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詞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溫庭筠

百舌問花花不語,低迴似恨橫塘雨。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
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
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

春天 惜花 女子 感傷

譯文

譯文
百舌鳥問花,花卻不說話,低頭好像怨恨橫塘的雨。
蜜蜂爭相採集著花粉,蝴蝶也分享著花的芳香。不像垂楊柳那樣珍惜一絲絲金色的枝條。
希望你能夠長久的留下妖嬈美好,不隨著春風依舊蕩搖。
秦女皺著眉頭望向煙雲籠罩的月亮,感慨青春就像那漸漸凋零的帶露殘花。

註釋
百舌:鳥名,能模仿百鳥之聲。或代指百鳥。
橫塘:三國時期吳國在建業(今南京市)秦淮河邊修建的堤岸。此處借名泛指秦淮河。
金縷:金貴的枝條。比喻楊柳自珍。亦有人認為此二字僅僅指金色的枝條。
君:指花。此處明文指花,暗喻喻人。
妖韶(sháo):妖嬈美好。
秦女:有學者認為此處泛指秦地之女。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秦女”“秦娥”一般專指春秋時秦穆公之女一弄玉。弄玉嫁給善吹簫的簫史,後二人在城上奏樂,因樂聲似風鳴,故招來鳳凰,二人遂乘鳳昇天而去。
顰(pín):皺眉,常用來形容愁態。
愁紅:指枯萎或即將枯萎之花,其狀似女子含愁之態。此處借指詩中的女子。
迢迢:喻指遠逝。

參考資料:

1、烏一行,呂雁.《千年古韻·相逢今生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8:199頁-200頁 2、董鄉哲著.《“溫庭筠”詩集譯意》:三秦出版社,2010.07:95頁

創作背景

  溫庭筠的《惜春詞》創作於晚唐時期,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個時期國家衰敗之象日盛,官場腐敗,統治階級“補天”尚且不暇,哪裡顧得上精神統治!詩人多次參加科考,卻數舉進士不第。只能長期浪跡市井,狹邪狂遊,作了不少反映婦女生活和情愛感受的詩歌,《惜春詞》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鄭福田.唐宋詞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

2、烏一行,呂雁.《千年古韻·相逢今生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8:199頁-200頁

3、過常寶著.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卷):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07月第1版:第229頁

鑑賞

  此詩寫青樓女子的悲嘆,詩人也借惜花而表達青春遠逝、不堪命運的自憐、自傷之情。首聯採用擬人手法寫花朵含恨凋零,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頷聯反襯,表達妓女對坎坷、悲慘、無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頸聯語義雙關,表面上寫妓女希望花能長保青春妖嬈而不被東風摧落,實際上卻是自顧自憐;尾聯寫妓女皺著眉對月惆悵,青春猶如枯萎的花朵漸漸凋零,實則表達出詩人備受打擊後憂愁、痛楚的心境。全詩借景抒情,以花自喻,引起豐富聯想。

  首“百舌問花花不語,低迴似恨橫塘雨”採用擬人手法寫花朵含恨,與之親近的鳥兒問它也不說話,而心有所恨的原因是秦淮河上雨,花落自凋零。其中的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比較有趣,初看似乎並無深意,不過是眼前所見的即景,和一二句連貫,但實際上如果理解了是描寫什麼人,那麼這一句就大有深意:首先從字面上看,先是稱讚妓女的“粉蕊”和“香”任君採擷,非常大方,然後諷刺良女自珍“金縷”,十分小氣。從潛臺詞上看,作者並非要對良好的禮教品德進行諷刺,而是以此反襯妓女人生的坎坷、悲慘和無奈,這種以妓女之口傳遞出來的意思,一方面代表不同角度的不同人生價值態度,另一方面也傳遞出妓女的這種觀念不過是自我慰藉的“精神勝利法”。

  “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同樣語義雙關,表面上寫妓女希望花能長保青春妖嬈而不被東風摧落,實際上卻是自顧自憐,希望自己青春長久一些,否則年老色衰就會失寵,以後的生活將會如花摧落、淒涼無比。

  最後“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的讀解稍有異議,這主要是因為對其中“秦女”二字的看法不同,有學者認為“秦女”為秦地之女的泛指,這二句是寫妓女皺著眉對月惆悵,自己的青春猶如枯萎的花朵漸漸凋零。但如果為泛指,就包括了良家婦女,與上幾句妓女的自述語境並不十分貼切,所以也有人提出“秦女”當泛指秦準河的青樓女子,理由是當時的秦淮河是煙花之地的代指。

