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原文賞析
譯文
譯文
夕陽西下,漁人收起魚竿準備回家。連秋風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煙水濛濛,漁人悠閒自得,聽短笛的旋律,被秋風吹進蘆花蕩的深處。
註釋
漁父:詞牌名,又稱《漁歌子》《漁父樂》等,此調分為單、雙調,又各有不同的體格。此詞為單調中之一體,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平聲韻。
綸(lún)竿:釣竿。落照:即夕陽。
寧(nìng):猶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動解。
“吹入”句:謂悠揚的短笛聲飄入蘆花叢中。
1、汪政,陳如江編注.誰念西風獨自涼 納蘭詞: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08:第123頁
2、(清)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10:第291頁
賞析
這首詞猶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風俗畫。
開篇描繪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的場景。“收卻綸竿落照紅”,納蘭一貫鍾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顯無餘,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鋪展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收卻”二字用在全詞的開頭,別有一番意味。從字面上看,“收卻”與“落照紅”是同時發生的動作,而縱覽全詞,則可體味出這兩者其實有著暗示的因果關係,即因“落照紅”而“收卻綸竿”,無須多言,便道出了黃昏中漁人逍遙自得,不假他求,這種自由自在的情緒,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調,又與下句的描述前後呼應。“秋風寧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寫到秋風的聲響,由人之主體寫到荷花之喻體,仍然是從細節著手,以擬人的手法,描述颯颯秋風之涼意吹飄,不求他物,只為了能輕輕地擺動水中那一簇簇絕美的荷花。此處著一“寧”字,賦予了秋風人的性情與品格,出奇地於平和中凸現詞人強烈的感情。勾勒完風物,“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一句丟擲一個空遠淡漠的遠景,人影稀,煙水蒙,笛音輕,納蘭將他的山澤魚鳥之思寄託於詞中,點明主旨,道出了漁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的情趣。
夕陽西斜、晚霞爛漫,颯颯秋風,煙霧濛濛,時人稱納蘭題畫詩詞有種“煙水迷離”之感,從這首小令的詩情畫境中也可見一斑。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參考資料:
1、納蘭容若著.一生最愛納蘭詞 全詞彩插珍藏版: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11:第286頁創作背景
詞為題畫之作,趙秀亭等以為作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軌(1636—1708年)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楓江漁父圖》,康熙十七年(1677年)攜圖入京,後名流多有題詠。此即其一。
參考資料:
1、閔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彙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2.03:第108頁
賞析
這首詞猶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風俗畫。
開篇描繪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的場景。“收卻綸竿落照紅”,納蘭一貫鍾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顯無餘,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鋪展在讀者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收卻”二字用在全詞的開頭,別有一番意味。從字面上看,“收卻”與“落照紅”是同時發生的動作,而縱覽全詞,則可體味出這兩者其實有著暗示的因果關係,即因“落照紅”而“收卻綸竿”,無須多言,便道出了黃昏中漁人逍遙自得,不假他求,這種自由自在的情緒,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調,又與下句的描述前後呼應。“秋風寧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寫到秋風的聲響,由人之主體寫到荷花之喻體,仍然是從細節著手,以擬人的手法,描述颯颯秋風之涼意吹飄,不求他物,只為了能輕輕地擺動水中那一簇簇絕美的荷花。此處著一“寧”字,賦予了秋風人的性情與品格,出奇地於平和中凸現詞人強烈的感情。勾勒完風物,“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一句丟擲一個空遠淡漠的遠景,人影稀,煙水蒙,笛音輕,納蘭將他的山澤魚鳥之思寄託於詞中,點明主旨,道出了漁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的情趣。
夕陽西斜、晚霞爛漫,颯颯秋風,煙霧濛濛,時人稱納蘭題畫詩詞有種“煙水迷離”之感,從這首小令的詩情畫境中也可見一斑。全詞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
參考資料:
1、納蘭容若著.一生最愛納蘭詞 全詞彩插珍藏版: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11:第286頁創作背景
詞為題畫之作,趙秀亭等以為作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軌(1636—1708年)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楓江漁父圖》,康熙十七年(1677年)攜圖入京,後名流多有題詠。此即其一。
參考資料:
1、閔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彙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2.03:第108頁
-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