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江南·九曲池頭三月三原文賞析
苦筍鰣魚鄉味美,夢江南。閶門煙水晚風恬,落歸帆。
譯文
譯文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細嫩的柳條隨風飄揚。前來遊春的士人很多,車馬如雲,踏起的塵土直撲鼻子,弄髒了遊人美麗的春衫。
這使我常常夢見故鄉江南,那裡的苦筍、鰣魚味道很鮮美。蘇州城籠罩在煙水茫茫之中,晚風輕輕吹來,使人感到很愜意。河汊中的歸舟慢慢落下風帆。
註釋
九曲池頭:據考察,蘇州並無九曲池。《建康志》裁,九曲池在臺城東宮城內,粱昭明太子所鑿。長安有曲江池.,為都中第一勝景,開元、天寶年間上巳日(三月初三)遊人雲集,盛況空前。建康又有九曲池,蜀中有所謂龍池九曲,賀詞中的“九曲池”可能指的是京都汴京的遊覽勝地,並非實指。五代後蜀花蕊夫人宮詞雲:“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花蕊夫人寫的是蜀中指汴京供皇帝遊樂與士庶縱賞的金明池等一帶河塘。《越絕書》中雲:“胥門外有九曲路,閨廬造以遊姑蘇之臺,以望太湖。”
三月三:陰曆三月三日。魏晉以後固定這一天為上巳節,人們都到水邊嬉遊採蘭或洗沐,以示驅除不祥,名叫“修禊”。
毿毿(sān sān):枝條細長的樣子。
銜(xián):馬嚼子。
涴(wǎn):汙染。
鰣(shí)魚: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間入淡水產卵時,脂肪肥厚,味最鮮美,中國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
閶(chāng)門:蘇州城的西門。
賞析
這首小詞的結構是獨特的。上片語言絢麗,寫京都春景,下片語言淡雅,寫江南春景。作者對兩處春景都有著一份愛意,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複雜而又微妙的。
“九曲池頭三月三,柳毿毿。”杜甫《麗人行》描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文學作品中常有以少總多的效果,在這裡賀鑄用“九曲池頭三月三”這樣的詞句,調遣著杜詩所鋪敘極寫的曲江水邊麗人踏青的壯觀。藉著讀者的聯想,賀鑄輕而易舉地將杜詩的意境拽到了讀者面前,柳絲搖曳,美女如雲。
“香塵撲馬噴金銜,涴春衫。”仍未直接寫人,但士女如雲,帝城春遊的場面,卻從一個側面被渲染出來了。照說,通過香塵來寫遊人之多,也是較常見的寫法。但“香塵撲馬噴金銜”一句,卻頗能造成氣氛。《東京夢華錄》雲:“妓女舊日多乘驢,宣、政間惟乘馬,披涼衫,將蓋頭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隨後,亦跨馬輕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惡少年控馬,謂之‘花褪馬’,用短韁促馬頭,刺地而行,謂之‘鞅韁’,呵喝馳驟,竟逞駿逸。”賀鑄曾居汴京,於都人行樂場景自寓於目而記於心,故能繪聲繪色,生動地寫出了境界。經過這樣渲染後,再接上“沆春衫”三字,這春便有十二分的濃膩。
“苦筍鰣魚鄉味美,夢江南。”下片寫江南春景。苦筍、鰣魚乃江南美味,佐酒佳餚。王安石《後元豐行》詩云:“鰣魚出網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歐陽修《離峽州後回寄元珍表臣》詩云:“荻筍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共杯盤。”這美味佳餚足以引起人對江南的懷念。這種懷念又讓人想起晉代的張翰。時政混亂,翰為避禍,急欲南歸,於是託詞見秋風起,思故鄉菰菜、蓴羹、鱸魚膾,辭官歸吳。賀鑄於“夢江南”中透露著的也是思歸的情愫。
“閶門煙水晚風恬,落歸帆。”結句將這種情愫表達得更為清晰。“君到姑蘇去,人家盡枕河。”門巷對著煙水,春日將暮,晚風恬靜,點點歸舟,緩緩地駛來,悠悠地落下白帆。“晚風恬”的“恬”字,極其準確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風的特點。風恬,煙水更美,歸帆落得更悠閒。“恬”,不僅是風給人的印象,也是詞人此刻想到江南煙水時的情緒表現。“落歸帆”三字,用語淡淡,造景淡淡,心緒似也淡淡,然而於淡淡之中分明有著一份濃濃的鄉思。
參考資料:
1、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詞鑑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03,第866頁 2、賀新輝主編,全宋詞鑑賞辭典 第四卷,中國婦女出版社,,第103頁創作背景
