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春情原文賞析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譯文
譯文
蕭條冷落的庭院中斜風細雨,層層院門緊緊關閉。春天的嬌花即將開放,嫩柳也漸漸染綠,寒食節即將臨近,又到了令人煩惱的時日。推敲險奇的韻律寫成詩篇,從沉醉的酒意中清醒,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遠飛的大雁盡行飛過,可心中的千言萬語卻難以託寄。
連日來樓上春寒泠冽,簾幕低垂,欄杆我也懶得憑倚。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從短夢中醒來。這情景,使本來已經愁緒萬千的我不能安臥。清晨的新露涓涓,新發出的桐葉一片湛綠,不知增添了多少遊春的意緒。太陽已高,晨煙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個放晴的好天氣。
註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前後闋各四仄韻。
重門:多層的門。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險韻詩:以生僻而又難押之字為韻腳的詩。人覺其險峻而又能化艱僻為平妥,並無湊韻之弊。
扶頭酒:易醉之酒。
徵鴻:遠飛的大雁
玉闌干:欄杆的美稱。慵:懶。
煙斂:煙收、煙散的意思。煙,這裡指像煙一樣瀰漫在空中的雲氣。
晴未:天氣晴了沒有?未,同否,表示詢問。
創作背景
此詞為春閨獨處懷人之作,是詞人早期作品。公元1116年(政和六年),清照三十三歲。這年三月初四,夫婿趙明誠遊覽距青州約一百七十里的名剎靈嚴寺。夫君離她而去,深閨寂寞,她卻無可奈何。斷腸心事難以寄託,於是在滿懷思念之時創作了這首《念奴嬌》。
參考資料:
1、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6-100
2、桂文哲.詞解李清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113-114
賞析
此詞為春閨獨處懷人之作,上片由春閒引發對遠人的思念,下片通過抒寫春寒之日的悽清,反映作者百無聊賴的心情。這首詞敘事條理清晰,層次井然,全篇融情入景,渾然天成,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
開頭三句寫環境氣候,景色蕭條。柳、花而用“寵”、“嬌”修飾,隱有妒春之意。接著寫作詩填詞醉酒,但閒愁卻無法排解,已有萬般怨尤。一句“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道出詞人閒愁的原因:自己思念遠行的丈夫,“萬千心事”卻無法捎寄。下闋開頭三句,寫出詞人懶倚欄杆的愁悶情志,又寫出她獨宿春閨的種種感覺。“不許愁人不起”,寫出作者已失去支撐生活的樂趣。“清露”兩句轉寫新春的可愛,因之產生遊春心思。結尾兩句最為佳妙:天已放晴,卻擔心是否真晴,那種心有餘悸的感覺,表現得極為悽迷。
“蕭條庭院”句寫詞人所處的環境,給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無人,令人傷感;兼以細雨斜風,則景象之蕭條,心境之悽苦,更覺愴然。一句“重門須閉”,寫詞人要把門兒關上,實際上她是想關閉心靈的窗戶。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這兩句由斜風細雨,而想到寵柳嬌花,既傾注了對美好事物的關心,也透露出惆悵自憐的感慨。“蕭條庭院”句遣辭造句上,也顯示了詞人獨創的才能。“寵柳嬌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綠肥紅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見錘鍊功夫。其中可以引申出這麼一些意思:春近寒食時節,垂柳繁花,猶得天寵,人來柳陰花下留連玩賞,花與柳便也如寵兒嬌女,成為備受人們愛憐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寵愛為主體奈何臨近寒食清明這種多雨季節,遊賞不成,只好深閉重門,而花受風雨摧殘,也“惱人”之列。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由天氣、花柳,漸次寫到人物。風雨之夕,詞人飲酒賦詩,藉以排遣愁緒,然而詩成酒醒之後,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別是閒滋味”。一“閒”字,將傷春念遠情懷,暗暗逗出,耐人尋味。“徵鴻過盡”句點上片主旨,是虛寫,實際上是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暗寓趙明誠走後,詞人慾寄相思,而信使難逢。“萬千心事”,關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無方,最後還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樓上幾日春寒”句拓開一層,然仍承“萬千心事”意脈。連日陰霾,春寒料峭,詞人樓頭深坐,簾垂四面。“簾垂四面”,是上闋“重門須閉”的進一步發展,既關上重門,又垂下簾幕,則小樓之幽暗可知;樓中人情懷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玉闌干慵倚”,刻畫詞人無聊意緒,而隱隱離情亦其中。徵鴻過盡,音信無憑,縱使闌干倚遍,亦復何用。闌干慵倚,樓內寒深,枯坐更加愁悶,於是詞人唯有懨懨入睡了。可是又感羅衾不耐春寒,漸漸從夢中驚醒。心事無人可告,唯有託諸夢境;而夢鄉新到,又被寒冷喚回。其輾轉難眠之意,悽然溢於言表。“不許愁人不起”,多少無可奈何的情緒,都包含這六字之中,詞人為離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又因明誠外出而實有此情,並非虛構。虛虛實實,感人至深。
從“清露晨流”到篇終,詞境為之一變。此前,詞清調苦,婉曲深摯;此後,清空疏朗,低徊蘊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寫晨起時庭院中景色。從“重門須閉”,“簾垂四面”,至此簾卷門開,頓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煙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詞人還要“更看今日晴未”,說明春寒日久,陰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還放心不下;暗中與前面所寫的風雨春寒相呼應,脈絡清晰。以問句作結,更有餘味不盡的意味。
