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薛濤原文賞析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譯文
譯文
錦江滑膩峨眉山秀麗,變幻出卓文君和薛濤這樣的才女。
言語巧妙好像偷得了鸚鵡的舌頭,文章華麗好像分得了鳳凰的羽毛。
擅長文詞的人都紛紛停下了自己的筆,公侯們個個想像王浚夢刀升遷那樣離開那裡,他們都自愧弗如。
分別後遠隔煙水無限思念,這思念就像庭院裡菖蒲花開那樣盛,像天上祥雲那樣高。
註釋
薛濤:字洪度,中唐時出名歌妓。
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滑膩,平滑細膩。峨眉: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此均用以泛指蜀地。
幻出:化出,生出。文君:卓文君,西漢人,美而多才。慕司馬相如之才,與之私奔,為千古之風流佳話的主人公。
巧偷鸚鵡舌:比喻言辭鋒利善辯。鸚鵡在古代被認為是善言之鳥。
鳳皇毛:比文采斑斕。鳳皇:即鳳凰。
紛紛:眾多貌。辭客:文人,詩人。停筆:謂文士們多因自感才學不及薛濤而擱筆。
夢刀:夢見刀州,即想到蜀地為官。
煙水:泛指風煙山水。
菖蒲:草名,有香氣,生於水邊。五雲:祥雲,瑞雲。舊以為仙子居處。
賞析
元稹以其豔詩和悼亡詩而聞名,但他的用情不一和對薛濤的始亂終棄,一直被後人詬病。而且,其妻韋氏去世當年,元稹便在江陵府納妾,不少人認為他口是心非。此詩是元稹寫給薛濤的回信,為表達離別之後的對薛濤思念之情。
詩作所云,單就作品內容而言,幾乎全是對薛濤的讚美。“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說薛濤為山川名秀所生,同時又以卓文君類比。“滑膩”、“秀”等讚美之詞,作者信手拈來,用詞巧妙。接下來的兩聯則說其巧於言語,極具文才,擅長文詞的人都紛紛擱筆,公侯們也都自愧弗如。而末二句“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可以看出還是寄寓了作者很深的緬懷之情的。“菖蒲花發五雲高”,這是婉曲表示自己思慕薛濤,而又無由相會的惆悵心情。據說菖蒲花不易開,開則人以為祥。“菖蒲花”在此暗喻薛濤,所謂“菖蒲花發”,句面意思是說自己曾見過這種不易開的花,實際即說自己與薛濤曾有親密交往。“五雲高”即空望美人居處而不可及之。這句寫得甚為含蓄。
此詩就思想性而言,無甚可取。不過是極贊薛濤人才、詩才及辭令之美,表示自己無由再會而悵然相戀之情。然全篇一氣貫下,渾然成章,亦是才子佳人相贈的得意之筆。
參考資料:
1、秦似主編. 唐詩新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頁 2、關小鳳. 美人如花隔雲端 詩裡詩外薛濤傳[M].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2016.06.第234頁創作背景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授監察御史,出使東川。這一年他年方三十,妻子韋氏尚未去世。元稹到了東川,便與當時有名的女詩人薛濤一見鍾情,卿卿我我走到一處。若《全唐詩話》所云可信,則此詩當作於長慶元年(821),因元稹任翰林學士,僅於此年有過一次。
參考資料:
1、秦似主編. 唐詩新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頁
賞析
元稹以其豔詩和悼亡詩而聞名,但他的用情不一和對薛濤的始亂終棄,一直被後人詬病。而且,其妻韋氏去世當年,元稹便在江陵府納妾,不少人認為他口是心非。此詩是元稹寫給薛濤的回信,為表達離別之後的對薛濤思念之情。
詩作所云,單就作品內容而言,幾乎全是對薛濤的讚美。“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說薛濤為山川名秀所生,同時又以卓文君類比。“滑膩”、“秀”等讚美之詞,作者信手拈來,用詞巧妙。接下來的兩聯則說其巧於言語,極具文才,擅長文詞的人都紛紛擱筆,公侯們也都自愧弗如。而末二句“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可以看出還是寄寓了作者很深的緬懷之情的。“菖蒲花發五雲高”,這是婉曲表示自己思慕薛濤,而又無由相會的惆悵心情。據說菖蒲花不易開,開則人以為祥。“菖蒲花”在此暗喻薛濤,所謂“菖蒲花發”,句面意思是說自己曾見過這種不易開的花,實際即說自己與薛濤曾有親密交往。“五雲高”即空望美人居處而不可及之。這句寫得甚為含蓄。
此詩就思想性而言,無甚可取。不過是極贊薛濤人才、詩才及辭令之美,表示自己無由再會而悵然相戀之情。然全篇一氣貫下,渾然成章,亦是才子佳人相贈的得意之筆。
參考資料:
1、秦似主編. 唐詩新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頁 2、關小鳳. 美人如花隔雲端 詩裡詩外薛濤傳[M].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2016.06.第234頁創作背景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授監察御史,出使東川。這一年他年方三十,妻子韋氏尚未去世。元稹到了東川,便與當時有名的女詩人薛濤一見鍾情,卿卿我我走到一處。若《全唐詩話》所云可信,則此詩當作於長慶元年(821),因元稹任翰林學士,僅於此年有過一次。
參考資料:
1、秦似主編. 唐詩新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第900-901頁
-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