繁茂映襯了冬景寒洌。
動靜對比之美。文中先說景物與景物之間的動靜對比。蔚然壯秀的琅琊山是靜態,潺潺流淌的釀泉水是動態,山色蒼鬱悅目,泉聲琮琮動聽,相映成趣。“樹木陰翳,鳴聲上下”,樹木之境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相得益彰。“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是景物與人物間的動靜對比。“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以眾賓喧譁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
結構精巧
金線串珠。《醉翁亭記》雖然時而山色露布卷面,時而水流瀉進畫幅,時而人情喧於紙上,看似散,其實一點兒也不亂。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線。這根金線就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樂”,醉中之“樂”。正因為如此,文章的起、承、轉、合,就無不統攝於作者主觀感受和體驗的波瀾起伏。寫山水,是抒發“得之心”的樂;寫遊人不絕路途,是表現人情之樂;寫釀泉為酒,野餚鋪席,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鳴聲宛轉,飛蕩林間,是顯示“禽鳥之樂”,更是為著表現太守自我陶醉的“遊而樂”。歡於萬物,樂在其中,全文因景生樂,因樂而抒情,這樣,行文走筆,一路寫出,圍繞個“樂”而展開,就不是斷片的雜碎,而是統一的整體,猶如穿千顆珠玉綴在金線之中,收萬道陽光凝於聚光鏡上。也正因為有聚光點,有主骨架,文筆的散反而會轉化成一種特色,顯得運筆從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豐滿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機,增強了散文的內容。
曲徑通幽。《醉翁亭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峰迴路轉,有亭翼然。”借用這句話來形容這篇散文的結構特色是很恰當的。作者寫四時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風貌,可謂匠心默運,苦意經營。作者為寫出醉翁亭的位置,頗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徑直言之,而是曲折寫來。文章一開始敷設了五層筆墨,“環滁皆山”,一層;“西南諸峰”,一層;深秀“琅”,一層;潺潺泉水,一層;“有亭翼然”,一層。五層筆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層層烘染,步步進逼。先用大鏡頭、長鏡頭,然後推成小鏡頭、短鏡頭,最後跳成特寫,不平不直,九曲迴腸。先用概描,寫滁州山景,大筆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進,帶出“西南諸峰”。再著一“望”字,視線集中琅。用畢視覺,跟後就用聽覺,“水聲潺潺”,於是釀泉入畫。爾後,用一“回”字,著一“轉”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進入卷面。作者在用筆時,好像圍野狩獵,逐漸圈小區域。這樣不僅讓人們瞭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過層層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寫,便使“亭”非比尋常;如此用筆,便使“文”不同凡響。再如文章結尾處,作者為了突出“太守之樂”,也是用的層層烘托的筆法。用禽鳥之樂,反襯眾人之樂,再用眾人之樂,反襯出太守之樂。這樣,太守之樂就在眾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顛,顯示出主觀感受和體驗的高人一籌。
呼應有方。前有伏筆,後必照應;藏墨於首,顯豁於尾,是《醉翁亭記》結構安排的第三個特點。文章一開始寫道:“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誰”暫按不表,埋下伏筆,催人卒讀。直到文章剎尾處,才端示:“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樂”呼應了“山水之樂”,樂從山水來,太守樂就有了根據。“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照應了“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著落。又如“夕陽在山,人影散亂”,紛紛離去,是因為時令已晚,這便跟前文的“暮而歸”又恰成照應,把這句話具體化了。處處注意呼應照應,就使文章的內在結構經緯分明,嚴謹周密。
語言出色
《醉翁亭記》的語言極有特色,格調清麗,遣詞凝練,音節鏗鏘,臻於爐火純青之境,既有圖畫美,又有音樂美。
首先,《醉翁亭記》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後來的作家所用,例如蘇軾在著名的《後赤壁賦》中寫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詞。又由於作者用詞精當,詞句的概括內容很廣,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變成穩定性強、規範性高的成語,發揮了它們的引申意義。
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晶瑩潤暢。這是作者善於觀察事物,精闢地捕捉物件的本質特徵並加以提煉的結果。例如寫晨昏景象之異,只用兩句就概括殆盡:“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林、巖、晨氣、暮靄,均是山間習見之物,以此下筆,切景切境。同時,“出”“開”聯屬,“開”是“出”的後果。“歸”“暝”聯屬,“歸”是“暝”的前提。動詞的出神入化,互為因果,使變化著的山景逼真欲現,恍若在即。又如寫四季景物,作者獨到地捕捉了富有季節特點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狀夏,以“潔”喻秋,以“水”寫冬,無不情狀俱到,精確熨貼。再如“樹木陰翳,鳴聲上下”,前句寫色,後句傳聲,兼聲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現無遺。還如“有亭翼然”,僅譬一喻,亭的形狀、風貌便畫出來活像鳥兒展翅,凌空欲飛。濾沏文詞水分,濃縮語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隻字足敵萬語,達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抗墜,鏗鏘悅耳。全文幾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贅煩之弊,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它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他安排了不少對句,使句式整飭工穩。
作者雖受駢文影響,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創造,融化到筆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矯飾。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40-48 2、 南進軍.《醉翁亭記》醉翁之樂探微[J]:文學教育(上),2012-04-05 3、 李順剛.《醉翁亭記》教學案例及其反思[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06-15賞析二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慶曆五年春,歐陽修由於聲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貶斥,出知滁洲,本文作於到滁州的第二年。“慶曆新政”的失敗,使他感到苦悶;外放可以擺脫朝廷黨爭,對他也是一種安慰。文章表現了作者這種複雜的心情。本文以一個“樂”字貫穿全篇,並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內心抑鬱和苦悶寄情于山水之間,消融於與民同樂之間,在描繪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嫵媚的優美圖畫時,體現儒家的傳統思想,正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表現了他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全文共四段,條理清楚,構思極為精巧。
