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 送別 感傷

譯文

譯文
全身衣服都沾滿了血淚和塵埃,戰亂結束了,但是回到故鄉也還會感到悲哀。
在風雨中,梨花落盡了,寒食節也過去了,有幾家的墳上會有子孫來掃墓呢?

註釋
陳秀才:作者友人,其人未詳。沙上:陳秀才的家鄉,地址不詳。
省(xǐng)墓:掃墓,祭奠故去的親人。
血淚:極度悲痛時流出的眼淚。
亂後:指元末戰亂以後,元末有長達二十餘年的農民軍與政府軍和地主武裝之間的大混戰。
寒食:寒食節,清明前兩天(一說前一天),舊習俗這天掃墓、祭祖。
過:過去了,盡了。

參考資料:
1、葛傑 倉陽卿選注,絕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第201頁

2、張志興注,絕句精選,學林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282頁

3、陳昊,若鬆,趙晗註譯,白話絕句三百首,三秦出版社,1992.11,第302頁

賞析

  這首詩通過清明節沒人祭掃荒墳的一個生活面,寫出經過元末大戰亂後,農村蕭條凋敝的情景。此詩前兩句寫陳秀才還鄉的情景,之後詩人自己也免不了悲從中來;後兩句想象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全詩由此及彼,由個別到一般,意境漸寬,感人至深。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兩句寫此時此地,寫詩人送陳秀才“還鄉”之景。“滿衣血淚與塵埃”表現了陳秀才本人的形象,陳秀才劫後餘生,還鄉時的形象,很是悲哀。“亂後還鄉”點題,交待了時間背景,繼而引出後兩句。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兩句寫彼時彼地,是詩人想象清明節廣大農村墓地上的情景。亂後家鄉,百姓家破人亡,沒有後輩到尊長的墓前來祭掃家鄉,已經滿目荒涼。這兩句反映出戰亂後蕭條破敗的鄉村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這首詩寫戰亂後,人生悲傷,農村荒涼之場景,感嘆了元末大戰“亂後”廣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慘象,詩筆由近及遠,由個別及一般,意境由淺入深,由窄變闊。全詩表現了詩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詩筆由近及遠,由個別及一般,意境由淺入深,由窄變闊,感人至深。

參考資料:

1、遲乃義著,明人絕句的詩情畫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6,第27-28頁 2、木河主編;王金梅選注,乖孩子學名詩 明代詩歌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08,第42頁

賞析

  這首詩通過清明節沒人祭掃荒墳的一個生活面,寫出經過元末大戰亂後,農村蕭條凋敝的情景。此詩前兩句寫陳秀才還鄉的情景,之後詩人自己也免不了悲從中來;後兩句想象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全詩由此及彼,由個別到一般,意境漸寬,感人至深。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兩句寫此時此地,寫詩人送陳秀才“還鄉”之景。“滿衣血淚與塵埃”表現了陳秀才本人的形象,陳秀才劫後餘生,還鄉時的形象,很是悲哀。“亂後還鄉”點題,交待了時間背景,繼而引出後兩句。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兩句寫彼時彼地,是詩人想象清明節廣大農村墓地上的情景。亂後家鄉,百姓家破人亡,沒有後輩到尊長的墓前來祭掃家鄉,已經滿目荒涼。這兩句反映出戰亂後蕭條破敗的鄉村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這首詩寫戰亂後,人生悲傷,農村荒涼之場景,感嘆了元末大戰“亂後”廣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慘象,詩筆由近及遠,由個別及一般,意境由淺入深,由窄變闊。全詩表現了詩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詩筆由近及遠,由個別及一般,意境由淺入深,由窄變闊,感人至深。

參考資料:

1、遲乃義著,明人絕句的詩情畫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6,第27-28頁 2、木河主編;王金梅選注,乖孩子學名詩 明代詩歌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08,第42頁

詩人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