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
字典
成語
造詞
相似詞
相反詞
古詩
雙語詞彙
作文
文庫
標題
詩人
>
三度漢語網
古詩
踏莎行(春日有感)
踏莎行(春日有感)
原文賞析
朝代
宋代
詩人
辛棄疾
萱草齋階,芭蕉弄葉。亂紅點點團香蝶。過牆一陣海棠風,隔簾幾處梨花雪。
愁滿芳心,酒潮紅頰。年年此際傷離別。不妨橫管小樓中,夜闌吹斷千山月。
最近瀏覽
▸
踏莎行(春日有感)原文
▸
遊城南十六首。嘲少年原文
▸
送沈甸華歸杭州原文
▸
送程知縣赴最官賞析
▸
題天士畫冊十二首 其十 草蟲解釋
▸
慰李世賢學士喪子 其八賞析
▸
秦樓月/憶秦娥原文
▸
寄兄弟 [亦見許渾集,題作《寄小弟》。]原文
▸
七夕飲西樓賞析
▸
過溫尚書舊莊解釋
▸
艮嶽百詠 百花屏解釋
▸
沁園春·宿靄迷空解釋
▸
題同年李仲達孝思亭冊 其一解釋
▸
【正呂】叨叨令 道情解釋
▸
送袁本謙致仕歸 其二賞析
▸
再過仲木舍對菊四首 其四解釋
▸
漁父吟解釋
▸
山中秋夜感興 其七解釋
▸
題筠軒解釋
▸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解釋
詩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