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沉沉戍鼓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王國維

沉沉戍鼓,蕭蕭廄馬,起視霜華滿地。猛然記得別伊時,正今夕、郵亭天氣。
北征車轍,南征歸夢,知是調停無計。人間事事不堪憑,但除卻、無憑兩字。

寫景 遊子 抒情 思歸

譯文

譯文
遠處隱約傳來戍鼓的聲音,馬廄裡傳來馬嘶鳴的叫聲。起來看到滿地寒霜,一下就想起了出門時與妻子分別的場景,當時也正是這個時節分別的。
如今,我要北上,而我的思念卻在南方。我明明知道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人世間的事沒有永恆的,但又怎麼放得下這種追求永恆的執念呢。

註釋
①鵲橋仙: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②沉沉:形容聲音悠遠隱約。蕭蕭:形容馬叫聲。霜華:即霜,亦作“霜花”。
③伊:她。郵亭:驛館。
④北征:北行。南征:南行。調停無計:沒有辦法安排處理。
⑤除卻:除去。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129-135. 2、王傳臚.王國維與人間詞[J].四川:四川大學學報,2002:24(4).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徵人在驛館中聽到遠處傳來的戍鼓聲和廄內馬鳴,起來看到滿地寒霜,突起思鄉之念,想起了出門時和妻子分別時也正是這樣一個寒冷的夜晚。“猛然記得別伊時,正今日郵亭天氣”似從韋莊《女冠子》的“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化來,當然也是寫愛情的。“戍鼓”和“廄馬”聯想到長途勞頓,“霜”的肅殺之氣和“滿地”的無所遁形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如果說上片是以感發的意象取勝的話,那麼下片就走向理性的思索。不過王國維能夠做到在理性思索之中仍不失感發的力量。

  “北征車徹,南征歸夢”是說,我的人在向北方走,我的心卻在向南方走,因為我所思念的那個伊留在南方。相反的方向,“車轍”和“歸夢”是現實與願望的反差。所以這兩句所表現的,是一種理智與感情、現實與願望的矛盾,而這種矛盾是難以解決的。“調停無計”已經是無可奈何,“知是”更有一種清醒的疼痛。作者悲歡的加上一句“但除卻無憑兩字”,無憑就是人生的絕對真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東西,只有“無憑”這個概念是永恆的。作者想以“人間事事不堪憑,但除卻無憑二字”的語態來表達空空的境界。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129-135.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1906年2月王國維北上途中。當時王國維厭倦了客中的生涯。十年來,江北江南,行蹤無定,王國維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不實在的,自己找不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參考資料:
1、王國維.誰道人間秋已盡:人間詞·人間詞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徵人在驛館中聽到遠處傳來的戍鼓聲和廄內馬鳴,起來看到滿地寒霜,突起思鄉之念,想起了出門時和妻子分別時也正是這樣一個寒冷的夜晚。“猛然記得別伊時,正今日郵亭天氣”似從韋莊《女冠子》的“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化來,當然也是寫愛情的。“戍鼓”和“廄馬”聯想到長途勞頓,“霜”的肅殺之氣和“滿地”的無所遁形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如果說上片是以感發的意象取勝的話,那麼下片就走向理性的思索。不過王國維能夠做到在理性思索之中仍不失感發的力量。

  “北征車徹,南征歸夢”是說,我的人在向北方走,我的心卻在向南方走,因為我所思念的那個伊留在南方。相反的方向,“車轍”和“歸夢”是現實與願望的反差。所以這兩句所表現的,是一種理智與感情、現實與願望的矛盾,而這種矛盾是難以解決的。“調停無計”已經是無可奈何,“知是”更有一種清醒的疼痛。作者悲歡的加上一句“但除卻無憑兩字”,無憑就是人生的絕對真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東西,只有“無憑”這個概念是永恆的。作者想以“人間事事不堪憑,但除卻無憑二字”的語態來表達空空的境界。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129-135.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1906年2月王國維北上途中。當時王國維厭倦了客中的生涯。十年來,江北江南,行蹤無定,王國維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不實在的,自己找不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參考資料:
1、王國維.誰道人間秋已盡:人間詞·人間詞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詩人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