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牡丹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古詩三百首 詠物 牡丹 思鄉

譯文

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歲月,回望故鄉洛陽,仍是漫漫長路歸途無望。
作為身在異鄉的龍鍾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開了,就想起了洛陽的牡丹,只能孤獨地站在春風中默默觀看。

註釋
一自:自從。
胡塵:指金兵。入漢關:指入侵中原。
十年:從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詩人作此詩時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國語·周語》雲:“昔伊洛竭而復之。”因此,“伊洛”既指詩人的故鄉洛陽,又暗寓他亡國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鄉,當時詩人所居處。
龍鍾: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詩人自指。 時詩人四十七歲,卻有老態之感。

參考資料:

1、張海鷗主編 .宋名家詩導讀 .廣東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1年 .

詩人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