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婦怨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張籍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樂府 婦女 哀怨

譯文

譯文
  在秋風蕭瑟的淒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擾邊塞,屠殺邊地將領。漢軍傷亡慘重,全部喪生在遼水邊境。由於萬里之外白骨無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們。徵婦曾經設想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即使貧賤卻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戰場上,今後誰才是她的依靠?肚子裡的遺孤生下來怎樣哺育?雖然還活著但就像白天的蠟燭那樣暗淡無光,生活毫無希望。

註釋
歿(mò):覆沒、被消滅。
招魂葬:民間為死於他鄉的親人舉行的招魂儀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依倚:依賴、依靠。
同居: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晝燭:白天的蠟燭,意為暗淡無光,沒用處。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簡析

  在古典詩詞中,良人從軍、徵婦哀怨是一大習見題材。張籍《徵婦怨》卻翻出新意,以其摧心嘔血、深至沉痛而卓然不群,享譽後世。此詩雖是小詩,但謀篇佈局轉折多變。由群哭場面轉至獨哀鏡頭,以大襯小。又以嚮往轉至現實,以樂襯哀。大小相形、哀樂相輔、正襯反襯、盤旋作勢。結構之針線綿密、起伏曲折,對哀情的表達起了烘托渲染作用。   

參考資料:


詩人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