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婦原文賞析
結髮為夫婦,所願在偕老。
誰知頭白來,喪亂不相保。
我昔從一官,攜汝登遠道。
芙蓉盪風波,寧有幾時好。
猶記東門日,別歸方草草。
再拜前致辭,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兒女,慟哭向秋昊。
詎識是生離,積骨白浩浩。
汝歸終可安,我去事轉艱。
家既異疇昔,去住亦俱難。
況乃畢婚嫁,百費萃茲年。
內方撫群小,外復給上官。
日夜聲嗷嗷,孰與分憂煎。
夫婦不同苦,不如寡與鰥。
汝毋母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無終乖,天運久亦還。
豈復長流蕩,庶往共飢寒。
誰知頭白來,喪亂不相保。
我昔從一官,攜汝登遠道。
芙蓉盪風波,寧有幾時好。
猶記東門日,別歸方草草。
再拜前致辭,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兒女,慟哭向秋昊。
詎識是生離,積骨白浩浩。
汝歸終可安,我去事轉艱。
家既異疇昔,去住亦俱難。
況乃畢婚嫁,百費萃茲年。
內方撫群小,外復給上官。
日夜聲嗷嗷,孰與分憂煎。
夫婦不同苦,不如寡與鰥。
汝毋母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無終乖,天運久亦還。
豈復長流蕩,庶往共飢寒。
詩人戴良
-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