此文第一段寫醉翁亭之所在,並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環滁皆山也”五字領起,將滁州的地理環境一筆勾出,點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縱觀滁州全貌,鳥瞰群山懷抱之景。接著作者將“鏡頭”全景移向區域性,先寫“西南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諸峰之中,視野集中到最佳處。再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點山“秀”,照應上文的“美”。又寫釀泉,其名字透出了泉與酒的關係,好泉釀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後寫醉翁亭,“行六七裡,峰迴路轉,有亭翼然”,照應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為下文的活動安排了一個優美獨特的背景。作者接著轉向敘事抒情,用兩個短句自問自答,道出亭的來歷:“作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同時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與情直接聯絡起來。這段層與層間過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樂”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銜不著痕跡,給人完整的“山水之樂”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瞑”描繪出山間兩幅對比鮮明的朝暮畫面。接著用“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一句話概括了山間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風光,一季一幅畫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結,作者直接抒發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歡樂心情。“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這是上一段總寫“山水之樂”的具體化。這裡用對偶句描寫,散句收束,抑揚頓挫,音韻諧美。
第三段寫滁人的遊樂和太守的宴飲。此段描寫由景物轉移到人事上。先寫滁人之遊,描繪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遊樂圖。遊樂場景映在太守的眼裡,便多了一層政治清明的意味。接著寫太守設宴,眾賓宴飲之樂。宴席豐盛而充滿野趣,眾賓起坐喧譁,樂不可支。太守樂中酒酣而醉,此醉是為山水之樂而醉,更為能與吏民同樂而醉。體現太守與下屬關係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這樣的樂。
第四段,寫宴會散、眾人歸的情景。“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之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鳥之樂襯托遊人之樂,又以遊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但太守之樂與眾不同,不是眾人所能理解的。作者並沒有袒露胸懷,只含蓄地說:“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與醉翁亭的名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前後呼應,並與“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聯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內心複雜的思想感情。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40-48 2、南進軍.《醉翁亭記》醉翁之樂探微[J]:文學教育(上),2012-04-05 3、李順剛.《醉翁亭記》教學案例及其反思[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06-15創作背景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
參考資料:
1、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490-493
主旨
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擊的複雜感情。 全文描寫醉翁亭秀麗的環境、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和遊人的山水之樂、遊宴之樂,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抒發了他貶謫後的抑鬱心情。
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優美,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全文重複運用“……者……也”的判斷句句式,並且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增強文章特有的韻律。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中心思想
宋仁宗慶曆五年(一零四五),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中心思想:這篇優美的山水遊記通過描寫醉翁亭的秀麗、自然風光和對遊人之樂的敘述,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通過描寫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遊的場面,表現詩人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成語
【峰迴路轉】 亦作「山迴路轉」。
①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迴。
②今常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後,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後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本謂水位下降後石頭顯露出來。後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
【山餚野蔌】 野味和野菜。亦作「山餚野湋」。
【風霜高潔】 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前呼後應】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後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言現象
這首詞是蘇軾在徐州作官的時候寫的。按照當時的迷信風俗,一個關心農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龍王爺”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龍王爺”謝雨。這首詞就是蘇軾有一次途經農村去謝雨,記下的見聞之一。
