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原文賞析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譯文
譯文
連綿十里的亭臺樓閣,緊挨著青翠的山色延伸過去,百花叢中傳來一聲聲杜鵑的啼鳴。它們熱切地叫著,彷彿要同行道中人說話。可不像那些黃鶯兒,只管自由自在地來回亂飛。
從睡夢中驚醒時,杜鵑正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那聲聲的啼叫聽來愈加分明。作為漂泊天涯的遊子,我又何嘗沒有返回家鄉的想法?奈何那歸去的日期啊,卻至今難以確定!
註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翠微:青翠的山氣,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間幽深處。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叫聲像“不如歸去”。
行人:離別在外的遊子。
流鶯:指黃鶯。取次:隨意、任意。
驚夢覺:從睡夢中驚醒。
弄晴時:弄指賣弄,杜鵑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
不如歸:傳說中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
天涯:指漂泊天涯的遊子,即作者。
爭奈:怎奈。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早年的晏幾道是在歌兒舞女消磨時光的公子哥,但隨著父親下臺,家道漸衰,他淪落到要為生計奔波天南海北的地步,這般落魄半生、兜轉什途的才子文士,歷代都有,卻少有如像他這樣,嚐盡了富貴滋味之後才沉淪下僚,囚而他也就比其他人承受著更大的落差,休味著更深的悲涼,就連聽到的杜鵑的“不如過去”亦是有更深切的感慨,這首詞即是他在奔勞的旅途中所作的。
參考資料:
1、何新所.晏殊晏幾道詞選: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166-167
2、木溪.最美莫過迤邐詞: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189-190
賞析
這首詞表現浪跡天涯的遊子,急切盼歸卻又歸期難定的苦悶心情。上片初聞杜鵑啼叫,觸動情懷,感覺鳥兒在殷勤地與行人說話。下片寫不斷地聽杜鵑啼叫後,心情變得十分煩躁,埋怨鵑鳥在作弄人,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對人的作弄最後用反跌之筆,強化了遊子有家難歸、孤獨煩悶的心態。這首詞構思巧妙,情感真摯,語言流麗,有一定的感染力。
上片寫羈旅行人夢中得到杜鵑“殷勤”勸慰:山色青翠、春深花繁之時,流鶯漫不經心地隨意飛鳴,唯有杜鵑善解人意,於百花深處向行人殷勤勸慰。“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寫鵑啼的環境和季節。青翠的山色,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真南》:“高山鬱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此處指青山,說在靠著青山的十里樓臺的旁邊,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
“殷勤白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著,好像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心,大不相同。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行人”走在春色絢爛的優美環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悅的,但因為離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那麼,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下片寫杜鵑對行人夢醒之後的聲聲規勸:羈旅之人一夢驚醒,已是陽光明媚,杜鵑仍在喋喋不休,“聲聲只道不如歸”,本是好心規勸,誰知卻幫了倒忙,反而使得羈旅之人益發孤寂、更多春愁,惹得他久久蓄積在心的思歸懷人之情傾瀉而出,再也控制不住,因而斥責杜鵑,“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在晴朗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煩躁了。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歸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沒有什麼辦法。結句以反詰句收束全詞,突出行客思歸懷人之深切,點明本詞題旨,同時又回答了杜鵑“不如歸去”的聲聲規勸,句法巧妙,抒情委婉沉鬱。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說是自言自語行,說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裡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聒難耐的意思,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這片詞,話說得比較直致,但內容還有曲折。
同樣聽到一種鵑聲,不同的詩人、詞家,可以從各自的處境、各樣的角度寫出不同的感受。杜荀鶴的“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是憤慨文章無用之言;韋應物的“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婦之言;朱敦儒的“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是痛心國土淪陷,南北親人不能團聚之言;范仲淹的“春光無限好,猶道不如歸”,是豁達之言;楊萬里的“自出錦江歸未得,至今猶勸別人歸”,是詼諧之言。晏幾道這首詞,則是對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生活的嘆息之言,寫得真切,有一定的感染力;結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參考資料:
1、袁建林.杜鵑啼歸:杜鵑: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56-57 2、蘇驊.月雖故鄉明:鄉情篇: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132-133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早年的晏幾道是在歌兒舞女消磨時光的公子哥,但隨著父親下臺,家道漸衰,他淪落到要為生計奔波天南海北的地步,這般落魄半生、兜轉什途的才子文士,歷代都有,卻少有如像他這樣,嚐盡了富貴滋味之後才沉淪下僚,囚而他也就比其他人承受著更大的落差,休味著更深的悲涼,就連聽到的杜鵑的“不如過去”亦是有更深切的感慨,這首詞即是他在奔勞的旅途中所作的。
參考資料:
1、何新所.晏殊晏幾道詞選: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166-167
2、木溪.最美莫過迤邐詞: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189-190
賞析
這首詞表現浪跡天涯的遊子,急切盼歸卻又歸期難定的苦悶心情。上片初聞杜鵑啼叫,觸動情懷,感覺鳥兒在殷勤地與行人說話。下片寫不斷地聽杜鵑啼叫後,心情變得十分煩躁,埋怨鵑鳥在作弄人,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對人的作弄最後用反跌之筆,強化了遊子有家難歸、孤獨煩悶的心態。這首詞構思巧妙,情感真摯,語言流麗,有一定的感染力。
上片寫羈旅行人夢中得到杜鵑“殷勤”勸慰:山色青翠、春深花繁之時,流鶯漫不經心地隨意飛鳴,唯有杜鵑善解人意,於百花深處向行人殷勤勸慰。“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寫鵑啼的環境和季節。青翠的山色,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真南》:“高山鬱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此處指青山,說在靠著青山的十里樓臺的旁邊,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
“殷勤白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著,好像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心,大不相同。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行人”走在春色絢爛的優美環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悅的,但因為離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那麼,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下片寫杜鵑對行人夢醒之後的聲聲規勸:羈旅之人一夢驚醒,已是陽光明媚,杜鵑仍在喋喋不休,“聲聲只道不如歸”,本是好心規勸,誰知卻幫了倒忙,反而使得羈旅之人益發孤寂、更多春愁,惹得他久久蓄積在心的思歸懷人之情傾瀉而出,再也控制不住,因而斥責杜鵑,“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在晴朗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煩躁了。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歸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沒有什麼辦法。結句以反詰句收束全詞,突出行客思歸懷人之深切,點明本詞題旨,同時又回答了杜鵑“不如歸去”的聲聲規勸,句法巧妙,抒情委婉沉鬱。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說是自言自語行,說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裡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聒難耐的意思,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這片詞,話說得比較直致,但內容還有曲折。
同樣聽到一種鵑聲,不同的詩人、詞家,可以從各自的處境、各樣的角度寫出不同的感受。杜荀鶴的“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是憤慨文章無用之言;韋應物的“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婦之言;朱敦儒的“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是痛心國土淪陷,南北親人不能團聚之言;范仲淹的“春光無限好,猶道不如歸”,是豁達之言;楊萬里的“自出錦江歸未得,至今猶勸別人歸”,是詼諧之言。晏幾道這首詞,則是對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生活的嘆息之言,寫得真切,有一定的感染力;結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參考資料:
1、袁建林.杜鵑啼歸:杜鵑: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56-57 2、蘇驊.月雖故鄉明:鄉情篇: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132-133-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