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舟過吳江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渡 一作:度。橋 一作:嬌)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宋詞三百首 傷春 思歸 羈旅

譯文

譯文
船在吳江上飄搖,岸上酒樓酒旗飄搖,我那滿懷羈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來消除了。船隻經過令文人騷客遐想不盡的勝景秋娘渡與泰娘橋,江風迅疾,落雨瀟瀟,實在令人煩惱。
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調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薰爐裡心字形的盤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趕不上,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

註釋
吳江:今江蘇縣名。在蘇州南。
澆:浸灌,消除。
簾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吳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稱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稱杜仲陽,為唐德宗時鎮海軍節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橋:一本作“嬌”。
蕭蕭:象聲,雨聲。
銀字笙:管樂器的一種。調笙,調弄有銀字的笙。
心字香:點薰爐裡心字形的香。

參考資料:

1、任溶溶主編;李劍亮譯註.宋詞精選: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01:第268頁

詩人蔣捷
    蔣捷(約1245~1305後),字勝欲,號竹山,南宋詞人,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大族,南宋鹹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覆滅,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彊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