此詞描述他鄉間的見聞和感受。藝術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村習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了淳厚的鄉村風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並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一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螢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續不斷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作者在“謝雨道上”,經過長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聲傳來耳際,並好像有什麼東西打在身上和頭巾上。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裡卻是那麼真切。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響,越往前走,這響聲便越濃,從南,從北,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用看也不用問,這是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村南村北”概括“繅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麼認真,多麼細心,多麼興奮。從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村中了。這時,突然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牛衣古柳”,作者換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絡。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連環畫具有很強的立體感。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音樂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識活動。“酒困路長惟欲睡”是對上片的補充。在結構上,這一句又是倒敘,它說明前三句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人體睏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眼朦朧中聽來的片斷,並非是視覺構成的完整統一的畫面。“日高人渴”兩句,雖然寫的是由於口渴而急於到農民家裡覓水的意識活動,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徵。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乾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係寫得親切自然。“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喝到茶沒有,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餘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浣溪沙》詞中“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對於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全詞繪景逼真形象,栩栩如生,敘事清新淡雅,脈脈含情,為宋詞詞境的拓展作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
1、周汝昌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737-738頁 2、 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51頁 .賞析六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援韓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對保守之流。韓範諸人早在慶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被貶,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親戚中有人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奸邪當道,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這兩方面是融和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裡的。
《醉翁亭記》寫得格調清麗,富有詩情畫意。這篇散文寫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是寫亭;第二部分,重點是寫遊。而貫穿全篇的卻是一個“樂”字。為了領悟這醉翁之意,就讓我們來共同觀賞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開頭是“環滁皆山也”這濃廕庇日;秋天,風霜高潔;冬天,水落石出。四季變幻,奇景疊山。欣賞醉翁亭的山景,樂趣是無窮無盡的。
觀賞醉翁亭變幻的山景,固然其樂無窮,但在醉翁亭觀看人們行遊,並在那裡宴飲,更是別有一番樂趣。揹著東西的,邊走邊唱;走累了的,在樹下休息,怡然自得。人們前呼後應,老人小孩,往來不絕。這裡有靜有動,有聲有態,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滁人遊樂圖。接著又寫到肥魚泉酒、山餚野蔌的太守宴,以及夾雜在眾人一片歡樂之中的“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的太守醉態。在極寫歡樂中,把太守複雜的心境,也微妙地表達出來了。
最後作者從禽鳥之樂,賓客之樂及太守之樂的不同內容和感情的對比中,推論出“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了,能與民同樂;醒了,能寫《醉翁亭記》一文的,就是太守歐陽修。筆墨簡練含蓄,寓意深遠。
《 醉翁亭記》確是一篇風格清新、搖曳生姿、優美動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優美,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全文重複運用“……者……也”的句式,並且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增強文章特有的韻律。這些方面,都是可資借鑑的
《醉翁亭記》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記》是散文中別出一格特具風采的名篇,也是體現歐陽修散文風格的代表作,歷來為人們稱讚。文中多用陳述句,並以二十一個“也”作結。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結構節奏也隨之產生變化,不顯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節是描寫山間朝暮、四時不同的景色和人們遊山之樂的,共分六層(“朝而往,……而樂亦無窮也”,作為過渡句,不列入層次內。)除第一層和第六層用“……者,……也”句式作結束句外,中間四層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結束句。每一層最後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長短參差不一,結束句中都用了“而”字,顯得整齊中有錯落,節奏略有變化。
第四小節中有一處似乎可能用“而”卻用了“為”。原句為“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加黑的“為”若作動詞解,則“釀泉為酒”與“臨溪而漁”就對不起來了。其實這個“為”該作“而”字解。《古書虛詞集釋》:“‘為’猶‘而’也”。這兩句中的“為”“而”為互文。這樣,就與“臨溪而漁”對得很工整了。此處“為”作“而”解,則全文實際用了二十六個“而”字。
