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抒情 喜悅

譯文

譯文
赤縣神州千百年來陷入暗無天日的黑夜中,近百年來外族入侵,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五億各族人民無法團圓。
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各民族在祖國的生日大典上奏起歡樂的樂章,這其中包括新疆兒女的甜美歌聲,詩人們欣喜唱和興致無邊。

註釋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音樂學校)裡曲子的名稱。
赤縣:指中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介紹戰國末騶(zou鄒)衍的說法: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百年魔怪舞翩躚: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起,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者開始侵入中國。他們和他們的走狗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
人民五億:五億各族人民。
一唱雄雞天下白:此句是由“雄雞一聲天下白”演變過來的,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致酒行》。原句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于闐:新疆吾維爾自治區西南部縣名,1959年改於田。當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這裡借指新疆文工團所表演的音樂歌舞節目。萬方:古人稱國族為方,《易經》有"鬼方"。樂奏: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中誤植為《奏樂》。
興會:興致、興趣。

參考資料:

1、中國青年網.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賞析

  這是一首揭露舊中國的黑暗現實、讚美新中國民族大團結的史詩,是舊時代結束、新紀元開始的雄偉鐘聲。全詞首先從聯歡晚會的熱烈景象觸景生情,聯想到舊中國的悲慘情景;然後筆鋒轉而頌揚國慶晚會上的濃烈氣氛,喻示了新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共創繁榮局面的美好前景。

  上闋是對舊中國長期黑暗統治的揭露與批判。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氣呵成,不容停頓。這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到解放前夕百年曆史的沉痛概括:暗無天日,群魔亂舞,人民受苦。“長夜”,是100年的漫漫長夜。“難明”,多少次艱苦卓絕的鬥爭也難以掀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魔怪舞蹁躚”,這是指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及其卵翼下的種種黑暗勢力沆瀣一氣,張牙舞爪,為所欲為。人民“不團圓”,既有無法幸福美滿,又有各族人民不能團結一致、和睦相處之意。

  為此我們可以沉浸在百年曆史的回憶中:1840年的鴉片戰爭,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列強對中國的侵凌,掠奪接連不斷。國內的反動派有清王朝、北洋軍閥和蔣介石政府,相繼統治,盤剝人民。這是一幅歷史的長卷,顯現中國百年曆史的滄桑;正是內外反動派的壓迫和剝削,造成了各族人民的苦難。

  然而,歷史總是在對立統一中發展。“百年魔怪”的對立面是“人民五億”。人民不能忍受“魔怪”的欺壓,奮力反抗。多少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百年曆史中,最為鮮明的有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而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更成為砥柱中流,領導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涓涓細流歸大海,人民終於戰勝“魔怪”而勝利,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就是“一唱雄雞天下白”。

  下闋,詩人的思路返回到了眼前盛典上的歡樂場面。各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國慶節,表現出了人民歡樂、祥和、幸福的新生活,展示了新中國光輝燦爛的前景。“一唱雄雞天下白”,是李賀“雄雞一聲天下白”的倒裝。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而“唱”字更高亢、激越,彷彿是從人們心底噴出來的激情,道盡了人們擺脫漫漫長夜、迎來紅日曙光的歡樂心情。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是偉大的,從建立工農武裝,到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抗戰勝利到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最終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昂首看天,覺得天格外晴朗,人民當家作主人的喜悅心情洋溢在字裡行間。

  “萬方樂奏有于闐”,用眼前之事表達人民的歡樂、各民族的大團結,與“人民五億不團圓”對照。于闐,古代西域國名,這裡代指新疆歌舞團。“萬方”,四面八方,指全國各族人民。新中國成立,各族人民當家作主,歡欣鼓舞。他們以絢麗的舞蹈、諧美的歌唱表達自己的心聲。上片“百年魔怪舞蹁躚”,下片“萬方樂奏有于闐”,正是天翻地覆的變化,歡樂的人民取代了橫行的妖魔鬼怪,成為國家的主人。

  “詩人興會更無前”,這裡的詩人不僅指柳亞子,也指詩人自己,更泛指全國的文藝工作者,詩人的興致是以前所沒有的。一方面說明詩人應感知新生活、歌頌新生活,是對包括柳亞子在內的文藝工作者的肯定與勉勵,另一方面說明詩人堅信未來的中國將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偉大和壯麗,堅信新中國的繁榮昌盛、安定團結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首詞上下兩闋巧妙運用對比手法,極其鮮明地寫出了新舊社會天上人間的反差。上闋寫舊中國,下闋寫新中國,而上下兩闋又互相呼應,作者以舊社會的黑暗反襯新社會的“天下白”,以群魔亂舞反襯各族人民的歡慶歌舞,以舊社會的四分五裂反襯新社會的民族大團結。這樣強烈的對比不能不震撼人心。

