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梅花原文賞析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脣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譯文
譯文
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
它的素色面容不屑於用鉛粉來妝飾,即使梅花謝了,而梅葉仍有紅色。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雲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雲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
註釋
玉骨:梅花枝幹的美稱。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後,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溼熱之氣。
冰姿:淡雅的姿態。仙風:神仙的風致。
芳叢:叢生的繁花。
綠毛么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涴(wò):沾汙,弄髒。
脣紅:喻紅色的梅花。
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
“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公元1096年(紹聖三年)。據《耆舊續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於嶺外的歌妓朝雲而作。作者創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
參考資料:
1、李廷先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0-633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68
賞析
此詞當為悼念隨作者貶謫惠州的侍妾朝雲而作,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脣紅,高情逐雲,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情幽致。上闋通過讚揚嶺南梅花的高風亮節來歌贊朝雲不懼“瘴霧”而與詞人一道來到嶺南瘴癘之地;下闋通過讚美梅花的豔麗多姿來寫朝雲天生麗質,進而感謝朝雲對自己純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為知己的情誼,並點明悼亡之旨。全詞詠梅,又懷人,立意脫俗,境象朦朧虛幻,寓意撲朔迷離。格調哀婉,情韻悠長,為蘇軾婉約詞中的佳作。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豔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么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於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脣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遊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雲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雲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雲”,“雲”字承前“曉雲”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裡的“曉雲”,可以認為是朝雲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託,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技巧的精湛。
參考資料:
1、李廷先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0-633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68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公元1096年(紹聖三年)。據《耆舊續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於嶺外的歌妓朝雲而作。作者創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
參考資料:
1、李廷先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0-633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68
賞析
此詞當為悼念隨作者貶謫惠州的侍妾朝雲而作,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脣紅,高情逐雲,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情幽致。上闋通過讚揚嶺南梅花的高風亮節來歌贊朝雲不懼“瘴霧”而與詞人一道來到嶺南瘴癘之地;下闋通過讚美梅花的豔麗多姿來寫朝雲天生麗質,進而感謝朝雲對自己純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為知己的情誼,並點明悼亡之旨。全詞詠梅,又懷人,立意脫俗,境象朦朧虛幻,寓意撲朔迷離。格調哀婉,情韻悠長,為蘇軾婉約詞中的佳作。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豔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么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於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脣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遊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雲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雲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雲”,“雲”字承前“曉雲”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裡的“曉雲”,可以認為是朝雲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託,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技巧的精湛。
參考資料:
1、李廷先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0-633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68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公元1096年(紹聖三年)。據《耆舊續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於嶺外的歌妓朝雲而作。作者創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
參考資料:
1、李廷先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0-633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68
賞析
此詞當為悼念隨作者貶謫惠州的侍妾朝雲而作,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脣紅,高情逐雲,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情幽致。上闋通過讚揚嶺南梅花的高風亮節來歌贊朝雲不懼“瘴霧”而與詞人一道來到嶺南瘴癘之地;下闋通過讚美梅花的豔麗多姿來寫朝雲天生麗質,進而感謝朝雲對自己純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為知己的情誼,並點明悼亡之旨。全詞詠梅,又懷人,立意脫俗,境象朦朧虛幻,寓意撲朔迷離。格調哀婉,情韻悠長,為蘇軾婉約詞中的佳作。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豔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么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於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脣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遊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雲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雲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雲”,“雲”字承前“曉雲”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裡的“曉雲”,可以認為是朝雲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託,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技巧的精湛。
參考資料:
1、李廷先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0-633 2、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368-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