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原文賞析

朝代五代 詩人李煜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少女 愛情 戀情

譯文

譯文
在鮮花盛開,淡月朦朧,輕霧迷濛的良宵,正好可以與你相見。手提著繡鞋,光著襪子一步步邁上香階。在堂屋的南畔我終於見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懷裡,身體仍止不住的發顫。你可知道我出來見你一次是多麼的不容易,你要好好憐惜。

註釋
暗,一作“黯”。籠輕霧:籠罩著薄薄的晨霧。籠,一作“飛”;一作“水”。
今朝:今夜,一作“今宵”。郎邊:一作“儂邊”。
剗(chǎn):《全唐詩》及《南唐書》中均作“衩”。剗,只,僅,猶言“光著”。剗襪,只穿著襪子著地。唐《醉公子》詞中有:“剗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步:這裡作動詞用,意為走過。香階:臺階的美稱,即飄散香氣的臺階。
手提:一作“手攜”。金縷鞋:指鞋面用金線繡成的鞋。縷,線。
畫堂:古代宮中繪飾華麗的殿堂,這裡也泛指華麗的堂屋。南畔:南邊。
一向:一作“一晌。”一向,同一晌,即一時,剎時間。偎:緊緊地貼著,緊挨著。一作“畏”。顫:由於心情激動而身體發抖。
奴:一作“好”。奴,古代婦女自稱的謙詞,也作奴家。出來:一作“去來”。
教君:讓君,讓你。一作“教郎”;一作“從君”。恣(zì)意:任意,放縱。恣,放縱,無拘束。憐:愛憐,疼愛。

參考資料: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29-35 2、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集評:中國書局,2003:36-41 3、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43-144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愛的詞,寫的是一個繁花盛開、月光淡淡的夜晚,一個少女與情人幽會的情形。

  上句以夜景鋪墊,黯淡的月,迷離的霧,給半夜悄然赴約,生怕被人發覺的女主人公一點方便,暗影中的明豔花朵象徵著偷情的少女的嬌媚和青春。女人呼男子為“郎”,說明她的心已然相許了。如今主動前去踐約,恐怕曾經多次猶豫才有今天的決心的。下面原該接續下片的幽會場面,詞人卻做了一個顛倒的結構:他把女人行動的一來一去、幽會的一首一尾,這兩個畫面捏在一起,作為上片,因為它們描摹的都是女人的單獨行動。第一個是淡月輕霧中女子潛來的畫面。第二個則是幽會事畢,女於倉皇離去的畫面。“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女人何等慌張,因來不及穿鞋,光著襪底便跑了。一雙手還提著鞋子。這個畫面雖涉狠裹,但生動傳神,饒有情致。少女初次偷情,上片是這等行為,下片是那樣心態。一方面因做錯了事而害怕,害羞;一方面因偷情成功,激動而有幸福感。

  下片寫幽會的中心,更加精彩:“畫堂西畔見,一向偎人顫。”女人走到踐約之處——畫堂西畔,一眼瞥見等待她的情郎,便撲過去,緊相偎倚,身子微顫著,好一會兒享受著難得的歡樂。詞人用了一個“一向”,一個“顫”,描摹女子的情態,可謂大膽的暴露,狎暱的極度。

  末二句描摹女子的言語,更是寫實之筆:“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越禮偷情,幽會不易,感郎摯愛,今來就郎。“任你恣意愛憐吧,我只珍惜這幸福的一刻!”女子如此毫無忌諱地吐露愛情,真令男子銷魂無限。只有後主之情和他的筆,才會把本人的風流韻事傳寫得如此淋漓盡致。

  從這首詞看,李煜是如何擅長寫人物。他以白描手法,認真細緻地描摹人物的行動、情態和語言,毫無雕飾和做作。只憑畫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藝術品。不過如此狎暱的猥褒的內容,不足為法。和古代《詩經》、《漢樂府》五代詩詞向等描摹婦女的熱烈坦率的愛情、反叛堅定的性格的那些名著,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李煜的這首詞,極俚,極真,也極動人,用淺顯的語言呈現出深遠的意境,雖無意於感人,而能動人情思,達到了王國維所說“專作情語而絕妙”的境地。

參考資料: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29-35 2、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集評:中國書局,2003:36-41 3、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43-144

創作背景

  此詞當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後幽會之情景,創作於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前後。小周後為昭惠後之胞妹,昭惠後名娥皇而小周後名女英,她們的命運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也頗有相似之處。

  

參考資料: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29-35

2、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集評:中國書局,2003:36-41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愛的詞,寫的是一個繁花盛開、月光淡淡的夜晚,一個少女與情人幽會的情形。

  上句以夜景鋪墊,黯淡的月,迷離的霧,給半夜悄然赴約,生怕被人發覺的女主人公一點方便,暗影中的明豔花朵象徵著偷情的少女的嬌媚和青春。女人呼男子為“郎”,說明她的心已然相許了。如今主動前去踐約,恐怕曾經多次猶豫才有今天的決心的。下面原該接續下片的幽會場面,詞人卻做了一個顛倒的結構:他把女人行動的一來一去、幽會的一首一尾,這兩個畫面捏在一起,作為上片,因為它們描摹的都是女人的單獨行動。第一個是淡月輕霧中女子潛來的畫面。第二個則是幽會事畢,女於倉皇離去的畫面。“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女人何等慌張,因來不及穿鞋,光著襪底便跑了。一雙手還提著鞋子。這個畫面雖涉狠裹,但生動傳神,饒有情致。少女初次偷情,上片是這等行為,下片是那樣心態。一方面因做錯了事而害怕,害羞;一方面因偷情成功,激動而有幸福感。

  下片寫幽會的中心,更加精彩:“畫堂西畔見,一向偎人顫。”女人走到踐約之處——畫堂西畔,一眼瞥見等待她的情郎,便撲過去,緊相偎倚,身子微顫著,好一會兒享受著難得的歡樂。詞人用了一個“一向”,一個“顫”,描摹女子的情態,可謂大膽的暴露,狎暱的極度。

  末二句描摹女子的言語,更是寫實之筆:“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越禮偷情,幽會不易,感郎摯愛,今來就郎。“任你恣意愛憐吧,我只珍惜這幸福的一刻!”女子如此毫無忌諱地吐露愛情,真令男子銷魂無限。只有後主之情和他的筆,才會把本人的風流韻事傳寫得如此淋漓盡致。

  從這首詞看,李煜是如何擅長寫人物。他以白描手法,認真細緻地描摹人物的行動、情態和語言,毫無雕飾和做作。只憑畫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藝術品。不過如此狎暱的猥褒的內容,不足為法。和古代《詩經》、《漢樂府》五代詩詞向等描摹婦女的熱烈坦率的愛情、反叛堅定的性格的那些名著,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李煜的這首詞,極俚,極真,也極動人,用淺顯的語言呈現出深遠的意境,雖無意於感人,而能動人情思,達到了王國維所說“專作情語而絕妙”的境地。

參考資料: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29-35 2、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集評:中國書局,2003:36-41 3、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43-144

創作背景

  此詞當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後幽會之情景,創作於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前後。小周後為昭惠後之胞妹,昭惠後名娥皇而小周後名女英,她們的命運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也頗有相似之處。

  

參考資料: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29-35

2、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集評:中國書局,2003:36-41

詩人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