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灘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宋琬

群山夾江流,其形如囊橐。緬想太古前,神功勞斧削。

直下塞坤維,高空插冥漠。崩浪屢洄漩,層巒迭參錯。

罨畫象樓臺,岧嶢類城郭。翠含青黛光,白者為粉堊。

沿迴路已窮,側轉忽開拓。煙際見漁舟,遙遙一秋籜。

涉險卻恬嬉,勝賞反驚愕。渾似逢異書,披覽得約略。

行行止三舍,樵爨倚山腳。方音聞鷓鴣,暝色下猱玃。

洶洶怒濤哀,鳧鳧山泉弱。興來抽短毫,庶幾慰飄泊。

詩人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僕道、寧紹臺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臺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