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頌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蘇軾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詠物

譯文

譯文
洗乾淨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卻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註釋
鐺:鍋。
罨(yǎn):掩蓋,掩覆。
柴頭:柴禾,做燃料用的柴木、雜草等。
解:瞭解。

參考資料:

賞析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淨洗鐺”,雖然是說做好烹調的準備,其實這正是做事或修養身心時虔誠、認真態度的體現。煮肉如此,做一切事情,均須如此。讀者可以從這小心翼翼的“淨洗鐺”中,窺見到蘇軾平時修養身心之嚴謹、真誠。“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水放得不多不少,火要不大不小,這樣煨燉,才能將肉烹得又爛又有滋味。蘇軾告訴我們,具體實踐中,每個環節都要做得穩妥,仔細,來不得半點馬虎。透過這一絲不苟的準備與實際操作,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烹調本身,而是與對待人生、修煉自身的一種兢兢業業的精神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煮豬肉,只要方法得當,緩緩煨燉,到了時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這兩句,說的是煮肉,而當我們聯想到人生的時候,不是正好發現,它切中了那種急功近利的社會人生弊端嗎?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時間的。好大喜功、氣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時“戰果”,其實是失敗的結局。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當中。像豬肉這司空見慣的食物,人們並不覺得裡邊有什麼奧祕可尋;像燉煮豬肉這樣的家常之事,人們也容易忽略探討其中精益求精的可能性。蘇軾的嘆息,除了豬肉本身之外,另有一種可供聯想的可惜之意——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種種事物時,或不肯,或不願意去深入瞭解並挖掘其潛力。讀者應該從他的嘆息中,理解豬肉之情以外的深意——真善美就在我們每日每時的生活當中,發現、創造美,乃是我們大有潛力可挖的人生使命與快樂。聯想到蘇軾在以上所舉《答畢仲舉書》裡把吃豬肉比為修養身心的象徵,將那虛無縹緲的(佛學)“龍肉”之類的玄談加以屏棄的哲理思考,我們或許能更深層理解“黃州好豬肉”這四句詩歌的另一番味道。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正因為對親自創造的烹調藝術,十分滿意,所以作者竟吃了“兩碗”。“兩碗”,不但寫出了胃口的滿足,更寫出了心靈的愜意。作者彷彿早就料到了他人的議論與驚詫,他風趣地說,我吃豬肉,腹滿心愜,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外界對我的褒貶,儘可至之度外。瞭解佛學的讀者,知道佛家最講“心安”,強調看輕外物(包括他人的議論)、重視內心的安定,因此,可以說,東坡的這一“飽得自家君莫管”之平淡結尾,其實是展現了他的佛學修養,蘊涵了深刻的人生感悟的。

  值得說明的是,在吟《豬肉頌》之時,蘇軾並沒有對他的“豬肉觀”的人生思考做刻意的詮釋、解說,而全在一片筆墨神行之間,有意無意透露著他的佛學修養與對佛學的借鑑、改造,這一點是需要補充說明的。

  蘇軾此詩題的《豬肉頌》三字中,看似滑稽,實際是在幽默中蘊涵了嚴肅的主題的。作者的頌,當然包括了在味覺方面的享受,對自身的烹調創新方面的自得;但是當我們瞭解了蘇東坡當時的艱難處境時,就會在詩人享受味覺美味後面,朦朧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一個在為人處世方面,永遠追求更高遠深刻的情味的,將日常生活與理性思考方面達到“知行合一”理想的哲人。尤其是作者將烹調藝術與人生超越的理想有機結合為一體,為我們所做出了典範——豬肉,是豬肉本身,又象是別的什麼。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淨洗鐺”,雖然是說做好烹調的準備,其實這正是做事或修養身心時虔誠、認真態度的體現。煮肉如此,做一切事情,均須如此。讀者可以從這小心翼翼的“淨洗鐺”中,窺見到蘇軾平時修養身心之嚴謹、真誠。“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水放得不多不少,火要不大不小,這樣煨燉,才能將肉烹得又爛又有滋味。蘇軾告訴我們,具體實踐中,每個環節都要做得穩妥,仔細,來不得半點馬虎。透過這一絲不苟的準備與實際操作,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烹調本身,而是與對待人生、修煉自身的一種兢兢業業的精神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煮豬肉,只要方法得當,緩緩煨燉,到了時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這兩句,說的是煮肉,而當我們聯想到人生的時候,不是正好發現,它切中了那種急功近利的社會人生弊端嗎?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時間的。好大喜功、氣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時“戰果”,其實是失敗的結局。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當中。像豬肉這司空見慣的食物,人們並不覺得裡邊有什麼奧祕可尋;像燉煮豬肉這樣的家常之事,人們也容易忽略探討其中精益求精的可能性。蘇軾的嘆息,除了豬肉本身之外,另有一種可供聯想的可惜之意——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種種事物時,或不肯,或不願意去深入瞭解並挖掘其潛力。讀者應該從他的嘆息中,理解豬肉之情以外的深意——真善美就在我們每日每時的生活當中,發現、創造美,乃是我們大有潛力可挖的人生使命與快樂。聯想到蘇軾在以上所舉《答畢仲舉書》裡把吃豬肉比為修養身心的象徵,將那虛無縹緲的(佛學)“龍肉”之類的玄談加以屏棄的哲理思考,我們或許能更深層理解“黃州好豬肉”這四句詩歌的另一番味道。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正因為對親自創造的烹調藝術,十分滿意,所以作者竟吃了“兩碗”。“兩碗”,不但寫出了胃口的滿足,更寫出了心靈的愜意。作者彷彿早就料到了他人的議論與驚詫,他風趣地說,我吃豬肉,腹滿心愜,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外界對我的褒貶,儘可至之度外。瞭解佛學的讀者,知道佛家最講“心安”,強調看輕外物(包括他人的議論)、重視內心的安定,因此,可以說,東坡的這一“飽得自家君莫管”之平淡結尾,其實是展現了他的佛學修養,蘊涵了深刻的人生感悟的。

  值得說明的是,在吟《豬肉頌》之時,蘇軾並沒有對他的“豬肉觀”的人生思考做刻意的詮釋、解說,而全在一片筆墨神行之間,有意無意透露著他的佛學修養與對佛學的借鑑、改造,這一點是需要補充說明的。

  蘇軾此詩題的《豬肉頌》三字中,看似滑稽,實際是在幽默中蘊涵了嚴肅的主題的。作者的頌,當然包括了在味覺方面的享受,對自身的烹調創新方面的自得;但是當我們瞭解了蘇東坡當時的艱難處境時,就會在詩人享受味覺美味後面,朦朧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一個在為人處世方面,永遠追求更高遠深刻的情味的,將日常生活與理性思考方面達到“知行合一”理想的哲人。尤其是作者將烹調藝術與人生超越的理想有機結合為一體,為我們所做出了典範——豬肉,是豬肉本身,又象是別的什麼。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