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即事原文賞析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
譯文
昨天剛登完龍山,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註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後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採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
1、張厚餘.太白詩傳 下.吉林市:長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頁
2、詹福瑞.李白詩全譯.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61頁
創作背景
本首詩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是在秋重陽節後一日,作者已於前一日登過一次當塗(今安徽當塗)龍山,並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於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嘆菊花連續兩天遭到採摘,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
參考資料:
1、張厚餘.太白詩傳 下.吉林市:長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頁
賞析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借嘆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饞離京、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正見其愁懷難以排解。此詩語雖平淡,內涵卻十分深沉。主要表現了作者一生屢遭挫敗和打擊,而在節日裡所引發的憂傷情緒。
參考資料:
1、林莽.李白詩詞選.合肥市:黃山書社,2007年:121頁創作背景
本首詩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是在秋重陽節後一日,作者已於前一日登過一次當塗(今安徽當塗)龍山,並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於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嘆菊花連續兩天遭到採摘,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
參考資料:
1、張厚餘.太白詩傳 下.吉林市:長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頁
賞析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借嘆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饞離京、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正見其愁懷難以排解。此詩語雖平淡,內涵卻十分深沉。主要表現了作者一生屢遭挫敗和打擊,而在節日裡所引發的憂傷情緒。
參考資料:
1、林莽.李白詩詞選.合肥市:黃山書社,2007年:121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