參考資料:

1、毛潤之 等.《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44年:第59-60頁 2、毛澤東 等.《毛主席詩詞》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3 年:第309-310頁

創作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盛大的慶典,全國158名各族人民代表歡聚一堂,毛澤東與柳亞子先生同席觀看了歌舞晚會。柳亞子在毛主席的鼓動下,即興賦《浣溪沙》一首贈予毛澤東。次日毛澤東又步韻和了這首詞贈與柳亞子。   

參考資料:
1、李曉琳、唐名剛.毛澤東詩詞鑑賞.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64~165頁

賞析

  這是一首揭露舊中國的黑暗現實、讚美新中國民族大團結的史詩,是舊時代結束、新紀元開始的雄偉鐘聲。全詞首先從聯歡晚會的熱烈景象觸景生情,聯想到舊中國的悲慘情景;然後筆鋒轉而頌揚國慶晚會上的濃烈氣氛,喻示了新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共創繁榮局面的美好前景。

  上闋是對舊中國長期黑暗統治的揭露與批判。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氣呵成,不容停頓。這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到解放前夕百年曆史的沉痛概括:暗無天日,群魔亂舞,人民受苦。“長夜”,是100年的漫漫長夜。“難明”,多少次艱苦卓絕的鬥爭也難以掀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魔怪舞蹁躚”,這是指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及其卵翼下的種種黑暗勢力沆瀣一氣,張牙舞爪,為所欲為。人民“不團圓”,既有無法幸福美滿,又有各族人民不能團結一致、和睦相處之意。

  為此我們可以沉浸在百年曆史的回憶中:1840年的鴉片戰爭,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列強對中國的侵凌,掠奪接連不斷。國內的反動派有清王朝、北洋軍閥和蔣介石政府,相繼統治,盤剝人民。這是一幅歷史的長卷,顯現中國百年曆史的滄桑;正是內外反動派的壓迫和剝削,造成了各族人民的苦難。

  然而,歷史總是在對立統一中發展。“百年魔怪”的對立面是“人民五億”。人民不能忍受“魔怪”的欺壓,奮力反抗。多少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百年曆史中,最為鮮明的有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而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更成為砥柱中流,領導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涓涓細流歸大海,人民終於戰勝“魔怪”而勝利,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就是“一唱雄雞天下白”。

  下闋,詩人的思路返回到了眼前盛典上的歡樂場面。各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國慶節,表現出了人民歡樂、祥和、幸福的新生活,展示了新中國光輝燦爛的前景。“一唱雄雞天下白”,是李賀“雄雞一聲天下白”的倒裝。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而“唱”字更高亢、激越,彷彿是從人們心底噴出來的激情,道盡了人們擺脫漫漫長夜、迎來紅日曙光的歡樂心情。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是偉大的,從建立工農武裝,到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抗戰勝利到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最終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昂首看天,覺得天格外晴朗,人民當家作主人的喜悅心情洋溢在字裡行間。

  “萬方樂奏有于闐”,用眼前之事表達人民的歡樂、各民族的大團結,與“人民五億不團圓”對照。于闐,古代西域國名,這裡代指新疆歌舞團。“萬方”,四面八方,指全國各族人民。新中國成立,各族人民當家作主,歡欣鼓舞。他們以絢麗的舞蹈、諧美的歌唱表達自己的心聲。上片“百年魔怪舞蹁躚”,下片“萬方樂奏有于闐”,正是天翻地覆的變化,歡樂的人民取代了橫行的妖魔鬼怪,成為國家的主人。

  “詩人興會更無前”,這裡的詩人不僅指柳亞子,也指詩人自己,更泛指全國的文藝工作者,詩人的興致是以前所沒有的。一方面說明詩人應感知新生活、歌頌新生活,是對包括柳亞子在內的文藝工作者的肯定與勉勵,另一方面說明詩人堅信未來的中國將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偉大和壯麗,堅信新中國的繁榮昌盛、安定團結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首詞上下兩闋巧妙運用對比手法,極其鮮明地寫出了新舊社會天上人間的反差。上闋寫舊中國,下闋寫新中國,而上下兩闋又互相呼應,作者以舊社會的黑暗反襯新社會的“天下白”,以群魔亂舞反襯各族人民的歡慶歌舞,以舊社會的四分五裂反襯新社會的民族大團結。這樣強烈的對比不能不震撼人心。

參考資料:

1、毛潤之 等.《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44年:第59-60頁 2、毛澤東 等.《毛主席詩詞》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3 年:第309-310頁

