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蔣桂戰爭原文賞析
紅旗越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譯文
譯文
風起雲湧,局勢變化莫測,軍閥再次開戰。他們灑向民眾的盡是無邊的怨恨,他們的黃粱美夢僅是曇花一現。
紅軍越過汀江,直逼龍巖與上杭。收取了祖國山河之一角作為根據地,農民歡欣鼓舞分田分地忙。
註釋
蔣桂戰爭:蔣介石和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在1929年2月至4月間為控制兩湖而進行的戰爭。1929年4月,桂系放棄武漢,敗入廣西。
風雲:風起雲飛,形態多變,比喻變幻莫測的局勢。這裡指時局。
軍閥重開戰:軍閥指國民黨新軍閥。在北洋政府時代,軍閥混戰,連年不斷;蔣介石國民黨建都南京,曾取得暫時的妥協,至此戰端又啟,所以說重開戰。
灑向人間都是怨:灑字由風雲化出。怨,是說陷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對軍閥的怨恨。
一枕黃粱:典出唐沈既濟的《枕中記》,講一個叫盧生的,在旅店向一個道士嘆述窮困不得志。道士就拿出一個枕頭,說枕在上面就能使他“榮適如志”。盧生在夢中從婚到死,享盡榮華富貴。轉了一圈人生,醒來一看,困頓依舊,旅店主人也仍然在蒸黃粱(小米飯)。
紅旗:借代詞,指打紅旗的人,即紅軍。
汀江:也叫汀水,又名鄞江。發源於福建西部長汀縣東北境杉嶺山脈的大悲山,流經長汀、武平、上杭、永定四縣,是福建境內第三大河,至廣東大埔縣三河壩注入韓江。
龍巖:縣名,在福建省西南部。
上杭:縣名,在龍巖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的根據地之一。
金甌:指國土。語出《南史·朱異傳》,梁武帝曰,“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
分田分地:實行土地改革,建設根據地,這一些活動也包括在“收拾”的含義中。
賞析
首句“風雲突變”,起筆突兀凌厲。不僅渲染了形勢的突然變化,製造出一種濃重的氣氛,而且十分形象地寫出了當時的時代特徵。指出當時蔣桂之戰給社會帶來的動盪和混亂局面。
接著詩人以強烈的感情色彩濃墨一點:“灑向人間都是怨”這一句寫得非常有力,堅定,“灑向”這個動詞用得完美無缺,而收尾一個“怨”字搭配渾然天成,意象突出;接著又一個大對比,壞人只能是一枕黃樑美夢,這在詩之技巧上也可以說是轉換切入都準確、快捷,從人民之恨陡地轉到了壞人必敗,兩個鮮明畫面並立,空間廣闊但又一目瞭然。
下闋開頭兩句紅軍進入閩西的描寫,一變上闋沉重、激憤的筆調,充滿歡樂和喜悅的氣氛,在讀者眼前展現出一幅雄偉壯麗、氣氛熱烈的圖畫。
用紅旗借代紅軍,突出描繪了鮮豔的紅旗在隊伍前頭開路的情景,寫出了高舉紅旗進軍的神速和紅軍戰士龍騰虎躍、衝鋒陷陣的戰鬥英姿。最後兩個描繪了紅軍在新開闢的根據地發動群眾,進行土地革命的動人景象。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紅旗”指紅軍。用“躍過”、“直下”兩個動詞極其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紅軍迅速、快捷地越過汀江,快速地開闢了龍巖、上杭等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情景,反映了人民革命戰爭所向披靡的現實。紅軍到達這裡,打土豪、分田地,窮人翻身,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
“收拾金甌一片”中的“金甌”,毛澤東在這裡沿用典故,不過,這個金甌已經破碎,因為軍閥割據使中國四分五裂,故作者把自己用工農武裝割據戰略思想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地比作收拾金甌一片。“收拾”一詞,看似口語,卻有來歷。收拾,收撿、收復、整頓之意。岳飛《滿江紅》中有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分田分地真忙”又是毛澤東作為詩人一貫的大氣坦然,無拘無束,而且寫出祖國的真歡喜,寫出了中國農民的真歡喜,尤其是“分田分地真忙”極富有動感和畫面感,親切、快樂,對祖國鄉村樸實渾厚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貌似平淡,卻極為精當。恰如宋代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中所說:“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全詞的敘事、議論和抒情交相混融,既有寫實之動,又有抒發之妙。顯示了一代領袖目睹人民富足而自己也感到無比的樂趣,同時也反映了貧苦農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歷史變革,蘊涵了十分深刻的歷史內容。