《醉翁亭記》讀來朗朗上口,娓娓動聽,這與25個“而”字的運用也是分不開的。“而”字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閒情雅緻充分表現出來了。如“朝而往,暮而歸”,若去掉“而”,成“朝往,暮歸”,就顯得緊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歸之感,插入兩個“而”字,就把遊玩者欣賞山水之樂的從容之態、歡樂之情、悠雅之興全表現出來了。文中不少句子由於用了“而”字,語氣輕重分明,誦讀時極富抑揚頓挫之致。如“臨溪而漁”句,重音在謂語“漁”上,讀重些,長些,作為狀語的“臨溪”則讀輕些,短些。若不用“而”,成“臨溪漁”,不僅彆扭滯澀,而且語氣輕重不分明。“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讀來真使人感到有內在的類似詩歌的那種韻律美。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詩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醉翁亭記》寫得格調清麗,富有詩情畫意。這篇散文寫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是寫亭;第二部分,重點是寫遊。而貫穿全篇的卻是一個“樂”字。
文中描寫滁州山間的朝暮變化和四時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遊樂,表現出他“樂民之樂”的胸懷,充滿了士大夫悠閒自適的情調,並從側面顯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績。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四
文學佳作引來了有關寫作上的佳話和軼事。這種文學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是非常典型的。《朱子語類》所記載的歐陽修改定本文開頭的一則軼事,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記》的文章本身齊名。那故事是說,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原稿上,“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我們也確實能夠感受到,文章的開頭是簡潔有力的(不過,後來也有人指出過歐陽修的這描寫並不屬實,說除了琅琊之外,當地並沒有什麼山,見錢鍾書《管錐編》引郎瑛《七修類稿》。我們不妨把它看做一種文學家的筆法,用不著過多地糾纏於此)。從“環滁皆山也”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以說是全文整體結構中的第一部分。我們不難看出,作者的筆法是很講究的,其描寫線索是:從全景慢慢地收縮視野,由群山轉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諸峰”,再轉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琅琊山,在滁縣西南十里,東晉時元帝為琅琊王,曾避居此山),然後具體到山間的泉水,即釀泉,最後幾經迴環,才在“峰迴路轉”之後出現臨於泉上的一座玲瓏剔透的亭子,即醉翁亭,而“翼然”兩字,特別能夠加強描述中的形象性,富於動感。歐陽修採用這種由大及小,層層深入的寫法,有助於引起讀者身臨其境和探勝索幽的興致。再往下,作者仍採用陳述句式,寫出了建造亭子的人,以及自己給它起了“醉翁亭”的名字,並解釋了“醉翁”二字的由來。歐陽修看來不是善飲之人,所以“飲少輒醉”,但卻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的全篇主旨(與民同樂)伏了一筆。所以作者寫道,鳥兒知道山林裡的快活,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人們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之所以快樂是因他能使滁州人民快樂,喝醉了酒能同滁人一起歡樂,醒了酒後能將歡樂的滁人記述到文章裡的,是“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是一篇記體散文。“記”的人,一種就是那些“傲逸狂醉”的人。所以,在初貶夷陵時,他就“益慎職,無飲酒”。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後,他卻在滁州改變了自己的形象。這種神奇的轉變無疑具有現實背景,也體現著歐陽修思想變化的痕跡,因為在這以後,醉酒的情趣在歐陽修的詩文中竟成了經常性的主題。
此外,《醉翁亭記》大量運用駢偶句,並夾有散句,句法既整齊又富於變化,這不僅使文章越發顯得音調鏗鏘,而且形成一種駢散結合的獨特風格。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概況
現況
醉翁亭坐落於安徽省滁州市市區西南琅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蹟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簷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解放後,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
歷史由來
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歐陽修親自為它作記,由此寫出了《醉翁亭記》這一名篇。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讚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佈局
醉翁亭前有“讓泉”,泉請客送禮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琅琊山不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淵源久遠;自唐宋以來韋應物、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堯臣、宋濂、文徵明、曾鞏、薛時雨等歷代無數文豪墨客,賦詩題詠,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後最高處有一高臺,名曰“玄帝宮“,登臺環視,只見群山滴翠,百鳥齊鳴,令人心曠神怡!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到底是何等的景色,讓嗜酒之人不為酒醉,又是如何的秀峰俊壑令其神意皆醉? ....帶著這般的好奇與憧憬,探入這片韻美的畫境。雖山不甚高,但清幽秀美,四季皆景。山中溝壑幽深,林木蔥鬱,花草遍野,鳥鳴不絕,琅琊榆亭亭如蓋,醉翁榆全國特有,琅琊溪、玻璃沼、曲水流觴溪流淙淙;讓泉、濯纓泉、紫薇泉等山泉泉泉甘冽,歸雲洞、雪鴻洞、重熙洞、桃源洞等巖洞洞洞神奇。更有唐建琅琊寺、宋建醉翁亭和豐樂亭等古建築群,以及唐、宋以來摩崖碑刻幾百處,其中唐代吳道子繪《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和宋代蘇東坡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碑刻,被人們視為稀世珍寶。古人稱之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東八名勝境”,蔚然深秀的琅琊山歷來享有“蓬萊之後無別山”之美譽。 ....山行六七裡,見小橋流水,溪水源頭近在眼前,是為釀泉。柏油路噶然而止,過橋則為古樸的青石板路。“臨於泉上”的醉翁亭雖藏庭院中,上翹的亭角卻看得真真切切。“翁去百餘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裡,亭影不孤”,掛在亭柱上的一副對聯道出了園林的實貌,佈局緊湊別緻的庭院內有“醉翁九景”供人細細把玩。
亭前九曲流觴,流水不腐;亭後“二賢堂”,紀念的是歐陽修和王禹偁兩位宋朝太守。附近“寶宋新齋”供奉著“歐文蘇字”《醉翁亭記》石刻,崇文重教的當地人把這份“宋寶”用玻璃罩起來,蓋座亭子遮風雨,仔細地呵護著。
