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嶽麓寺原文賞析
萬樹鬆杉雙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
平沙淺草連天遠,落日孤城隔水看。
薊北湘南俱入眼,鷓鴣聲裡獨憑欄。
譯文
譯文
從嶽麓山頂峰俯瞰湘江岸邊,那山間曲曲折折的羊腸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彎兒。
滿山松樹和杉樹,林中兩條小路,在接近山寺處併為了一條;當風雨如晦之日,這層巒疊翠的山寺該是多麼蕭颯、清寒啊!
放眼遠眺,入望盡是平沙淺草,草木的綠色一直延伸到天際;隔著湘水而望,只見孤零零的長沙城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中。
彷彿薊北湘南都在自己視線之下,鷓鴣啼鳴聲中獨自憑欄遠望。
註釋
嶽麓寺,在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上。
楚江:指湘江。幹:岸邊。羊腸:彎曲的小道。
萬樹鬆杉:形容松樹和杉樹滿山。
雙徑:兩條山路從不同方向通向寺前,在此交會。
僧:代指僧寺。
孤城:指長沙。
隔水看:即隔江看,湘江在嶽麓山與長沙城之間。
薊北:指河北省北部。
湘南:指湖南省南部。
“鷓鴣”句:詩人獨憑危欄聽到鷓鴣對啼,古人以鷓鴣聲喻為哀傷之聲。
賞析
寫詩如繪畫,特別山水詩與山水畫,在藝術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如畫山水很講究遠景與近景的安排,使一幅畫有“景深”,有層次,顯得立體化。寫山水詩何嘗不是如此呢?讀李東陽《遊嶽麓寺》頗能體會此中藝術三昧。嶽麓寺位於今湖南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上。寺廟建於晉泰始四年(268)。杜甫晚年曾到此一遊,留下了“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的詩句。明成化八年,二十六歲的翰林院編修李東陽陪同父親返故鄉茶陵(長沙附近)省親,遊嶽麓山,寫下上面這首詩。
“危峰高瞰楚江干”,嶽麓山拔地而起,山勢巍峨。嶽麓寺在半山腰。詩人盤旋攀登,終於走上寺來。他興奮的喊出聲來:我現在站在“危峰”上向下看,啊,湘江岸邊的景色盡收眼底了!“危峰”,已見山峰之高,又用居高臨下的“高瞰”二字,更顯出視野的廣遠,突現出嶽麓山巉巖挺拔的氣勢。第一句就有近景和遠景,人在“危峰”,是近景,距嶽麓山六華里的“楚江”(即湘江)自是遠景物了。
接著詩人收回視線,轉向自己所在的嶽麓山。自己身在“危峰”,卻顧所來路徑,不禁發出一聲驚歎:“路在羊腸第幾盤?”那山間曲曲折折的羊腸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彎兒,才進得這座古剎呢!
詩的頭兩句,寫登高、望遠和回顧來路三個過程,都是寫登上高峰的最初的興奮的心情。等到這種狂喜的情緒稍稍平靜,更開始細細打量四周的風景了:“萬樹鬆杉又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詩人發現嶽麓山有一個特點,滿山都為稠密的松樹和杉木所環抱和覆蓋,顯得極其幽深和清寂。密樹廕庇的叢林中隱約有兩條小路,在接近山寺處併為一條了。李東陽遊嶽麓山時,已是“長沙地溼開將暑”,而在此山中,卻感到置身清涼世界中。詩人不由馳騁想象:當風雨如晦之日,這層巒疊翠的山寺該是多麼蕭颯、清寒啊!這兩句都是寫山中所見,都是近在眼前的景色。接著,詩人又轉移視線,遊目山外了:“平沙淺草連天遠,落日孤城隔水看。”詩人放眼遠眺,入望盡是平沙淺草,草木的綠色一直延伸到天際;隔著湘水而望,只見孤零零的長沙城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中。這兩句詩寫出了“長沙千里平(韓愈詩句)”的地理特點,湘江沿岸、長沙周圍是廣闊的平原,從嶽麓山上望去,崛起在地平線上的長沙城極其顯眼,看去有似“孤城”了。
李東陽自小生長在北京,以後又一直在北京做官,此次是他第一次回故鄉,第一次看到湘江和嶽麓山的風光,故鄉的山山水水多美啊!而自己馬上要告別此地,回北方古城北京了。他不由極目遙望天邊,彷彿看到了祖國南北遼闊的大地,彷彿北京、長沙都在自己視線之下了。一種對故鄉的依戀之情牽動著獨自憑欄的詩人的心絃,偏偏此時多情的鷓鴣又叫起來,好像是在殷勤的挽留行人。此情此景真夠令人銷魂啊!
