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畫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上官儀

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
蔡女菱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
新妝漏影浮輕扇,冶袖飄香入淺流。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遊。

詠物

譯文

畫障:畫屏。唐朝王勃《郊園即事》詩:“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唐朝張鷟《遊仙窟》:“屏風十二扇,畫鄣五三張。兩頭安彩幔,四角垂香囊。”亦指如畫的自然景色。前蜀韋莊《送福州王先輩南歸》詩:“名標玉籍仙壇上,家寄閩山畫障中。”
桃花浦、鳳凰樓為泛指景色。
蔡女,原指蔡國(今河南上蔡、汝南一帶)的女子。詩中泛指中原地區採菱女子。
荊臺:古楚國著名高臺。故址在今湖北省監利縣北。
凌波:喻美人步履輕盈,如乘碧波而行。
洛浦:洛水之濱。洛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上官儀
    上官儀(608年-665年),字遊韶,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市陝州區)人,唐朝宰相、詩人,才女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早年曾出家為僧,後以進士及第,歷任弘文館直學士、祕書郎、起居郎、祕書少監、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為皇帝起草詔書,並開創“綺錯婉媚”的上官體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