  總的來說,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不過這裡的春天既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春天,更是人生中美好事物的象徵。

  溫庭筠寫這首《惜春詞》不僅是為歌伎的青春不再而哀嘆,更是勸慰世人要珍惜時光,珍惜青春,珍惜自已有限的生命。他對歌伎無奈的生活際遇有著深深的同情,同時也是在勉勵自己——自己擁有自由的生命,更應該珍惜青春,在年輕的歲月裡多做一些事情。“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更是他對自己的寄語:希望自己心中永遠保持美好的一面,不要隨波逐流,不要被醜惡的東西同化,自己真正應該珍惜的是這些。

參考資料:

1、烏一行,呂雁.《千年古韻·相逢今生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8:199頁-200頁 2、丁龍著.唐詩是一曲風流 6 溫庭筠詩傳:時事出版社,2015.01:15頁

創作背景

  溫庭筠的《惜春詞》創作於晚唐時期,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個時期國家衰敗之象日盛,官場腐敗,統治階級“補天”尚且不暇,哪裡顧得上精神統治!詩人多次參加科考,卻數舉進士不第。只能長期浪跡市井,狹邪狂遊,作了不少反映婦女生活和情愛感受的詩歌,《惜春詞》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鄭福田.唐宋詞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

2、烏一行,呂雁.《千年古韻·相逢今生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8:199頁-200頁

3、過常寶著.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卷):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07月第1版:第229頁

鑑賞

  此詩寫青樓女子的悲嘆,詩人也借惜花而表達青春遠逝、不堪命運的自憐、自傷之情。首聯採用擬人手法寫花朵含恨凋零,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頷聯反襯,表達妓女對坎坷、悲慘、無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頸聯語義雙關,表面上寫妓女希望花能長保青春妖嬈而不被東風摧落,實際上卻是自顧自憐;尾聯寫妓女皺著眉對月惆悵,青春猶如枯萎的花朵漸漸凋零,實則表達出詩人備受打擊後憂愁、痛楚的心境。全詩借景抒情,以花自喻,引起豐富聯想。

  首“百舌問花花不語,低迴似恨橫塘雨”採用擬人手法寫花朵含恨,與之親近的鳥兒問它也不說話,而心有所恨的原因是秦淮河上雨,花落自凋零。其中的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比較有趣,初看似乎並無深意,不過是眼前所見的即景,和一二句連貫,但實際上如果理解了是描寫什麼人,那麼這一句就大有深意:首先從字面上看,先是稱讚妓女的“粉蕊”和“香”任君採擷,非常大方,然後諷刺良女自珍“金縷”,十分小氣。從潛臺詞上看,作者並非要對良好的禮教品德進行諷刺,而是以此反襯妓女人生的坎坷、悲慘和無奈,這種以妓女之口傳遞出來的意思,一方面代表不同角度的不同人生價值態度,另一方面也傳遞出妓女的這種觀念不過是自我慰藉的“精神勝利法”。

  “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同樣語義雙關,表面上寫妓女希望花能長保青春妖嬈而不被東風摧落,實際上卻是自顧自憐,希望自己青春長久一些,否則年老色衰就會失寵,以後的生活將會如花摧落、淒涼無比。

  最後“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的讀解稍有異議,這主要是因為對其中“秦女”二字的看法不同,有學者認為“秦女”為秦地之女的泛指,這二句是寫妓女皺著眉對月惆悵,自己的青春猶如枯萎的花朵漸漸凋零。但如果為泛指,就包括了良家婦女,與上幾句妓女的自述語境並不十分貼切,所以也有人提出“秦女”當泛指秦準河的青樓女子,理由是當時的秦淮河是煙花之地的代指。

  總的來說,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不過這裡的春天既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春天,更是人生中美好事物的象徵。

  溫庭筠寫這首《惜春詞》不僅是為歌伎的青春不再而哀嘆,更是勸慰世人要珍惜時光,珍惜青春,珍惜自已有限的生命。他對歌伎無奈的生活際遇有著深深的同情,同時也是在勉勵自己——自己擁有自由的生命,更應該珍惜青春,在年輕的歲月裡多做一些事情。“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更是他對自己的寄語:希望自己心中永遠保持美好的一面,不要隨波逐流,不要被醜惡的東西同化,自己真正應該珍惜的是這些。

參考資料:

1、烏一行,呂雁.《千年古韻·相逢今生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8:199頁-200頁 2、丁龍著.唐詩是一曲風流 6 溫庭筠詩傳:時事出版社,2015.01:15頁

詩人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