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其四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黃遵憲

周公作《禮樂》,謂矯世弊害。秦皇焚《詩》、《書》,乃使民聾瞶。

宋祖設書館,以禮羅措大。吁嗟制藝興,今亦五百載。

世儒習固然,老死不知悔。精力疲丹鉛,虛榮逐冠蓋。

勞勞數行中,鼎鼎百年內。束髮受書始,即已縛杻械。

英雄盡人彀,帝王心始快。豈知流寇亂,翻出耰鋤輩。

誦經賊不避,清談兵既潰。儒生用口擊,國勢幾中殆。

從古禍患來,每在思慮外。三代學校亡,空使人材壞。

詩人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誌》、《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