李東陽年輕時,“臺閣體”詩風還相當盛行,這是一種以平正典雅、歌詠昇平為宗而不重視發抒個人情思的創作傾向。李東陽步上詩壇,開始有意識地加以突破。從這首《遊嶽麓寺》也可看到這種跡象。雖然這首詩句句都是寫景,作者滿腹離情始終沒有明說,最後卻被“鷓鴣聲聲”把它點破了。李東陽遊嶽麓山,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然而他深深愛它,永遠不能忘記它。他逝世前,特地把自己的文集命名為《懷麓堂集》,就是懷念長沙嶽麓山的意思。可見其一片深情了。
《遊嶽麓寺》作為一首山水詩,詩人好像在繪一幅山水畫,要“位置經營”上很有講究。我們從結尾“鷓鴣聲裡獨憑欄”句,可知詩人的視點所在,他是在嶽麓寺一個山亭上憑欄觀賞風景,視線逐漸的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有時近景與遠景相交錯,呈現多層次的複雜畫面。記得宋元以來畫家們探討山水畫技法,有“高遠”、“深遠”“迷遠”“幽遠”諸多分別,多角度地進行畫面空間的藝術設計,李東陽的這首詩不也是這樣嗎!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寫詩如繪畫,特別山水詩與山水畫,在藝術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如畫山水很講究遠景與近景的安排,使一幅畫有“景深”,有層次,顯得立體化。寫山水詩何嘗不是如此呢?讀李東陽《遊嶽麓寺》頗能體會此中藝術三昧。嶽麓寺位於今湖南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上。寺廟建於晉泰始四年(268)。杜甫晚年曾到此一遊,留下了“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的詩句。明成化八年,二十六歲的翰林院編修李東陽陪同父親返故鄉茶陵(長沙附近)省親,遊嶽麓山,寫下上面這首詩。
“危峰高瞰楚江干”,嶽麓山拔地而起,山勢巍峨。嶽麓寺在半山腰。詩人盤旋攀登,終於走上寺來。他興奮的喊出聲來:我現在站在“危峰”上向下看,啊,湘江岸邊的景色盡收眼底了!“危峰”,已見山峰之高,又用居高臨下的“高瞰”二字,更顯出視野的廣遠,突現出嶽麓山巉巖挺拔的氣勢。第一句就有近景和遠景,人在“危峰”,是近景,距嶽麓山六華里的“楚江”(即湘江)自是遠景物了。
接著詩人收回視線,轉向自己所在的嶽麓山。自己身在“危峰”,卻顧所來路徑,不禁發出一聲驚歎:“路在羊腸第幾盤?”那山間曲曲折折的羊腸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彎兒,才進得這座古剎呢!
詩的頭兩句,寫登高、望遠和回顧來路三個過程,都是寫登上高峰的最初的興奮的心情。等到這種狂喜的情緒稍稍平靜,更開始細細打量四周的風景了:“萬樹鬆杉又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詩人發現嶽麓山有一個特點,滿山都為稠密的松樹和杉木所環抱和覆蓋,顯得極其幽深和清寂。密樹廕庇的叢林中隱約有兩條小路,在接近山寺處併為一條了。李東陽遊嶽麓山時,已是“長沙地溼開將暑”,而在此山中,卻感到置身清涼世界中。詩人不由馳騁想象:當風雨如晦之日,這層巒疊翠的山寺該是多麼蕭颯、清寒啊!這兩句都是寫山中所見,都是近在眼前的景色。接著,詩人又轉移視線,遊目山外了:“平沙淺草連天遠,落日孤城隔水看。”詩人放眼遠眺,入望盡是平沙淺草,草木的綠色一直延伸到天際;隔著湘水而望,只見孤零零的長沙城沐浴在夕陽的餘暉中。這兩句詩寫出了“長沙千里平(韓愈詩句)”的地理特點,湘江沿岸、長沙周圍是廣闊的平原,從嶽麓山上望去,崛起在地平線上的長沙城極其顯眼,看去有似“孤城”了。
李東陽自小生長在北京,以後又一直在北京做官,此次是他第一次回故鄉,第一次看到湘江和嶽麓山的風光,故鄉的山山水水多美啊!而自己馬上要告別此地,回北方古城北京了。他不由極目遙望天邊,彷彿看到了祖國南北遼闊的大地,彷彿北京、長沙都在自己視線之下了。一種對故鄉的依戀之情牽動著獨自憑欄的詩人的心絃,偏偏此時多情的鷓鴣又叫起來,好像是在殷勤的挽留行人。此情此景真夠令人銷魂啊!
李東陽年輕時,“臺閣體”詩風還相當盛行,這是一種以平正典雅、歌詠昇平為宗而不重視發抒個人情思的創作傾向。李東陽步上詩壇,開始有意識地加以突破。從這首《遊嶽麓寺》也可看到這種跡象。雖然這首詩句句都是寫景,作者滿腹離情始終沒有明說,最後卻被“鷓鴣聲聲”把它點破了。李東陽遊嶽麓山,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然而他深深愛它,永遠不能忘記它。他逝世前,特地把自己的文集命名為《懷麓堂集》,就是懷念長沙嶽麓山的意思。可見其一片深情了。
《遊嶽麓寺》作為一首山水詩,詩人好像在繪一幅山水畫,要“位置經營”上很有講究。我們從結尾“鷓鴣聲裡獨憑欄”句,可知詩人的視點所在,他是在嶽麓寺一個山亭上憑欄觀賞風景,視線逐漸的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有時近景與遠景相交錯,呈現多層次的複雜畫面。記得宋元以來畫家們探討山水畫技法,有“高遠”、“深遠”“迷遠”“幽遠”諸多分別,多角度地進行畫面空間的藝術設計,李東陽的這首詩不也是這樣嗎!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諡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