出亭西,有歐公手值的“歐梅”,千年古樹高達十數米,枝頭萬梅競放,樹下落紅護花。人勤春早,每年春節都要登山的滁人賈仁旗先生說,今年的梅花開得特別盛。古木新葩,古城何嘗不是?滁州所轄鳳陽縣,曾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窮鄉僻壤,也是中國農村改的發源地。二十年來農村鉅變,此地的很多農戶都蓋起了小樓,家中現代化電器一應俱全,他們種植經濟作物、外出務工做生意,思路開財源進。城市的變遷也日新月異,不說高樓大廈和通衢大道,便利超市、茶坊咖啡屋這些曾經新鮮的玩意兒如今已是小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覺中,發現古亭以新貌示人,亭是人非,而人依舊為之迷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八
他通過對優美的自然環境的描寫與和樂的社會風氣的描寫,含蓄委婉地表現了貶官之後的特殊心境。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情感的抒發,而這三者又都生動地表現了歐陽修當時的特殊情懷。隨著文章中對景物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閒適快活的世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這兒的山,沒有嶙峋怪石,沒有巖絕壁,這兒的水,不是驚心動魄之水。山,逶迤起伏,佈滿了茂盛的綠蔭,幽深秀麗,靜靜地綿延環繞;水,猶如一條迴旋曲折的銀色飄帶,潺潺而下,泠泠悅耳;還有一亭,四角翹起,像鳥一般,悄然飛臨在這細水旁,多麼柔和寂靜的景色啊。《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美的環境裡,產生了愉悅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寫,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這裡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雲,春季發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麼恬靜簡樸,淡雅自然。這是散文中的景物描寫,我們再看散文中人事的敘述: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它所描寫的不是轟轟烈烈的社會巨大事件,也不是不同凡響的英雄行為,而是比較平凡的、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散文中描寫了在年事已高的太守管轄下,眾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太守自己生活的一個片斷,呈現的是一派閒適快活、安詳和平的景象,作者感到無限的快樂,不禁心曠神怡,榮辱皆忘,一切人世間的榮辱,煩惱都置之腦後,以至於忘自己“飲少輒醉”,盡興暢飲。結果,周圍歌聲繚繞,人們起坐喧譁,而他卻“頹然乎其間”,醉態可掬,欲起而不能了,這是愉快的最高境界。歐陽修通過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抒發了自己由此而觸發的內心感慨。他的真摯的感情溶匯在景、事中,更使文章顯得情意盎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必而寓之酒也。”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這是一個飽經滄桑,在仕途宦海中顛簸數十年的人的欣慰的心情。從天聖八年(1030),年僅23歲的歐陽修就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上下往返,盡心竭力,積極協助范仲淹革新內政,終於遭到群邪所忌,革官貶滴。他的理想在以前不能實現,而在貶於滁州之後,卻有了可喜的政績,這對於奔波勞碌,疲憊不堪的歐陽修來說,是多麼舒心愜意的享受啊!滁州百姓的安樂生活,給了他極大的撫慰,而眼前的山水,又把他引入了一個恬靜的境界,他陶醉了,但不是醉於酒,而是醉於優美的景色,安詳的生活。這兒,禽鳥因山林而樂,人們因太守遊而樂,而太守則是因百姓樂而樂,他處在優美的環境中,身心愉快,舒適安閒,不由便醺醺然了。歐陽修蒼顏白髮,頹然坐於眾之間,眼睛微閉,眼前的景物是優美的,人是歡欣的,歐陽修也被這和諧的氣氛所籠罩,陶醉了。歐陽修以“醉翁”自稱,曠達自放,擺脫宦海浮沉,人世紛擾,在這遠離都市的山水之間,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詩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五
《醉翁亭記》不僅是一首千古傳誦的遊記,也是一篇具有積極思想意義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都是一張山水畫。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沒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織一體,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統一,蔚然深秀的琅琊山,風光綺麗,蒼翠欲滴,以群山為背景,釀泉環繞而過,一座四角翹起的亭子立在上面,這樣,無山,則泉不美,無泉,則青山孤立,無亭,則山泉失色。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一幅畫中,山水亭臺,一應俱全,構成詩一般的優美境界,作者筆下的朝暮和四時之景,也都是優美的風景畫。
二、勾勒了一幅“與民同樂”的風習畫
文章先寫滁人之遊,描繪出一幅太平祥和的遊樂圖,在這幅圖畫中,有“負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後應,往來不絕,十分熱鬧。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三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名作,是一篇令人不禁喜愛的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樂觀。寫作時背景是歐陽修由於參加范仲淹的改革,後失敗,歐陽修被株連被貶,此文就是被貶滁州時作者創作的。貫穿《醉翁亭記》全文的主線是“樂”字。醉和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正是為了寫樂。文中寫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這是無足怪的。因為既是寫亭,自當寫出亭的景色;又因亭名“醉翁”,自當寫出命名之意,這些全屬必要的烘托。文章開始寫望琅琊,寫“山行”和“聞水聲”都暗寓著一個“樂”字。至破題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後,再補一筆,便借“山水之樂”,明白八道出了全文的主線。下文又承“山水之樂”稍稍展開,寫出中朝暮和四時之景,,並點出“樂亦無窮”使讀者如入佳境。但這種“樂”趣,是人人都體會到的,著還不足為奇。等寫到“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時,“樂”的內涵就加深了,因為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賓客,還有滁人—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這就非同尋常了。文中用“太守醉”結束這歡樂場面,也是有深意的,說明“醉翁之意”的基調。以下從兩方面展開;第一,寫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第二,寫滁州官民同樂的情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的這和平生活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並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習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本文在語言運用上也很有特色,駢散相間,節奏富於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易於成誦,首先本文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後來的作家所用。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金熒潤暢。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全文幾乎用“也”結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重複之感,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藝術手法
