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繡衾初展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王國維

繡衾初展,銀紅旋剔,不盡燈前歡語。人間歲歲似今宵,便勝卻、貂蟬無數。
霎時送遠,經年怨別,鏡裡朱顏難駐。封侯覓得也尋常,何況是、封侯無據。

敘事 離別 抒情

譯文

譯文
鋪展開繡花的錦被,剔亮燈燭,我們在燈下暢敘衷腸。如果年年的日子都像今晚,那就算勝卻了人間一切的恩愛了。
轉眼間就要離開,此後便是長年的相思怨恨,我的容顏也很難一直美麗下去啊。就算你在外邊被封了侯,那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更何況,封侯是多麼遙遠的事啊。

註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一韻到底。上下片首兩句要求對仗。
繡衾(qīn):繡花的被。前蜀韋莊《天仙子》詞:“繡衾香冷懶重薰。”
旋剔:新剔。旋,新,時間副詞。剔,指挑起燈芯剔除餘燼,使燈更亮。
歡語:愉快的交談。
勝卻:勝過。
貂蟬:古代王公顯宦冠上之飾物。此處泛指高官厚祿。
霎時:片刻。
經年:一年或整年。
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指青春年少。
難駐:難以留住。
尋常:平常,普通。
無據:沒有依據。意謂不可能。

參考資料:

1、葉嘉瑩,安易編著.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1:第135頁 2、王國維著.山有扶疏編,一生最愛人間詞 為伊消得人憔悴 附 人間詞話: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176頁

賞析

  全詞系抒寫男女纏綿之情,所創造的則是意境。詞中有大量的景語,也有許多情語,頗工緻可誦。

  上片從眼前景物寫起,運用對偶小分句,通過特定器物及主人公的動作,點明故事所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有關細節,合乎詩詞作品敘事慣例。這是因為良人乍歸,才急急忙忙地把久已不用的錦被重又鋪在床上。一個“初”字,暗示其主人之久別重逢,而且顯然是出乎意料的,這是緊接著上句的第二個動作。剔銀缸,是為了增大燭光亮度。因為良人匆匆歸來,妻子沒有思想準備,一見之下,反而不敢相信,還以為是在夢裡。下句“燈前”承上“銀缸”。本應為“燈前歡語不盡”,因平仄及韻腳要求,句子成分排列有所調整。情人見面,喜出望外,千言萬語,亟待傾訴。故“歡語”而至於“不盡”,亦人之常情。這三句,純屬寫實,毫無誇飾,皆生活中習見者,筆調簡淡,卻另有一番情致。以下兩句正面抒情,人世間有情人如果年年月月都能象今天晚上那樣相親相愛、相偎相依地生活在一起,就勝過享受榮華富貴多少倍了。上片五句,概括而言,在於寫出相逢時的情和景,所點染的是樂多於哀的氛圍。

  下片掉轉筆鋒,集中寫離別。首句“經年怨別”,又言分手之久,別久則思,思極則怨。作情語細膩而有層次。“鏡裡朱顏難駐”,謂韶光易逝,歲月無情,人生苦短,而聚散無常。尤其是有情人總是離多會少,成為畢生憾事。最後兩句推開一層,這兩句是說,即便是夫婿升了官,發了財,有了顯赫的地位,我也看得很平常,並不感到高興。何況“封侯”之類,並非人人有份。此句感情強烈,語氣果決,反映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功名利祿的蔑視,也是與上片歇拍處“貂蟬”一詞相呼應。

參考資料:

1、潘慎,樑海主編.明清詞賞析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09:第465-466頁

創作背景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新春伊始,王國維準備跟隨羅振玉前往北京謀職時,為表達他與妻子莫氏的離別之情,創作了該詞。   

參考資料:
1、竇忠如著.王國維畫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06:第61頁

賞析

  全詞系抒寫男女纏綿之情,所創造的則是意境。詞中有大量的景語,也有許多情語,頗工緻可誦。

  上片從眼前景物寫起,運用對偶小分句,通過特定器物及主人公的動作,點明故事所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有關細節,合乎詩詞作品敘事慣例。這是因為良人乍歸,才急急忙忙地把久已不用的錦被重又鋪在床上。一個“初”字,暗示其主人之久別重逢,而且顯然是出乎意料的,這是緊接著上句的第二個動作。剔銀缸,是為了增大燭光亮度。因為良人匆匆歸來,妻子沒有思想準備,一見之下,反而不敢相信,還以為是在夢裡。下句“燈前”承上“銀缸”。本應為“燈前歡語不盡”,因平仄及韻腳要求,句子成分排列有所調整。情人見面,喜出望外,千言萬語,亟待傾訴。故“歡語”而至於“不盡”,亦人之常情。這三句,純屬寫實,毫無誇飾,皆生活中習見者,筆調簡淡,卻另有一番情致。以下兩句正面抒情,人世間有情人如果年年月月都能象今天晚上那樣相親相愛、相偎相依地生活在一起,就勝過享受榮華富貴多少倍了。上片五句,概括而言,在於寫出相逢時的情和景,所點染的是樂多於哀的氛圍。

  下片掉轉筆鋒,集中寫離別。首句“經年怨別”,又言分手之久,別久則思,思極則怨。作情語細膩而有層次。“鏡裡朱顏難駐”,謂韶光易逝,歲月無情,人生苦短,而聚散無常。尤其是有情人總是離多會少,成為畢生憾事。最後兩句推開一層,這兩句是說,即便是夫婿升了官,發了財,有了顯赫的地位,我也看得很平常,並不感到高興。何況“封侯”之類,並非人人有份。此句感情強烈,語氣果決,反映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功名利祿的蔑視,也是與上片歇拍處“貂蟬”一詞相呼應。

參考資料:

1、潘慎,樑海主編.明清詞賞析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09:第465-466頁

創作背景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新春伊始,王國維準備跟隨羅振玉前往北京謀職時,為表達他與妻子莫氏的離別之情,創作了該詞。   

參考資料:
1、竇忠如著.王國維畫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06:第61頁

詩人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