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向子諲

公下世。此詞,公之絕筆也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春天 寫景 感傷

譯文

譯文
紅花多姿,綠葉茂密,是何處的花神前來呈獻這一派祥瑞啊。(花草)那鮮明的衣服,真像是從織女那裡割來了一織機的錦緞。
擁有真正馨香、美妙資質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間的風吹與日晒。(我)盡力遮攔圍護花草,不想讓春天的風光這樣匆忙地歸去。

註釋
減字木蘭花木:《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簡稱《減蘭》。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
紅、翠:借代修辭,代指紅花與綠葉。
何許:何處。
花神:掌管花的神。
獻瑞:呈獻祥瑞。
粲粲:鮮明的樣子。
裳衣:古時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後亦泛指衣服。
天孫:指傳說中巧於紡織的仙女,即織女。
機:織機。
妙質:美的資質、才德。
不耐:不能忍受。
遮圍:遮攔,圍護。
春光:春天的風光,景緻。
造次:倉促,匆忙。
歸:歸去。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後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