意境優美
好的散文應為詩,要創造優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著意和境兩個方面的範疇,它是浸潤著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的散文應該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悅目而致賞心。《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一個“樂”字,“醉”中之樂,它像一根綵線聯綴各幅畫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猶如設了張本,作者就根據這樣的“意”寫了秀麗的“境”,從而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意與境的相諧。作者是從這樣幾方面濡筆,描繪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是一張山水畫。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沒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織一體,既各盡其美,又多樣統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風光秀麗,迤儷連綿,蒼翠欲滴。群山作為背景,一圈環繞而過。林深路曲,泉流彎旋,則“有亭翼然臨於泉上”。這樣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一幅畫中山水亭臺,構成詩一般的優美意境。
朝暮變化之美。“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陰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寫出了醉翁亭早晚變化的優美景色。由於早晚不同,則作者運筆的色調、氣氛有別。早晨有寧靜之狀,清新之息,傍晚則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氣。作者對景色變化的觀察既深且細、筆觸如絲,以不同的景象寫出了相異的境界。
四季變幻之美。“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只四時也”,描寫了四季景物的變化。芳草萋萋,幽香撲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葉茂是夏景;風聲蕭瑟,霜重鋪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變化有致,給人不同的美學享受。四幅畫面相互映襯,春光如海映襯了秋色肅殺;夏日繁茂映襯了冬景寒洌。
動靜對比之美。文中先說景物與景物之間的動靜對比。蔚然壯秀的琅琊山是靜態,潺潺流淌的釀泉水是動態,山色蒼鬱悅目,泉聲琮琮動聽,相映成趣。“樹木陰翳,鳴聲上下”,樹木之境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相得益彰。“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是景物與人物間的動靜對比。“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以眾賓喧譁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
結構精巧
金線串珠。《醉翁亭記》雖然時而山色露布卷面,時而水流瀉進畫幅,時而人情喧於紙上,看似散,其實一點兒也不亂。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線。這根金線就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樂”,醉中之“樂”。正因為如此,文章的起、承、轉、合,就無不統攝於作者主觀感受和體驗的波瀾起伏。寫山水,是抒發“得之心”的樂;寫遊人不絕路途,是表現人情之樂;寫釀泉為酒,野餚鋪席,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鳴聲宛轉,飛蕩林間,是顯示“禽鳥之樂”,更是為著表現太守自我陶醉的“遊而樂”。歡於萬物,樂在其中,全文因景生樂,因樂而抒情,這樣,行文走筆,一路寫出,圍繞個“樂”而展開,就不是斷片的雜碎,而是統一的整體,猶如穿千顆珠玉綴在金線之中,收萬道陽光凝於聚光鏡上。也正因為有聚光點,有主骨架,文筆的散反而會轉化成一種特色,顯得運筆從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豐滿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機,增強了散文的內容。
曲徑通幽。《醉翁亭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峰迴路轉,有亭翼然。”借用這句話來形容這篇散文的結構特色是很恰當的。作者寫四時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風貌,可謂匠心默運,苦意經營。作者為寫出醉翁亭的位置,頗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徑直言之,而是曲折寫來。文章一開始敷設了五層筆墨,“環滁皆山”,一層;“西南諸峰”,一層;深秀“琅”,一層;潺潺泉水,一層;“有亭翼然”,一層。五層筆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層層烘染,步步進逼。先用大鏡頭、長鏡頭,然後推成小鏡頭、短鏡頭,最後跳成特寫,不平不直,九曲迴腸。先用概描,寫滁州山景,大筆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進,帶出“西南諸峰”。再著一“望”字,視線集中琅。用畢視覺,跟後就用聽覺,“水聲潺潺”,於是釀泉入畫。爾後,用一“回”字,著一“轉”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進入卷面。作者在用筆時,好像圍野狩獵,逐漸圈小區域。這樣不僅讓人們瞭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過層層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寫,便使“亭”非比尋常;如此用筆,便使“文”不同凡響。再如文章結尾處,作者為了突出“太守之樂”,也是用的層層烘托的筆法。用禽鳥之樂,反襯眾人之樂,再用眾人之樂,反襯出太守之樂。這樣,太守之樂就在眾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顛,顯示出主觀感受和體驗的高人一籌。
呼應有方。前有伏筆,後必照應;藏墨於首,顯豁於尾,是《醉翁亭記》結構安排的第三個特點。文章一開始寫道:“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誰”暫按不表,埋下伏筆,催人卒讀。直到文章剎尾處,才端示:“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樂”呼應了“山水之樂”,樂從山水來,太守樂就有了根據。“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照應了“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著落。又如“夕陽在山,人影散亂”,紛紛離去,是因為時令已晚,這便跟前文的“暮而歸”又恰成照應,把這句話具體化了。處處注意呼應照應,就使文章的內在結構經緯分明,嚴謹周密。
語言出色
《醉翁亭記》的語言極有特色,格調清麗,遣詞凝練,音節鏗鏘,臻於爐火純青之境,既有圖畫美,又有音樂美。
