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寺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易順鼎

中峰如法王,師子據其右。老僧初開堂,辛苦此結構。

欲令震旦國,舉首眺靈鷲。天高龍象雄,地迥猿鳥瘦。

鐘鼓運風濤,樓臺出雲岫。我來訪五老,逮此成三宿。

沈沈青蓮地,可踏不可漱。禪人數十輩,梵誦宵達晝。

為喜觀威儀,頻來聽經咒。彌天左蠡浸,收取作階霤。

風帆散萬葉,沙鳥飄千豆。禪心止水定,客面觀河皴。

聞僧昔面壁,絕粒坐巖竇。今年八十餘,爽健神所祐。

其徒勇寫經,堅苦本師授。周身萬毛孔,一孔一針漏。

華嚴幾萬字,一字一血透。吾聞兼愛術,不惜頂與脰。

儒家好批根,所見無乃囿。孔墨何齗齗,仰窺大圜覆。

詩人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後,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後在廣西。雲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後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遊,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後,縱情於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並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