全詞從上片的天陰寫到下片的天晴,從前的愁緒縈迴到後面的軒朗,條理清晰,層次井然。詞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氣的變化相諧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渾然天成。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
參考資料:
1、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205-1207 2、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6-100創作背景
此詞為春閨獨處懷人之作,是詞人早期作品。公元1116年(政和六年),清照三十三歲。這年三月初四,夫婿趙明誠遊覽距青州約一百七十里的名剎靈嚴寺。夫君離她而去,深閨寂寞,她卻無可奈何。斷腸心事難以寄託,於是在滿懷思念之時創作了這首《念奴嬌》。
參考資料:
1、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6-100
2、桂文哲.詞解李清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113-114
賞析
此詞為春閨獨處懷人之作,上片由春閒引發對遠人的思念,下片通過抒寫春寒之日的悽清,反映作者百無聊賴的心情。這首詞敘事條理清晰,層次井然,全篇融情入景,渾然天成,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
開頭三句寫環境氣候,景色蕭條。柳、花而用“寵”、“嬌”修飾,隱有妒春之意。接著寫作詩填詞醉酒,但閒愁卻無法排解,已有萬般怨尤。一句“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道出詞人閒愁的原因:自己思念遠行的丈夫,“萬千心事”卻無法捎寄。下闋開頭三句,寫出詞人懶倚欄杆的愁悶情志,又寫出她獨宿春閨的種種感覺。“不許愁人不起”,寫出作者已失去支撐生活的樂趣。“清露”兩句轉寫新春的可愛,因之產生遊春心思。結尾兩句最為佳妙:天已放晴,卻擔心是否真晴,那種心有餘悸的感覺,表現得極為悽迷。
“蕭條庭院”句寫詞人所處的環境,給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無人,令人傷感;兼以細雨斜風,則景象之蕭條,心境之悽苦,更覺愴然。一句“重門須閉”,寫詞人要把門兒關上,實際上她是想關閉心靈的窗戶。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這兩句由斜風細雨,而想到寵柳嬌花,既傾注了對美好事物的關心,也透露出惆悵自憐的感慨。“蕭條庭院”句遣辭造句上,也顯示了詞人獨創的才能。“寵柳嬌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綠肥紅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見錘鍊功夫。其中可以引申出這麼一些意思:春近寒食時節,垂柳繁花,猶得天寵,人來柳陰花下留連玩賞,花與柳便也如寵兒嬌女,成為備受人們愛憐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寵愛為主體奈何臨近寒食清明這種多雨季節,遊賞不成,只好深閉重門,而花受風雨摧殘,也“惱人”之列。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由天氣、花柳,漸次寫到人物。風雨之夕,詞人飲酒賦詩,藉以排遣愁緒,然而詩成酒醒之後,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別是閒滋味”。一“閒”字,將傷春念遠情懷,暗暗逗出,耐人尋味。“徵鴻過盡”句點上片主旨,是虛寫,實際上是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暗寓趙明誠走後,詞人慾寄相思,而信使難逢。“萬千心事”,關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無方,最後還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樓上幾日春寒”句拓開一層,然仍承“萬千心事”意脈。連日陰霾,春寒料峭,詞人樓頭深坐,簾垂四面。“簾垂四面”,是上闋“重門須閉”的進一步發展,既關上重門,又垂下簾幕,則小樓之幽暗可知;樓中人情懷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玉闌干慵倚”,刻畫詞人無聊意緒,而隱隱離情亦其中。徵鴻過盡,音信無憑,縱使闌干倚遍,亦復何用。闌干慵倚,樓內寒深,枯坐更加愁悶,於是詞人唯有懨懨入睡了。可是又感羅衾不耐春寒,漸漸從夢中驚醒。心事無人可告,唯有託諸夢境;而夢鄉新到,又被寒冷喚回。其輾轉難眠之意,悽然溢於言表。“不許愁人不起”,多少無可奈何的情緒,都包含這六字之中,詞人為離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又因明誠外出而實有此情,並非虛構。虛虛實實,感人至深。
從“清露晨流”到篇終,詞境為之一變。此前,詞清調苦,婉曲深摯;此後,清空疏朗,低徊蘊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寫晨起時庭院中景色。從“重門須閉”,“簾垂四面”,至此簾卷門開,頓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煙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詞人還要“更看今日晴未”,說明春寒日久,陰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還放心不下;暗中與前面所寫的風雨春寒相呼應,脈絡清晰。以問句作結,更有餘味不盡的意味。
全詞從上片的天陰寫到下片的天晴,從前的愁緒縈迴到後面的軒朗,條理清晰,層次井然。詞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氣的變化相諧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渾然天成。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
參考資料:
1、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205-1207 2、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6-100-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