首先,《醉翁亭記》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後來的作家所用,例如蘇軾在著名的《後赤壁賦》中寫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詞。又由於作者用詞精當,詞句的概括內容很廣,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變成穩定性強、規範性高的成語,發揮了它們的引申意義。
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晶瑩潤暢。這是作者善於觀察事物,精闢地捕捉物件的本質特徵並加以提煉的結果。例如寫晨昏景象之異,只用兩句就概括殆盡:“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林、巖、晨氣、暮靄,均是山間習見之物,以此下筆,切景切境。同時,“出”“開”聯屬,“開”是“出”的後果。“歸”“暝”聯屬,“歸”是“暝”的前提。動詞的出神入化,互為因果,使變化著的山景逼真欲現,恍若在即。又如寫四季景物,作者獨到地捕捉了富有季節特點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狀夏,以“潔”喻秋,以“水”寫冬,無不情狀俱到,精確熨貼。再如“樹木陰翳,鳴聲上下”,前句寫色,後句傳聲,兼聲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現無遺。還如“有亭翼然”,僅譬一喻,亭的形狀、風貌便畫出來活像鳥兒展翅,凌空欲飛。濾沏文詞水分,濃縮語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隻字足敵萬語,達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抗墜,鏗鏘悅耳。全文幾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贅煩之弊,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它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他安排了不少對句,使句式整飭工穩。
作者雖受駢文影響,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創造,融化到筆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矯飾。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40-48 2、 南進軍.《醉翁亭記》醉翁之樂探微[J]:文學教育(上),2012-04-05 3、 李順剛.《醉翁亭記》教學案例及其反思[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06-15賞析二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慶曆五年春,歐陽修由於聲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貶斥,出知滁洲,本文作於到滁州的第二年。“慶曆新政”的失敗,使他感到苦悶;外放可以擺脫朝廷黨爭,對他也是一種安慰。文章表現了作者這種複雜的心情。本文以一個“樂”字貫穿全篇,並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內心抑鬱和苦悶寄情于山水之間,消融於與民同樂之間,在描繪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嫵媚的優美圖畫時,體現儒家的傳統思想,正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表現了他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全文共四段,條理清楚,構思極為精巧。
此文第一段寫醉翁亭之所在,並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環滁皆山也”五字領起,將滁州的地理環境一筆勾出,點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縱觀滁州全貌,鳥瞰群山懷抱之景。接著作者將“鏡頭”全景移向區域性,先寫“西南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諸峰之中,視野集中到最佳處。再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點山“秀”,照應上文的“美”。又寫釀泉,其名字透出了泉與酒的關係,好泉釀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後寫醉翁亭,“行六七裡,峰迴路轉,有亭翼然”,照應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為下文的活動安排了一個優美獨特的背景。作者接著轉向敘事抒情,用兩個短句自問自答,道出亭的來歷:“作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同時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與情直接聯絡起來。這段層與層間過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樂”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銜不著痕跡,給人完整的“山水之樂”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瞑”描繪出山間兩幅對比鮮明的朝暮畫面。接著用“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一句話概括了山間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風光,一季一幅畫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結,作者直接抒發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歡樂心情。“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這是上一段總寫“山水之樂”的具體化。這裡用對偶句描寫,散句收束,抑揚頓挫,音韻諧美。
第三段寫滁人的遊樂和太守的宴飲。此段描寫由景物轉移到人事上。先寫滁人之遊,描繪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遊樂圖。遊樂場景映在太守的眼裡,便多了一層政治清明的意味。接著寫太守設宴,眾賓宴飲之樂。宴席豐盛而充滿野趣,眾賓起坐喧譁,樂不可支。太守樂中酒酣而醉,此醉是為山水之樂而醉,更為能與吏民同樂而醉。體現太守與下屬關係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這樣的樂。
第四段,寫宴會散、眾人歸的情景。“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之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鳥之樂襯托遊人之樂,又以遊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但太守之樂與眾不同,不是眾人所能理解的。作者並沒有袒露胸懷,只含蓄地說:“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與醉翁亭的名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前後呼應,並與“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聯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內心複雜的思想感情。
參考資料:
1、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40-48 2、南進軍.《醉翁亭記》醉翁之樂探微[J]:文學教育(上),2012-04-05 3、李順剛.《醉翁亭記》教學案例及其反思[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06-15創作背景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
參考資料:
