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原文賞析

朝代南北朝 詩人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諮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寒風 一作:風飈)

古詩三百首 梅花 抒懷

譯文

譯文
庭院中有許許多多交雜的樹木,卻偏偏對梅花讚許感嘆。
你為什麼單單讚賞梅花?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
而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在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

註釋
中庭:庭院中。
諮嗟:嘆息聲。
君:指上句"偏為梅諮嗟"的詩人。
其:指梅花。
作花:開花。
作實:結實。
爾:指雜樹。
霜華: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簡稱。華:通“花”。
霜質: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艱難惡劣環境的本質。

參考資料:

1、呂晴飛等編著,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615頁 2、道紀居士解譯. 樂府詩集全鑑[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7.01.第58-60頁

創作背景

  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鮑照因獻詩而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鮑照家世貧賤,在宦途上飽受壓抑,所以他在宦途上的這段時間寫下了許多詩篇。《梅花落》即是此類詩作的代表作品。   

參考資料:
1、道紀居士解譯. 樂府詩集全鑑[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7.01.第58-60頁

2、郭茂倩,崇賢書院. 經典傳家 圖解樂府詩集[M]. 合肥:黃山書社, 2016.03.第32頁

賞析

  《梅花落》厲漢樂府“橫吹曲。鮑照沿用樂府舊題,創作了這首前所未見的雜言詩。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諮嗟。”這兩句是說,庭中的雜樹眾多,我卻偏偏讚歎梅花。這裡的“雜樹”和“梅”含有象徵意義。“雜樹”,即指一班無節操的士大夫;“梅”,指節操高尚的曠達之士。詩的內容是贊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雜樹作襯墊,襯墊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於是便觸發了雜樹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問。

  “問君何獨然?”這句是說,請問你為什麼單單偏愛梅花呢?這“問”的主語是“雜樹”。“獨”字緊扣著“偏”字,將問題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這兩句是說,那是因為梅花不畏嚴寒,能在霜雪之中開花,冷露之中結實。詩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讚美梅的理由,但是為了使發問者(雜樹)對自己有所瞭解,所以又接著說明為什麼雜樹們不及梅的理由。

  “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這幾句是說,而你們呢,只能招搖於春風,鬥豔於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在寒風中零落,終究沒有耐寒的品質。

  詩人在耐寒這一點上,把梅和雜樹作了比較。這樣一來,贊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闡發。

  這首詩結構單純,一二句直抒己見,第三句作為過渡,引出下文申述。言辭爽直,絕無雕琢、渲染之態,比如對梅的描寫,這裡就見不到恬淡的天姿,橫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動,更沒有什麼後世常用的高標逸韻,力斡春回的頌詞,而只是樸實無華,如實道來——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其句式韻腳,也隨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詩人以如此單純樸拙、隨意自然的形式,說著並不怎麼新鮮的事情,卻有幾分“稚”趣,然而“念其”、“念爾”,足見褒貶之意,瞭然於心,所以觀點相明,一問即答,快人快語,切中要害,絕非率意而成。

  如果說傲霜獨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寫照,當然也是詩人自我形象的體現。那麼“零落逐寒風”的雜樹,便是與時俯仰,沒有節操的齷齪小人的藝術象徵。詩人將他們加以對比,並給予毫不猶豫的褒貶,反映了詩人愛憎分明,剛正磊落的胸懷,也反映了詩人對世風日下的擔憂。

  這首詩雖是詠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懷無不熔鑄其間。就以上所言,又顯示出它慷慨任氣、沉勁老練的特色。

  本詩主要是託諷之辭,採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於變化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這與作者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鮑照“家世貧賤。, (鮑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飽受壓抑。他痛恨門閥土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因此,他那質樸的詩句申明確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讚揚。這裡還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詩歌以充沛的氣勢,強烈的個性,明陝的語言,給讀者以震撼。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6月1日,262頁 2、呂晴飛等主編. 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M]. 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9.10.第615-616頁

創作背景

  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鮑照因獻詩而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鮑照家世貧賤,在宦途上飽受壓抑,所以他在宦途上的這段時間寫下了許多詩篇。《梅花落》即是此類詩作的代表作品。   

參考資料:
1、道紀居士解譯. 樂府詩集全鑑[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7.01.第58-60頁

2、郭茂倩,崇賢書院. 經典傳家 圖解樂府詩集[M]. 合肥:黃山書社, 2016.03.第32頁

賞析

  《梅花落》厲漢樂府“橫吹曲。鮑照沿用樂府舊題,創作了這首前所未見的雜言詩。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諮嗟。”這兩句是說,庭中的雜樹眾多,我卻偏偏讚歎梅花。這裡的“雜樹”和“梅”含有象徵意義。“雜樹”,即指一班無節操的士大夫;“梅”,指節操高尚的曠達之士。詩的內容是贊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雜樹作襯墊,襯墊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於是便觸發了雜樹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問。

  “問君何獨然?”這句是說,請問你為什麼單單偏愛梅花呢?這“問”的主語是“雜樹”。“獨”字緊扣著“偏”字,將問題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這兩句是說,那是因為梅花不畏嚴寒,能在霜雪之中開花,冷露之中結實。詩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讚美梅的理由,但是為了使發問者(雜樹)對自己有所瞭解,所以又接著說明為什麼雜樹們不及梅的理由。

  “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這幾句是說,而你們呢,只能招搖於春風,鬥豔於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在寒風中零落,終究沒有耐寒的品質。

  詩人在耐寒這一點上,把梅和雜樹作了比較。這樣一來,贊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闡發。

  這首詩結構單純,一二句直抒己見,第三句作為過渡,引出下文申述。言辭爽直,絕無雕琢、渲染之態,比如對梅的描寫,這裡就見不到恬淡的天姿,橫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動,更沒有什麼後世常用的高標逸韻,力斡春回的頌詞,而只是樸實無華,如實道來——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其句式韻腳,也隨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詩人以如此單純樸拙、隨意自然的形式,說著並不怎麼新鮮的事情,卻有幾分“稚”趣,然而“念其”、“念爾”,足見褒貶之意,瞭然於心,所以觀點相明,一問即答,快人快語,切中要害,絕非率意而成。

  如果說傲霜獨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寫照,當然也是詩人自我形象的體現。那麼“零落逐寒風”的雜樹,便是與時俯仰,沒有節操的齷齪小人的藝術象徵。詩人將他們加以對比,並給予毫不猶豫的褒貶,反映了詩人愛憎分明,剛正磊落的胸懷,也反映了詩人對世風日下的擔憂。

  這首詩雖是詠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懷無不熔鑄其間。就以上所言,又顯示出它慷慨任氣、沉勁老練的特色。

  本詩主要是託諷之辭,採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於變化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這與作者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鮑照“家世貧賤。, (鮑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飽受壓抑。他痛恨門閥土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因此,他那質樸的詩句申明確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讚揚。這裡還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詩歌以充沛的氣勢,強烈的個性,明陝的語言,給讀者以震撼。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6月1日,262頁 2、呂晴飛等主編. 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M]. 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9.10.第615-616頁

詩人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於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