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送元美原文賞析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徵人馬上看。
譯文
譯文
元美手持插著白羽的軍事文書,冒著霜凍的寒氣出行塞外。東北邊境的異族侵擾邊關,那報警的狼煙在相連不斷的烽火臺上一個個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時,正當拂曉,城頭上斜掛一彎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後,一場惡戰又會在前線爆發。戍守邊關的將士們人未卸衣,馬未卸鞍,他們正焦急地翹首等待著京城的決策到來。
註釋
塞上曲:古樂府詩題,以唐代李白、王昌齡諸作最為著名。
元美:即王世貞,與李攀龍齊名,同為“後七子”領袖。
羽:指羽書或羽激,為古時徵調軍隊或用於軍事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邊警,烽:即烽煙,烽火,古時邊境有敵入浸即舉煙火報警。
接:接近,直抵。
長安: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為中國古都之一,西漢、 隋、 唐等朝代皆定都於此。後常通稱國都為長安,這裡實際指當時的首都北京。
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總稱。
徵人:出征在外的將士。
賞析
開篇“白羽”兩字就點明邊塞軍情緊急,古時軍事文書插上鳥羽,表示此書十萬火急,須像飛鳥一樣迅速傳遞,故稱羽書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鳥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還暗含形勢險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帶著那份如含嚴霜的羽書,冒著塞外的寒風策馬飛奔的畫面。
第二句“胡烽不斷接長安”,“胡烽不斷”形象地點明外族屢侵邊境。長安是唐代國都,“接長安”應前句“出塞寒”,表示邊境頻頻告急,戰報直入朝廷,軍情之峻急盡在不言之中。
詩的前兩句給全詩籠罩上緊張的戰爭氣氛。這兩句用戰爭所特有的鏡頭——羽書、胡烽,極寫邊事嚴重,句式急促,緊迫之感躍然紙上。
後兩句寫軍士出征應戰。“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徵人馬上看”,這兩句承上而來,又移步換形,節奏由急促變舒緩,內容從戰事轉抒情。月可以說是寫邊塞的詩作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月照邊關,使塞外景色壯闊而悲涼,朦朧而悽清,頗具邊塞情調,詩人在第三句裡,把邊塞的月夜寫得非常靜美;詩中的“一片月”。不僅能襯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時間,渲染氣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東山,家鄉異地之分。詩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與“邊塞”、“胡烽”暗自相聯。又同下句“徵人看月”情融意合,構成佳境。而徵人看月,則又交織著懷念家鄉的愁情與立功邊塞的雄心。“多少徵人”,意即許多離鄉遠征、抗敵衛國的將士,他們都是人,立身邊塞,目視明月清輝,心頭泛起思鄉之情。“馬上看”就含蓄著這種情感,戰士們騎馬奔赴塞外或巡邏邊境中,抬頭看望高懸空中的明月,既思念親切的家鄉,留戀美好的人生,又準備為保衛祖國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戰鬥。因此,後兩句既帶有唐代邊塞詩中常見的那種雄豪悲壯的格調,又有一種纏綿的情致,總觀全詩,詩人故意於此設下不和諧音符,藉助藝術辯證法的力量,以靜顯動,創造出一種物我相融,表裡一致的境界。
這首詩是明人李攀龍寫的一首送別詩,元美即王世貞。王世貞此次出行,與防務有關,故詩人送詩為其壯行,詩中“徵人”句即點送行之意。此詩雖貌似唐詩,但也透露出作者對現實的擔憂。全詩僅四句,前三句著力寫景,渲染氣氛,為後一句抒情奠基。前兩句選用白羽、寒塞,胡烽、長安四組意象, 強調軍情的緊急,為元美的出行渲染氣氛。下兩句以西山之月連線徵人與京城,既表現徵人不戀京城,竭力守邊,又希望元美能勉力邊務,不辱使命。詩蒼勁雄闊,意境深幽,頗有唐代邊塞詩風格。李攀龍詩刻意規模唐調,樂府詩尤多割剝古人字句,但此詩筆調凝練,意境雄闊,風格勁健,頗得唐代邊塞詩的神韻,做到了神與貌合。
參考資料:
1、朱惠國.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選注匯評文庫 元明清詩、詞、文: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07:127 2、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明清詩三百首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166創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別詩,明代中期,邊事屢起,北方的韃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脅國都北京,詩人和王世貞同為明“後七子”領袖,友誼篤深,詩人作此詩送別王世貞奔赴前線,並勉勵其勤勞邊務,以分國憂。