1、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490-493
主旨
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擊的複雜感情。 全文描寫醉翁亭秀麗的環境、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和遊人的山水之樂、遊宴之樂,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抒發了他貶謫後的抑鬱心情。
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優美,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全文重複運用“……者……也”的判斷句句式,並且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增強文章特有的韻律。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中心思想
宋仁宗慶曆五年(一零四五),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中心思想:這篇優美的山水遊記通過描寫醉翁亭的秀麗、自然風光和對遊人之樂的敘述,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通過描寫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遊的場面,表現詩人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成語
【峰迴路轉】 亦作「山迴路轉」。
①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迴。
②今常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後,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後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本謂水位下降後石頭顯露出來。後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
【山餚野蔌】 野味和野菜。亦作「山餚野湋」。
【風霜高潔】 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前呼後應】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後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言現象
這首詞是蘇軾在徐州作官的時候寫的。按照當時的迷信風俗,一個關心農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龍王爺”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龍王爺”謝雨。這首詞就是蘇軾有一次途經農村去謝雨,記下的見聞之一。
此詞描述他鄉間的見聞和感受。藝術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村習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了淳厚的鄉村風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並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一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螢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續不斷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棗花”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作者在“謝雨道上”,經過長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聲傳來耳際,並好像有什麼東西打在身上和頭巾上。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裡卻是那麼真切。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響,越往前走,這響聲便越濃,從南,從北,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用看也不用問,這是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村南村北”概括“繅車”聲,說明作者聽得多麼認真,多麼細心,多麼興奮。從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村中了。這時,突然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牛衣古柳”,作者換一個角度來寫他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絡。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連環畫具有很強的立體感。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音樂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繰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識活動。“酒困路長惟欲睡”是對上片的補充。在結構上,這一句又是倒敘,它說明前三句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人體睏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眼朦朧中聽來的片斷,並非是視覺構成的完整統一的畫面。“日高人渴”兩句,雖然寫的是由於口渴而急於到農民家裡覓水的意識活動,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徵。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乾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係寫得親切自然。“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喝到茶沒有,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餘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浣溪沙》詞中“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實為“棗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興》一詩中有“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原意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主賓倒置的同時,賓語“香稻粒”、“碧梧枝”還被拆開分屬主賓位置。對於古典詩歌詩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說:“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
全詞繪景逼真形象,栩栩如生,敘事清新淡雅,脈脈含情,為宋詞詞境的拓展作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
1、周汝昌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737-738頁 2、 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51頁 .-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