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原文賞析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南來三見歲雲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曆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譯文
譯文
有人邊行走邊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兩種聲音都令我心中傷悲,遠處的燈火夜空的疏星,漸漸地趨向暗淡低微。
病眼睡不著並非因著守歲,鄉音無人為伴我苦苦地思歸。
蓋著幾條被子雙腳依舊冰冷,知道冬霜重滿是寒氣,剛洗過頭髮覺得輕鬆,卻感知鬢髮又已變稀。
多謝殘燈並不將人嫌棄,孤舟中整夜裡許我相伴相依。
來到江南見舊歲三度辭去,真怕終身要奔走在道路。
年紀老大怕看新的日曆,辭官歸鄉準備學寫舊的桃符。
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這病客的鬍鬚偏被霜雪找尋。
縱使窮愁潦倒但願贏得此身長健,不怕輪到我最後一個把屠蘇酒飲。
註釋
野宿:住宿在郊外。
行歌:邊行走邊唱歌,藉以抒發感情、表達意願等。《晏子春秋·雜上十二》:“樑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野哭:哭於郊外。
微:暗淡低微。
守歲:除夕習俗,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鄉音:家鄉的口音。
重(chóng)衾(qīn):多條被子。
沐(mù):洗髮。
“南來”句:蘇軾於熙寧四年(1071年)冬到杭州通判任,至作此詩,已度過三個除夕。歲雲徂(cú),謂年歲辭去。徂,往。
歷日:這裡指日曆。
桃符:相傳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其下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食百鬼。故俗於農曆元旦,用桃木板畫二神於其上,懸於門戶,以驅鬼避邪。五代後蜀始於桃符板上書寫聯語,其後改書於紙。
煙花:泛指春景。青春:春季。
博:贏得。長健:身體健康。
“不辭”句:古俗,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後長依次飲屠蘇酒,見《荊楚歲時記》。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二“歲旦飲酒”條雲:“今人無日飲屠酥酒,自小者起,相傳已久,然固有來處。後漢李膺、杜密以黨人同系獄,值元日,於獄中飲酒,曰:‘正旦從小起。’《時鏡新書》晉董勳雲:‘正旦飲酒先從小者,何也?勳曰,俗以小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飲酒。’”屠蘇,酒名,也作“酴酥”、“屠酥”。
賞析
第一首詩以悲情起句,遣詞造句處處含悲。“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殘燈”、“孤舟”諸語,無不充滿冷寂愁鬱的色調,望而生悲。當然,詩人如此惆悵鬱結是有特定的時空背景的。寫作此詩時,正值除夕之夜。除夕是一年的終結,站在這個時間點上,不免讓人心生歲月如流、人生易老之嘆。蘇軾說洗過頭後,感到頭輕發疏,就是這個意思,此其一。其二,除夕是閤家團圓,共享天倫的最重要節日,但詩人卻受命在外,遠離故土,思鄉之情、羈旅之意油然而生。其三,詩人彼時遷謫出京在杭州任職,是由於與改革派的王安石政見不合所致,命運多舛,仕途偃蹇的憂傷一直縈繞在他心頭,一有機會就會噴薄而出。這種情懷在第二首詩中展露得更明顯。萬家合歡的除夕之夜,詩人獨在異鄉,飽受嚴寒,輾轉難眠,觸景生情,歌哭皆悲。不過,這首詩也不盡是悲情。末尾兩句,詩人寫他從殘燈的一線光亮和小舟的一夜託身裡,感受了一絲的溫暖和美好,所以他要感謝它們,這就是蘇軾的超邁之處了。這其實也是下文寫自己的豁達樂觀張本。
第二首主要寫政治上的失意。首句“南來三見歲雲徂”,三年之中,詩人雖然不斷上陳己見,無奈與當權者多有不合,終不能回朝。詩人由此感嘆恐怕自己一生都要在謫居在外,奔走宦途了。第三句寫是年老心境:人老了,就不想看新的年曆,怕勾起對年華流逝的傷感。第四句中詩人自比“舊桃符”。桃符是民間新年時懸於門戶、用以辟邪的桃木,上面刻有傳說能食鬼怪的神荼、鬱壘二神的形象,一般是一年一換。“擬學舊桃符”暗指詩人要拋卻不如意的仕途。這當然是一時之意。五六兩句寫自己的老態。而詩人以“老”、“病客”自稱,實際上是就心境而言的,因為在年齡上他當時才38歲。末尾兩句是全篇之眼。詩人一掃前面的鬱悶,表示要用“窮”和“愁”換取長久的健康,要屠蘇酒來迎新年。正月初一飲屠蘇酒是一種習俗,飲用的順序是自少至老。詩人說“不辭最後飲”,表明他不以歲月流逝為意,以豁達樂觀待之。以此觀照開篇,更見蘇軾豪放曠達的情懷。
這兩首詩是羈愁之文,構思精巧,落墨不俗,收束更是出人意表。詩人用筆老成,寫景抒情,形象深致,曲折頓挫。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59-60 2、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7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十一月,蘇軾奉命往常州、潤州(今江蘇鎮江)一帶賑饑。當年除夕之夜宿於常州城外運河邊,遂有二詩。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59-60
-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