參考資料:
1、麓山子.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10:第89頁-第92頁創作背景
這首詞最早發表咋《人民文學》一九六二年五月號。1962年5月,《人民文學》發表這首詞時僅有詞牌《清平樂》,亦無寫作時間。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中,這首詞已增補了詞題“蔣桂戰爭”,標明寫作時間是“1929年秋”。
參考資料:
1、公木.毛澤東詩詞鑑賞.長春:長春出版社,1994.9:33-36
賞析
首句“風雲突變”,起筆突兀凌厲。不僅渲染了形勢的突然變化,製造出一種濃重的氣氛,而且十分形象地寫出了當時的時代特徵。指出當時蔣桂之戰給社會帶來的動盪和混亂局面。
接著詩人以強烈的感情色彩濃墨一點:“灑向人間都是怨”這一句寫得非常有力,堅定,“灑向”這個動詞用得完美無缺,而收尾一個“怨”字搭配渾然天成,意象突出;接著又一個大對比,壞人只能是一枕黃樑美夢,這在詩之技巧上也可以說是轉換切入都準確、快捷,從人民之恨陡地轉到了壞人必敗,兩個鮮明畫面並立,空間廣闊但又一目瞭然。
下闋開頭兩句紅軍進入閩西的描寫,一變上闋沉重、激憤的筆調,充滿歡樂和喜悅的氣氛,在讀者眼前展現出一幅雄偉壯麗、氣氛熱烈的圖畫。
用紅旗借代紅軍,突出描繪了鮮豔的紅旗在隊伍前頭開路的情景,寫出了高舉紅旗進軍的神速和紅軍戰士龍騰虎躍、衝鋒陷陣的戰鬥英姿。最後兩個描繪了紅軍在新開闢的根據地發動群眾,進行土地革命的動人景象。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紅旗”指紅軍。用“躍過”、“直下”兩個動詞極其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紅軍迅速、快捷地越過汀江,快速地開闢了龍巖、上杭等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情景,反映了人民革命戰爭所向披靡的現實。紅軍到達這裡,打土豪、分田地,窮人翻身,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
“收拾金甌一片”中的“金甌”,毛澤東在這裡沿用典故,不過,這個金甌已經破碎,因為軍閥割據使中國四分五裂,故作者把自己用工農武裝割據戰略思想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地比作收拾金甌一片。“收拾”一詞,看似口語,卻有來歷。收拾,收撿、收復、整頓之意。岳飛《滿江紅》中有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分田分地真忙”又是毛澤東作為詩人一貫的大氣坦然,無拘無束,而且寫出祖國的真歡喜,寫出了中國農民的真歡喜,尤其是“分田分地真忙”極富有動感和畫面感,親切、快樂,對祖國鄉村樸實渾厚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貌似平淡,卻極為精當。恰如宋代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中所說:“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全詞的敘事、議論和抒情交相混融,既有寫實之動,又有抒發之妙。顯示了一代領袖目睹人民富足而自己也感到無比的樂趣,同時也反映了貧苦農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歷史變革,蘊涵了十分深刻的歷史內容。
參考資料:
1、麓山子.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10:第89頁-第92頁創作背景
這首詞最早發表咋《人民文學》一九六二年五月號。1962年5月,《人民文學》發表這首詞時僅有詞牌《清平樂》,亦無寫作時間。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中,這首詞已增補了詞題“蔣桂戰爭”,標明寫作時間是“1929年秋”。
參考資料:
1、公木.毛澤東詩詞鑑賞.長春:長春出版社,1994.9:33-36
-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