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蘇軾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寫人 寫景

譯文

譯文
漁父仰天大笑、吟唱,輕飄飄的江鷗在飛翔,寬闊的長江上吹灑滿江風雨。江邊騎馬奔波的當差的小官,現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過長江。

註釋
輕鷗舉:輕盈的鷗鳥飛起來。
漠漠:雲煙瀰漫。

參考資料:
1、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143-147

2、劉石 評註.蘇軾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92

3、朱靖華 等.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856-863

4、徐康銘.兒童讀唐宋詞.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1993:93

賞析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寫漁父從酒醒之後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閒適的神情。仰天而笑“輕鷗舉”,隱喻漁父如海鷗那樣自由飛翔。平視而笑“漠漠一江風雨”,隱喻漁父如江闊那樣的心胸,無視風雨。這是自然的壯觀,也是漁父的身影。漁父與自然融為一體了,恬淡悠然。

  “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寫實對比的手法,進一層以官人的奔波映襯出漁父的悠閒,突出了官人高貴反而累贅、無能,漁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騎馬的官人,這時也不得不借漁父的“孤舟”南渡。嬉笑詼諧之情,表現在最後兩句中。

  第四首詞先描景,後敘事,景事相綴,以“笑”為中心線,貫串全詞,寫出了漁父的閒適自由的生活情景。也反映農村勞動人民的生活,呈現出一股逸然超脫的思想情趣:靜謐的荒野江邊,質樸的莞爾而笑的漁父與輕盈自由的江鷗為伴,跟風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構成鮮明的對照,作者的美醜標準也在這裡明顯地得到標示。這一點,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現出來,顯示出一種“真態”的村野氣息。

參考資料:

1、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143-147 2、朱靖華 等.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856-863 3、李世忠.逐臣的悲憫——論蘇軾的一組《漁父》詞.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2(1)

賞析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寫漁父從酒醒之後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閒適的神情。仰天而笑“輕鷗舉”,隱喻漁父如海鷗那樣自由飛翔。平視而笑“漠漠一江風雨”,隱喻漁父如江闊那樣的心胸,無視風雨。這是自然的壯觀,也是漁父的身影。漁父與自然融為一體了,恬淡悠然。

  “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寫實對比的手法,進一層以官人的奔波映襯出漁父的悠閒,突出了官人高貴反而累贅、無能,漁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騎馬的官人,這時也不得不借漁父的“孤舟”南渡。嬉笑詼諧之情,表現在最後兩句中。

  第四首詞先描景,後敘事,景事相綴,以“笑”為中心線,貫串全詞,寫出了漁父的閒適自由的生活情景。也反映農村勞動人民的生活,呈現出一股逸然超脫的思想情趣:靜謐的荒野江邊,質樸的莞爾而笑的漁父與輕盈自由的江鷗為伴,跟風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構成鮮明的對照,作者的美醜標準也在這裡明顯地得到標示。這一點,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現出來,顯示出一種“真態”的村野氣息。

參考資料:

1、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143-147 2、朱靖華 等.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856-863 3、李世忠.逐臣的悲憫——論蘇軾的一組《漁父》詞.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2(1)

詩人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