創作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盛大的慶典,全國158名各族人民代表歡聚一堂,毛澤東與柳亞子先生同席觀看了歌舞晚會。柳亞子在毛主席的鼓動下,即興賦《浣溪沙》一首贈予毛澤東。次日毛澤東又步韻和了這首詞贈與柳亞子。   

參考資料:
1、李曉琳、唐名剛.毛澤東詩詞鑑賞.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64~165頁

賞析

  這是一首揭露舊中國的黑暗現實、讚美新中國民族大團結的史詩,是舊時代結束、新紀元開始的雄偉鐘聲。全詞首先從聯歡晚會的熱烈景象觸景生情,聯想到舊中國的悲慘情景;然後筆鋒轉而頌揚國慶晚會上的濃烈氣氛,喻示了新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共創繁榮局面的美好前景。

  上闋是對舊中國長期黑暗統治的揭露與批判。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氣呵成,不容停頓。這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到解放前夕百年曆史的沉痛概括:暗無天日,群魔亂舞,人民受苦。“長夜”,是100年的漫漫長夜。“難明”,多少次艱苦卓絕的鬥爭也難以掀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魔怪舞蹁躚”,這是指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及其卵翼下的種種黑暗勢力沆瀣一氣,張牙舞爪,為所欲為。人民“不團圓”,既有無法幸福美滿,又有各族人民不能團結一致、和睦相處之意。

  為此我們可以沉浸在百年曆史的回憶中:1840年的鴉片戰爭,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列強對中國的侵凌,掠奪接連不斷。國內的反動派有清王朝、北洋軍閥和蔣介石政府,相繼統治,盤剝人民。這是一幅歷史的長卷,顯現中國百年曆史的滄桑;正是內外反動派的壓迫和剝削,造成了各族人民的苦難。

  然而,歷史總是在對立統一中發展。“百年魔怪”的對立面是“人民五億”。人民不能忍受“魔怪”的欺壓,奮力反抗。多少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百年曆史中,最為鮮明的有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而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更成為砥柱中流,領導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涓涓細流歸大海,人民終於戰勝“魔怪”而勝利,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就是“一唱雄雞天下白”。

  下闋,詩人的思路返回到了眼前盛典上的歡樂場面。各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國慶節,表現出了人民歡樂、祥和、幸福的新生活,展示了新中國光輝燦爛的前景。“一唱雄雞天下白”,是李賀“雄雞一聲天下白”的倒裝。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而“唱”字更高亢、激越,彷彿是從人們心底噴出來的激情,道盡了人們擺脫漫漫長夜、迎來紅日曙光的歡樂心情。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是偉大的,從建立工農武裝,到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抗戰勝利到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最終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昂首看天,覺得天格外晴朗,人民當家作主人的喜悅心情洋溢在字裡行間。

  “萬方樂奏有于闐”,用眼前之事表達人民的歡樂、各民族的大團結,與“人民五億不團圓”對照。于闐,古代西域國名,這裡代指新疆歌舞團。“萬方”,四面八方,指全國各族人民。新中國成立,各族人民當家作主,歡欣鼓舞。他們以絢麗的舞蹈、諧美的歌唱表達自己的心聲。上片“百年魔怪舞蹁躚”,下片“萬方樂奏有于闐”,正是天翻地覆的變化,歡樂的人民取代了橫行的妖魔鬼怪,成為國家的主人。

  “詩人興會更無前”,這裡的詩人不僅指柳亞子,也指詩人自己,更泛指全國的文藝工作者,詩人的興致是以前所沒有的。一方面說明詩人應感知新生活、歌頌新生活,是對包括柳亞子在內的文藝工作者的肯定與勉勵,另一方面說明詩人堅信未來的中國將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偉大和壯麗,堅信新中國的繁榮昌盛、安定團結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首詞上下兩闋巧妙運用對比手法,極其鮮明地寫出了新舊社會天上人間的反差。上闋寫舊中國,下闋寫新中國,而上下兩闋又互相呼應,作者以舊社會的黑暗反襯新社會的“天下白”,以群魔亂舞反襯各族人民的歡慶歌舞,以舊社會的四分五裂反襯新社會的民族大團結。這樣強烈的對比不能不震撼人心。

參考資料:

1、毛潤之 等.《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44年:第59-60頁 2、毛澤東 等.《毛主席詩詞》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3 年:第309-310頁

創作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盛大的慶典,全國158名各族人民代表歡聚一堂,毛澤東與柳亞子先生同席觀看了歌舞晚會。柳亞子在毛主席的鼓動下,即興賦《浣溪沙》一首贈予毛澤東。次日毛澤東又步韻和了這首詞贈與柳亞子。   

參考資料:
1、李曉琳、唐名剛.毛澤東詩詞鑑賞.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64~165頁

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