北宋末期詞壇名家賀鑄,本是一位懷有濟世大志與治事才能之人。因性情剛介,任俠尚氣,為當軸者所忌,雖為後族宗婿,終不得重用。一生久沉下僚,悒悒不得志,遂有歸隱山湖之願。他的不少詞作,反映了這兩種思想的交替和矛盾。這首詞是他中年時在蘇州客居後,再次去汴京謀職時所作。
參考資料:
1、田寶琴,詩詞曲賦名作鑑賞大辭典 詞曲賦卷,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243頁
2、王遠國,佘克勤著,中華傳統節日詞曲賞析,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1,第139頁
賞析
這首小詞的結構是獨特的。上片語言絢麗,寫京都春景,下片語言淡雅,寫江南春景。作者對兩處春景都有著一份愛意,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複雜而又微妙的。
“九曲池頭三月三,柳毿毿。”杜甫《麗人行》描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文學作品中常有以少總多的效果,在這裡賀鑄用“九曲池頭三月三”這樣的詞句,調遣著杜詩所鋪敘極寫的曲江水邊麗人踏青的壯觀。藉著讀者的聯想,賀鑄輕而易舉地將杜詩的意境拽到了讀者面前,柳絲搖曳,美女如雲。
“香塵撲馬噴金銜,涴春衫。”仍未直接寫人,但士女如雲,帝城春遊的場面,卻從一個側面被渲染出來了。照說,通過香塵來寫遊人之多,也是較常見的寫法。但“香塵撲馬噴金銜”一句,卻頗能造成氣氛。《東京夢華錄》雲:“妓女舊日多乘驢,宣、政間惟乘馬,披涼衫,將蓋頭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隨後,亦跨馬輕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惡少年控馬,謂之‘花褪馬’,用短韁促馬頭,刺地而行,謂之‘鞅韁’,呵喝馳驟,竟逞駿逸。”賀鑄曾居汴京,於都人行樂場景自寓於目而記於心,故能繪聲繪色,生動地寫出了境界。經過這樣渲染後,再接上“沆春衫”三字,這春便有十二分的濃膩。
“苦筍鰣魚鄉味美,夢江南。”下片寫江南春景。苦筍、鰣魚乃江南美味,佐酒佳餚。王安石《後元豐行》詩云:“鰣魚出網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歐陽修《離峽州後回寄元珍表臣》詩云:“荻筍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共杯盤。”這美味佳餚足以引起人對江南的懷念。這種懷念又讓人想起晉代的張翰。時政混亂,翰為避禍,急欲南歸,於是託詞見秋風起,思故鄉菰菜、蓴羹、鱸魚膾,辭官歸吳。賀鑄於“夢江南”中透露著的也是思歸的情愫。
“閶門煙水晚風恬,落歸帆。”結句將這種情愫表達得更為清晰。“君到姑蘇去,人家盡枕河。”門巷對著煙水,春日將暮,晚風恬靜,點點歸舟,緩緩地駛來,悠悠地落下白帆。“晚風恬”的“恬”字,極其準確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風的特點。風恬,煙水更美,歸帆落得更悠閒。“恬”,不僅是風給人的印象,也是詞人此刻想到江南煙水時的情緒表現。“落歸帆”三字,用語淡淡,造景淡淡,心緒似也淡淡,然而於淡淡之中分明有著一份濃濃的鄉思。
參考資料:
1、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詞鑑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03,第866頁 2、賀新輝主編,全宋詞鑑賞辭典 第四卷,中國婦女出版社,,第103頁創作背景
北宋末期詞壇名家賀鑄,本是一位懷有濟世大志與治事才能之人。因性情剛介,任俠尚氣,為當軸者所忌,雖為後族宗婿,終不得重用。一生久沉下僚,悒悒不得志,遂有歸隱山湖之願。他的不少詞作,反映了這兩種思想的交替和矛盾。這首詞是他中年時在蘇州客居後,再次去汴京謀職時所作。
參考資料:
1、田寶琴,詩詞曲賦名作鑑賞大辭典 詞曲賦卷,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243頁
2、王遠國,佘克勤著,中華傳統節日詞曲賞析,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1,第139頁
-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