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劉基

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婉約 秋天 寫景 相思

譯文

譯文
小樓西邊的原野一片蔥蘢,雲朵低垂,飛雁哀鳴。夕陽映照著兩行衰柳,萬點棲鴉在柳叢。
山上草木在秋風裡仍帶些綠意,遠遊的人卻在外漂泊無依。明月清冷的光輝遊子思鄉的夢魂,一同來到那思婦的空閨。

註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雙調,正體為四十八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
武陵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武陵漁人進入桃花源事,借指愛人在遠方。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歸夢:指遠遊人惦念家裡的魂夢。

參考資料:
1、鄭在瀛 張聲啟 主編.中國曆代愛情詩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466-467

賞析

  上片在寫法上很有層次,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音響有色彩,可謂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雖全是對秋景的描畫,但又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從而由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形象渲染了思婦的滿懷愁緒,突出其盼望遠遊人歸來的急切心情。“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閨婦佇身樓頭,望及的是樓西的芳草萋萋,仰看則見空中有低壓的雲層。前句表面在寫草,實則寫人,交代閨思地點是小樓西的同時也指明閨婦不是一般的農婦,而是住在小樓上有身份人家的婦人,還以萋萋芳草形容思婦對遠遊人情思綿綿之況;後句則以幽咽悲切的徵雁鳴叫聲不時地傳入閨婦耳中來增強了秋日畫面的悲涼程度,渲染了思婦感傷的情懷。北雁南飛,使人想到一年一度秋風勁,雁去有時,人兒遠去卻無歸期,思婦的傷悼之情自在不言之中。“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三句寫衰柳依稀,一抹斜陽,萬點昏鴉正飛向自己的棲息之處,一片蕭瑟淒涼的景象。烏鴉倦飛後尚知歸巢而人遠遊卻不知歸的鮮明對比使得讓閨婦的愁腸百結而黯然銷魂的懷念之情和孤獨之感躍然紙上。

  下片直接刻畫閨婦由盼到怨的心理活動。“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思婦目睹蕭瑟的秋景已令人悲生,況樹又重綠,人仍不歸,那綿綿情懷無法可已。接著的“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三句是思婦想象之詞,虛寫之筆,讓讀者能輕易地想見一位翹首以待的思婦空佇樓頭埋怨圓月的情景:雖然天邊殘照已消失,涼風襲人,但她空佇樓頭仍不肯歸,仰望明月,思緒飛越幹山萬水。對圓月,她發出了埋怨,說圓月無情地照耀著她和遊人,卻只顧自己團圓而不顧人的團圓。

  全詞襯景如畫,筆觸精細,描摹生動,不寫一些表面的情和景,而是著力地去寫人物內心的動向,使得情感抒發委婉含蓄,溫情脈脈,哀婉動人,閨婦的形象呼之欲出。

參考資料:

1、候健,李世凱,史繼中 主編.歷代抒情詩分類鑑賞整合.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294-295 2、章泰和 主編.歷代詞賞析辭典.哈爾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978-980 3、朱敦源 著.中華古詞365首精華今譯.延吉:東北朝鮮民族教育,1993年:303-304

賞析

  上片在寫法上很有層次,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音響有色彩,可謂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雖全是對秋景的描畫,但又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從而由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形象渲染了思婦的滿懷愁緒,突出其盼望遠遊人歸來的急切心情。“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閨婦佇身樓頭,望及的是樓西的芳草萋萋,仰看則見空中有低壓的雲層。前句表面在寫草,實則寫人,交代閨思地點是小樓西的同時也指明閨婦不是一般的農婦,而是住在小樓上有身份人家的婦人,還以萋萋芳草形容思婦對遠遊人情思綿綿之況;後句則以幽咽悲切的徵雁鳴叫聲不時地傳入閨婦耳中來增強了秋日畫面的悲涼程度,渲染了思婦感傷的情懷。北雁南飛,使人想到一年一度秋風勁,雁去有時,人兒遠去卻無歸期,思婦的傷悼之情自在不言之中。“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三句寫衰柳依稀,一抹斜陽,萬點昏鴉正飛向自己的棲息之處,一片蕭瑟淒涼的景象。烏鴉倦飛後尚知歸巢而人遠遊卻不知歸的鮮明對比使得讓閨婦的愁腸百結而黯然銷魂的懷念之情和孤獨之感躍然紙上。

  下片直接刻畫閨婦由盼到怨的心理活動。“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思婦目睹蕭瑟的秋景已令人悲生,況樹又重綠,人仍不歸,那綿綿情懷無法可已。接著的“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三句是思婦想象之詞,虛寫之筆,讓讀者能輕易地想見一位翹首以待的思婦空佇樓頭埋怨圓月的情景:雖然天邊殘照已消失,涼風襲人,但她空佇樓頭仍不肯歸,仰望明月,思緒飛越幹山萬水。對圓月,她發出了埋怨,說圓月無情地照耀著她和遊人,卻只顧自己團圓而不顧人的團圓。

  全詞襯景如畫,筆觸精細,描摹生動,不寫一些表面的情和景,而是著力地去寫人物內心的動向,使得情感抒發委婉含蓄,溫情脈脈,哀婉動人,閨婦的形象呼之欲出。

參考資料:

1、候健,李世凱,史繼中 主編.歷代抒情詩分類鑑賞整合.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294-295 2、章泰和 主編.歷代詞賞析辭典.哈爾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978-980 3、朱敦源 著.中華古詞365首精華今譯.延吉:東北朝鮮民族教育,1993年:303-304

詩人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