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秦觀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後。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婦女 相思 戀情

譯文

譯文
那園林邊的小樓橫空而立,從上看下面是華美的車馬賓士而過。半捲起紅色簾子,剛試完單衣,已是清明時節了。一會兒微雨一會兒晴,剛轉暖又吹來微微的涼風,氣候變化不定。賣花聲已經全過去了,夕陽西下,院內花落如雨,飄灑在井臺上。
自從和她分別後(玉佩為玉雕的裝飾品,掛在衣帶上,丁東為玉佩互相碰撞時的聲音),阻礙重重,再也不能相見,使人多麼惆悵。我為名利而漂流他方,老天如果知道我心中的思念之苦,也會為我而消瘦。想起她住的地方,在柳樹邊深深的巷中,花叢裡那一道道門戶,真使人不堪回首。多情的只有明月,它和當初一樣,同時照著分在兩地的我和她。

註釋
小樓連苑橫空:《艇齋詩話》少遊詞“小樓連苑橫空”,為都下一妓姓樓,名琬,字東玉。詞中欲藏“樓琬”二字。然少遊亦自用出處,張籍詩云:“妾家高樓連苑起。”
繡轂(gǔ)雕鞍:指盛裝華麗的車馬。繡轂,華貴的車輛。雕鞍,雕飾有圖案的馬鞍,也借指馬匹。
朱簾:紅色簾子。唐王勃《滕王閣》詩:“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破暖:天氣轉暖。
弄晴微雨:微雨時停時下,似在逗弄晴天。
鴛甃(zhòu):用對稱的磚壘起的井壁。甃,音皺、井壁;井。
丁東:象聲詞,形容玉石、金屬等撞擊的聲音。唐溫庭筠《織錦詞》:“丁東細漏侵瓊瑟,影轉高梧月初出。”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名韁利鎖:比喻功名利祿對人的羈絆。
“天還”二句:意為連天也不免此苦況而消瘦,何況於人。
重門:謂屋內的門。

參考資料:

1、劉尊明編選.秦觀集:鳳凰出版社,2007:1 2、謝燕 編注.秦少游詞精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12頁 3、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22

創作背景

  據徐培均先生《淮海居士長短句箋註》考證,此詞元祐年間(1086-1090)作於蔡州。《高齋詩話》記載,秦觀任蔡州教授時與營妓婁琬(字東玉)過從甚密,將這首詞贈予她。  

參考資料:
1、謝燕 編注.秦少游詞精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12頁

賞析

  上片起首句,寫女子登上挨著園林橫空而起的小樓,看見戀人身騎駿馬賓士而去。此二句按景綴情,景物描寫中綴入女主人公的別情。“朱簾”三句,承首句“小樓”而言,謂此時樓上佳人正身穿春衣,捲起朱簾,出神地凝望著遠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寫微雨欲無還有,似逗弄晴天,實際上則綴入女子的思想感情,說它也象當前的天氣一樣陰晴不定。以下四句便寫這位女子一個人樓上一直等待到紅日西斜的過程以及當時的情緒。輕風送來的賣花聲清脆悅耳,充滿著生活的誘惑力,也容易引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女主人公想去買上一枝插鬢邊;可是縱有鮮花,誰適為容?故此她沒有心思買花,只好讓賣花聲過去,直到它過盡。“過盡”二字用得極妙,從中可以想象得到女主人公諦聽的神態、想買又不願買的惋惜之情。更為巧妙的是,詞人將聲音的過去同時光的流逝結合一起寫,狀畫出女主人公綿綿不盡的感情。歇拍二句,則是以景結情。落紅成陣,飛遍鴛甃,景象是美麗的,感情卻是悲傷的。花辭故枝,象徵著行人離去,也象徵著紅顏憔悴,最易使人傷懷。不言愁而愁自其中,因而蘊藉含蓄,帶有悠悠不盡的情味。

  下片從男方著筆,寫別後情懷。“玉佩丁東別後”,雖嵌入“東玉”二字,然無人工痕跡,且比起首二句凝鍊準確,讀後頗有“環佩人歸”之感。“悵佳期、參差難又”,是說再見不易。參差猶差池,即蹉跎、失誤。剛剛言別,馬上又擔心重逢難再,可見人雖遠去,而留戀之情猶縈迴腦際。至“名韁利鎖”三句,始點出不得不與情人分別的原因。為了功名富貴,不得不拋下情人,詞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發出了詛咒。“和天也瘦”句從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來。但以瘦易老,卻別有情味,明王世貞對此極為讚賞,因為它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花下”三句,照應首句,回憶別前歡聚之地。此時他雖策馬遠去,途中猶頻頻回首,瞻望女子所住的“花下重門,柳邊深巷”。著以“不堪”二字,更加刻劃出難耐的心情,難言的痛苦。煞尾三句,頗饒餘韻,寫對月懷人情景,頗有“見月而不見人之憾”(《草堂詩餘雋》卷二)。

  全詞以景起,以景結,而其中一以貫之的則是作者執著的情愫。對一個淪落風塵的薄命女子,作者竟鍾情若此,這決非為徵管逐弦而出入青樓的薄倖子弟所能望其項背。

參考資料:

1、王禹偁等.《宋詞三百首鑑賞大全集 超值金版 》 :新世界出版社,2011 :172

詩人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