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行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大麥乾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樑洋,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託身白雲還故鄉。

戰爭 同情 人民

譯文

譯文
大麥已經成熟,小麥已青黃。婦人邊走邊哭,丈夫逃跑藏起來。
向東跑到集、壁、樑、洋四個州,問誰有來自鐮胡與羌插在腰間的鐮刀。
豈敢沒有三千蜀兵,(為了逃命)不怕道路悠長,疲於奔命,故不能及時救護。
怎能像鳥兒一樣擁有翅膀,安身在白雲間返回家鄉。

註釋
集、壁、樑、洋:四個州名,唐屬山南西道。言寇掠範圍之廣。腰鐮,腰間插著鐮刀,指收割。鮑照詩:“腰鐮刈葵藿。”這一句中,自具問答,上四字問,下三字作答。
託身:寄身;安身。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84-185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唐代便由統一進入了分裂的時期。在這時期裡,一些懷有野心的地方軍閥(如某些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僅逐漸形成封建割據勢力,而且破壞了同邊疆各少數民族的和睦關係。有些少數民族與唐王朝之間不斷髮生矛盾,向內地侵擾。   

參考資料:
1、李炎.杜甫《大麥行》賞析.惠州學院學報,1991,01.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唐代便由統一進入了分裂的時期。在這時期裡,一些懷有野心的地方軍閥(如某些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僅逐漸形成封建割據勢力,而且破壞了同邊疆各少數民族的和睦關係。有些少數民族與唐王朝之間不斷髮生矛盾,向內地侵擾。   

參考資料:
1、李炎.杜甫《大麥行》賞析.惠州學院學報,1991,01.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