參考資料:
1、朱安群.明詩三百首詳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10:324
2、葛景春 蔡樹春.新編千家詩 詠月古詩百首:海燕出版社,1990.11:207
賞析
開篇“白羽”兩字就點明邊塞軍情緊急,古時軍事文書插上鳥羽,表示此書十萬火急,須像飛鳥一樣迅速傳遞,故稱羽書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鳥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還暗含形勢險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帶著那份如含嚴霜的羽書,冒著塞外的寒風策馬飛奔的畫面。
第二句“胡烽不斷接長安”,“胡烽不斷”形象地點明外族屢侵邊境。長安是唐代國都,“接長安”應前句“出塞寒”,表示邊境頻頻告急,戰報直入朝廷,軍情之峻急盡在不言之中。
詩的前兩句給全詩籠罩上緊張的戰爭氣氛。這兩句用戰爭所特有的鏡頭——羽書、胡烽,極寫邊事嚴重,句式急促,緊迫之感躍然紙上。
後兩句寫軍士出征應戰。“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徵人馬上看”,這兩句承上而來,又移步換形,節奏由急促變舒緩,內容從戰事轉抒情。月可以說是寫邊塞的詩作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月照邊關,使塞外景色壯闊而悲涼,朦朧而悽清,頗具邊塞情調,詩人在第三句裡,把邊塞的月夜寫得非常靜美;詩中的“一片月”。不僅能襯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時間,渲染氣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東山,家鄉異地之分。詩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與“邊塞”、“胡烽”暗自相聯。又同下句“徵人看月”情融意合,構成佳境。而徵人看月,則又交織著懷念家鄉的愁情與立功邊塞的雄心。“多少徵人”,意即許多離鄉遠征、抗敵衛國的將士,他們都是人,立身邊塞,目視明月清輝,心頭泛起思鄉之情。“馬上看”就含蓄著這種情感,戰士們騎馬奔赴塞外或巡邏邊境中,抬頭看望高懸空中的明月,既思念親切的家鄉,留戀美好的人生,又準備為保衛祖國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戰鬥。因此,後兩句既帶有唐代邊塞詩中常見的那種雄豪悲壯的格調,又有一種纏綿的情致,總觀全詩,詩人故意於此設下不和諧音符,藉助藝術辯證法的力量,以靜顯動,創造出一種物我相融,表裡一致的境界。
這首詩是明人李攀龍寫的一首送別詩,元美即王世貞。王世貞此次出行,與防務有關,故詩人送詩為其壯行,詩中“徵人”句即點送行之意。此詩雖貌似唐詩,但也透露出作者對現實的擔憂。全詩僅四句,前三句著力寫景,渲染氣氛,為後一句抒情奠基。前兩句選用白羽、寒塞,胡烽、長安四組意象, 強調軍情的緊急,為元美的出行渲染氣氛。下兩句以西山之月連線徵人與京城,既表現徵人不戀京城,竭力守邊,又希望元美能勉力邊務,不辱使命。詩蒼勁雄闊,意境深幽,頗有唐代邊塞詩風格。李攀龍詩刻意規模唐調,樂府詩尤多割剝古人字句,但此詩筆調凝練,意境雄闊,風格勁健,頗得唐代邊塞詩的神韻,做到了神與貌合。
參考資料:
1、朱惠國.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選注匯評文庫 元明清詩、詞、文: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07:127 2、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明清詩三百首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166創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別詩,明代中期,邊事屢起,北方的韃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脅國都北京,詩人和王世貞同為明“後七子”領袖,友誼篤深,詩人作此詩送別王世貞奔赴前線,並勉勵其勤勞邊務,以分國憂。
參考資料:
1、朱安群.明詩三百首詳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10:324
2、葛景春 蔡樹春.新編千家詩 詠月古詩百首:海燕出版社,1990.11:207
-
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後,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餘年,其影響及於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