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唐詩三百首 春天 婦女 思念

譯文

譯文
燕地小草剛像絲絨一般柔軟纖細,秦地的桑葉早已茂密得壓彎了樹枝。
當你懷念家園盼望歸家之日時,我早就因思念你而愁腸百結。
春風啊你與我素不相識,為何要吹進羅帳激起我的愁思呢?

註釋
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帶,此泛指北部邊地,征夫所在之處。
秦桑:秦地的桑樹。秦,指陝西省一帶,此指思婦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遲生於較暖的秦地。
君:指徵夫。懷歸:想家。
妾:古代婦女自稱。此處為思婦自指。
羅幃:絲織的簾帳。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23-124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7-228

賞析

  此詩寫一位出征軍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裡對丈夫夢繞魂牽的思念,以及對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表現思婦的思邊之苦及其對愛情的堅貞。全詩言辭樸實無華,情景交融,神骨氣味高雅渾然,富有民歌特色。

  李白有相當數量的詩作描摹思婦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春”字往往語帶雙關。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詩題“春思”之“春”,就包含著這樣兩層意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開頭兩句是說,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經葉翠枝綠。

  開頭兩句,可以視作“興”。詩中的興句一般就眼前所見,信手拈起,這兩句卻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的春天景物起興,頗為別緻。“燕草如碧絲”當是出於思婦的懸想;“秦桑低綠枝”,才是思婦所目睹。把目力達不到的遠景和眼前的近景配置在一幅畫面上,並且都從思婦一邊寫出,在邏輯上說,似乎有點乖礙,但從寫情的角度來看,卻是可通的。試想:仲春時節,桑葉繁茂,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歸來;她根據自己平素和丈夫的恩愛相處,料想遠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見到碧絲般的春草,也必然會產生思歸的念頭。見春草而思歸,詩人巧妙的把握了思婦複雜的感情活動,用兩處春光,興兩地相思,把想象和懷疑和眼前的真景結合起來,據實構虛,造成詩的妙境。所以不僅起到了一般興句所能起的烘托情感的作用,而且還把思婦對於丈夫的真摯的感情和他們夫妻之間心心相印的親密關係傳寫出來,這是一般興句不容易做到的。兩外這兩句還運用了諧聲雙關。“絲”諧“思”,“枝”諧“知”,這恰和下文思歸和斷腸相關合,增強了詩句的音樂美和含蓄美。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三、四句是說,當你懷念家園盼歸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腸百結。

  三、四兩句直接承接興句的理路而來,故仍從兩地著筆。丈夫及春懷歸,按理說,詩中的女主人公應該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斷腸”承之,這又似乎違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聯絡上面的興句細細體會,就會發現,這樣寫,對錶現思婦的感情又進了一層。元代蕭士贇注李白集曾加以評述道:“燕北地寒,生草遲。當秦地柔桑低綠之時,燕草方生,興其夫方萌懷歸之志,猶燕草之方生,妾則思君之久,猶秦桑之已低綠也。”這一評述,揭示了興句與所用之詞之間的微妙的關係。詩中看似與理不合之處,正是感情最為濃密的所在。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末兩句是說,春風啊你與我素不相識,為何吹進羅帳激我愁思?

  詩中的最後兩句,詩人捕捉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了她對行役屯戍未歸的丈夫的殷殷思念之情。從藝術上說,這兩句讓多情的思婦對著無情的春風發話,又彷彿是無理的,但用來表現獨守春閨的特定環境中的思婦的情態,又令人感到真實可信。春風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是為了表達孤眠獨宿的少婦對丈夫的思情。以此作結,恰到好處。

  無理而妙是古典詩歌中一個常見的藝術特徵。從李白的這首詩中不難看出,所謂無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違背常理、常情的描寫中,反而更深刻的表現了各種複雜的感情。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51-252

賞析

  此詩寫一位出征軍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裡對丈夫夢繞魂牽的思念,以及對戰爭早日勝利的盼望,表現思婦的思邊之苦及其對愛情的堅貞。全詩言辭樸實無華,情景交融,神骨氣味高雅渾然,富有民歌特色。

  李白有相當數量的詩作描摹思婦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春”字往往語帶雙關。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詩題“春思”之“春”,就包含著這樣兩層意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開頭兩句是說,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經葉翠枝綠。

  開頭兩句,可以視作“興”。詩中的興句一般就眼前所見,信手拈起,這兩句卻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的春天景物起興,頗為別緻。“燕草如碧絲”當是出於思婦的懸想;“秦桑低綠枝”,才是思婦所目睹。把目力達不到的遠景和眼前的近景配置在一幅畫面上,並且都從思婦一邊寫出,在邏輯上說,似乎有點乖礙,但從寫情的角度來看,卻是可通的。試想:仲春時節,桑葉繁茂,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歸來;她根據自己平素和丈夫的恩愛相處,料想遠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見到碧絲般的春草,也必然會產生思歸的念頭。見春草而思歸,詩人巧妙的把握了思婦複雜的感情活動,用兩處春光,興兩地相思,把想象和懷疑和眼前的真景結合起來,據實構虛,造成詩的妙境。所以不僅起到了一般興句所能起的烘托情感的作用,而且還把思婦對於丈夫的真摯的感情和他們夫妻之間心心相印的親密關係傳寫出來,這是一般興句不容易做到的。兩外這兩句還運用了諧聲雙關。“絲”諧“思”,“枝”諧“知”,這恰和下文思歸和斷腸相關合,增強了詩句的音樂美和含蓄美。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三、四句是說,當你懷念家園盼歸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腸百結。

  三、四兩句直接承接興句的理路而來,故仍從兩地著筆。丈夫及春懷歸,按理說,詩中的女主人公應該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斷腸”承之,這又似乎違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聯絡上面的興句細細體會,就會發現,這樣寫,對錶現思婦的感情又進了一層。元代蕭士贇注李白集曾加以評述道:“燕北地寒,生草遲。當秦地柔桑低綠之時,燕草方生,興其夫方萌懷歸之志,猶燕草之方生,妾則思君之久,猶秦桑之已低綠也。”這一評述,揭示了興句與所用之詞之間的微妙的關係。詩中看似與理不合之處,正是感情最為濃密的所在。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末兩句是說,春風啊你與我素不相識,為何吹進羅帳激我愁思?

  詩中的最後兩句,詩人捕捉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了她對行役屯戍未歸的丈夫的殷殷思念之情。從藝術上說,這兩句讓多情的思婦對著無情的春風發話,又彷彿是無理的,但用來表現獨守春閨的特定環境中的思婦的情態,又令人感到真實可信。春風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是為了表達孤眠獨宿的少婦對丈夫的思情。以此作結,恰到好處。

  無理而妙是古典詩歌中一個常見的藝術特徵。從李白的這首詩中不難看出,所謂無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違背常理、常情的描寫中,反而更深刻的表現了各種複雜的感情。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51-252

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