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商隱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
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

愛情 相思

譯文

譯文
偷桃竊藥是兩件美事,可惜難兩全。玉陽碧城十二樓,曾經幽禁過彩蟾。
本來我應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賞月光團圈。那華陽觀玉樓,仍然像透明的水精簾。

註釋
宋華陽姊妹:作者在玉陽山學道時暗戀的宋華陽姊妹,均是女道士。
偷桃:道教傳說,謠王母種桃,三千年一結子,東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謫降人間。竊藥:《淮南子·覽冥訓》載,后羿在西王母處求得不死的靈藥,嫦娥偷服後奔入月宮中。
十二城:亦作十二樓、十二層城,道教傳為仙人居處,此借指道觀。彩蟾:神話傳說月中有蟾蜍,因藉以指月,此指代宋華陽姊妹。
三英:三朵花,指三位女性,即宋華陽姊妹。
水精簾: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子。

參考資料:

1、鍾來茵.李商隱愛情詩解:學林出版社,1997:155-157 2、王明信.濟源古代詩詞賞析: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160 3、鄭在瀛.李商隱詩全集彙編匯注匯校:崇文書局,2015:212-213 4、黃世中.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黃山書社,2009:487-490

賞析

  首兩句是詩人心中發出的感喟,一種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兩個典故來喻意,一是用嫦娥偷靈藥得仙人月,來喻宋氏姊妹已飛昇成仙,一是用東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來喻詩人自己,作者說:但仙、凡兩境界,“事難兼”啊,今夜我只能望著高樓,“彩蟾”被鎖在深閣,城關重重,哪能相見呢?這兩句中“兼”與“鎖”兩詞寫出了人間種種阻隔,心願與現實總是相違,在情愛生活中同樣如此,對詩人而言,人間無形阻難感受更深了。

  後兩句點出“月夜”,詩人此時此景的想像與感受應是如此的:在這明月皎潔,月光如銀,安詳寧靜的夜晚是多麼好的時光啊,如果我們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間,開懷言志,情感交觸,共賞明月,然而這僅是一種夢幻和想象了,抬頭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視一下你們高樓上懸掛的水精簾了。這時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詩人在絕句《嫦娥》詩中寫的兩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詩後兩句在構思上有一個特色,即“應”與“未”對舉,“正”與“反”相合,這更加濃了情深意厚,美事難成的寓意。句中“共”與“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願,而“仍”卻蘊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礙與不測。看來李商隱是深於情感的,但是否能衝過對於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樓仍是水精簾”了,做人的難度也就在這裡。

參考資料:

1、陸堅.中華中秋月亮詩詞品讀: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32-233

創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李商隱到玉陽山去“學仙”,約為四年,這時結識了女道士宋華陽姊妹,也可能因此產生了戀情。詩人早已向宋華陽姊妹發出過自己情愛的資訊,但始終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訊息,當然詩人仍存有幻想,實現自己的情感願望,於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創作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陸堅.中華中秋月亮詩詞品讀: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32-233

賞析

  首兩句是詩人心中發出的感喟,一種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兩個典故來喻意,一是用嫦娥偷靈藥得仙人月,來喻宋氏姊妹已飛昇成仙,一是用東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來喻詩人自己,作者說:但仙、凡兩境界,“事難兼”啊,今夜我只能望著高樓,“彩蟾”被鎖在深閣,城關重重,哪能相見呢?這兩句中“兼”與“鎖”兩詞寫出了人間種種阻隔,心願與現實總是相違,在情愛生活中同樣如此,對詩人而言,人間無形阻難感受更深了。

  後兩句點出“月夜”,詩人此時此景的想像與感受應是如此的:在這明月皎潔,月光如銀,安詳寧靜的夜晚是多麼好的時光啊,如果我們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間,開懷言志,情感交觸,共賞明月,然而這僅是一種夢幻和想象了,抬頭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視一下你們高樓上懸掛的水精簾了。這時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詩人在絕句《嫦娥》詩中寫的兩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詩後兩句在構思上有一個特色,即“應”與“未”對舉,“正”與“反”相合,這更加濃了情深意厚,美事難成的寓意。句中“共”與“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願,而“仍”卻蘊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礙與不測。看來李商隱是深於情感的,但是否能衝過對於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樓仍是水精簾”了,做人的難度也就在這裡。

參考資料:

1、陸堅.中華中秋月亮詩詞品讀: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32-233

創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李商隱到玉陽山去“學仙”,約為四年,這時結識了女道士宋華陽姊妹,也可能因此產生了戀情。詩人早已向宋華陽姊妹發出過自己情愛的資訊,但始終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訊息,當然詩人仍存有幻想,實現自己的情感願望,於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創作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陸堅.中華中秋月亮詩詞品讀: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32-233

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