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陳氏崢廬 其二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黃遵憲

負牆一病叟,吞聲幾欲哭。居此三四世,手執茅衣屋。

作犬不守門,作猱不升木。坐令田荒蕪,萬事付手束。

自官教我耕,暫學種蔬蔌。橫縱濟盡通,方整帛有幅。

門前桑竹茶,坐我樹陰綠。攜兒哺雞雛,反盎有餘粥。

倘官遂設施,庶幾一年蓄。何期麥嘗新,不及今茲孰。

炭船溯湘來,篙工偶托足。稱官老陳米,意比凶年谷。

長沙露行客,肩挑笑歌逐。城中諸婁羅,莫敢侵半菽。

沈沈石墨緣,窮搜到地軸。家家易金歸,樂禍天雨粟。

人人他不知,只知小人腹。帝清愛下民,賴官錫民福。

官胡棄民歸?世亦嫌薄祿。江神夾海若,蹴我國日蹙。

無人救飢溺,聽我飽荼毒。社時操豚蹄,待向墓前祝。

詩人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