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野花芳草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韋莊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女子 思念 懷人 愁悶

譯文

譯文
野花和香草,寂寞地生長在這關山路旁。柳樹吐出金黃的絲條,黃鶯兒那麼早就在歌唱。我滿懷惆悵,在香閨裡暗自虛度時光。
我多麼悔恨,解下羅帶與你結成同心。如今獨自靠著朱欄,思念多麼深沉。睡夢中醒來,一彎斜月照著半個空床。小窗吹來的風,觸動琴絃哀鳴作響。

註釋
寂寞:清寂,寂靜。
關山道:形容艱難坎坷的山路。
惆悵(chóu chàng):失意,懊惱。
香閨(guī):青年女子的內室。
暗老:時光流逝,不知不覺人已衰老。
結同心:用錦帶打成連環迴文樣式的結子,用作男女相愛的象徵,稱“同心結”。
朱欄:硃紅色的欄杆。
斜:讀xié。
風觸鳴琴:風觸動琴而使之鳴。“鳴”,使動用法。

參考資料:

1、高峰.《花間集註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63 2、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20 3、亦冬.《唐五代詞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109-110

賞析

  這首詞是傷春懷人之作,寫思婦傷情。它代指思婦立言,而不同於常見的韋莊自我抒發情性之作。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這是思婦想象丈夫在遠行的路上,雖有野花芳草,但畢竟寂寞荒涼,形單影隻,不堪悽楚。接著寫近處的風景:“柳吐金絲鶯語早”,這是早春時節,柳枝柳葉還沒有一片碧綠,而是黃中透綠,所以詞人寫“柳吐金絲”,讓人眼前一亮,再加上報春的鶯語,在視覺和聽覺上同時給以強烈渲染。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反襯思婦的悠悠愁思:“惆悵香閨暗老。”令人覺得黯然銷魂。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這裡寫的是思婦心理活動,文字的表面是思婦悔恨不該和丈夫用羅(錦)帶打那個同心結,其實是愛之切,恨之切。所以思婦獨自倚著閨閣的朱欄無限深情地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深情的思念縈繞在思婦的頭腦中,讓思婦不能安然入眠,只要有一點輕微的動靜,就把思婦從夢中驚醒。“小窗風觸鳴琴” ,連聲響細微的輕風拂琴鳴都讓思婦不能睡穩。思婦被驚醒後看到的是“半床斜月” ,一片淒涼清冷,不禁讓人觸景生情,這也正應了李清照的那句“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的結構比較特殊,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寫思婦憑欄思深:上片直到下片頭兩句,是所思的具體內容。野花盛開,芳草萋萋,柳吐金絲,鶯聲不斷,是寫暮春之景,以時暮襯托出“香閨暗老”,而況關山道上,訊息全無,使人惆悵,憔悴蒼老,產生了“悔結同心”的輕怨。第二層是由思深而成夢,夢後而傷情。夢境略去了,夢後也只是用“斜月”、“風觸鳴琴”這一富有寓意的圖畫表現的,有聲有色,耐人咀嚼。

  此詞通篇不假雕飾,全用白描,於淺直中見深切,於此很可以看到韋莊詞的基本特色。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這首詞是傷春懷人之作,寫思婦傷情。它代指思婦立言,而不同於常見的韋莊自我抒發情性之作。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這是思婦想象丈夫在遠行的路上,雖有野花芳草,但畢竟寂寞荒涼,形單影隻,不堪悽楚。接著寫近處的風景:“柳吐金絲鶯語早”,這是早春時節,柳枝柳葉還沒有一片碧綠,而是黃中透綠,所以詞人寫“柳吐金絲”,讓人眼前一亮,再加上報春的鶯語,在視覺和聽覺上同時給以強烈渲染。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反襯思婦的悠悠愁思:“惆悵香閨暗老。”令人覺得黯然銷魂。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這裡寫的是思婦心理活動,文字的表面是思婦悔恨不該和丈夫用羅(錦)帶打那個同心結,其實是愛之切,恨之切。所以思婦獨自倚著閨閣的朱欄無限深情地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深情的思念縈繞在思婦的頭腦中,讓思婦不能安然入眠,只要有一點輕微的動靜,就把思婦從夢中驚醒。“小窗風觸鳴琴” ,連聲響細微的輕風拂琴鳴都讓思婦不能睡穩。思婦被驚醒後看到的是“半床斜月” ,一片淒涼清冷,不禁讓人觸景生情,這也正應了李清照的那句“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的結構比較特殊,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寫思婦憑欄思深:上片直到下片頭兩句,是所思的具體內容。野花盛開,芳草萋萋,柳吐金絲,鶯聲不斷,是寫暮春之景,以時暮襯托出“香閨暗老”,而況關山道上,訊息全無,使人惆悵,憔悴蒼老,產生了“悔結同心”的輕怨。第二層是由思深而成夢,夢後而傷情。夢境略去了,夢後也只是用“斜月”、“風觸鳴琴”這一富有寓意的圖畫表現的,有聲有色,耐人咀嚼。

  此詞通篇不假雕飾,全用白描,於淺直中見深切,於此很可以看到韋莊詞的基本特色。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韋莊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