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愛情 抒情

譯文

譯文
躺在精美的竹蓆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風雲突變,千里佳期一下子破滅了。
從今以後再也無心欣賞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

註釋
水紋珍簟(diàn):編織著水紋花樣的珍貴竹蓆。思悠悠:思緒很多。悠悠:漫長,遙遠。“水紋”句寫獨宿無眠,回憶往事。
佳期:本指好時光,引申為男女約會的好時機。“千里”句是說,由於風雲突變,千里佳期一下子破滅了。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 .唐詩鑑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317-318 .

賞析

  此詩描寫主人公與喜歡的女子約會不至而感到失望、無奈,甚至絕望不已的心情。詩中主人公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約,於是失望之極,形象地表現了失戀的痛苦。全詩語言簡練,以美景烘托和渲染愁情,用虛擬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詩境含蓄深邃,在唐代眾多描寫男女情事的小詩中別具一格,歷來為世人所傳誦。

  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蓆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不禁失眠。一、二兩句從因果關係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觀賞之心。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後,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後的情景。“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藉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參考資料:

1、劉文忠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719-720 .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蔣防《霍小玉傳》中說,李益早歲入長安應試,與霍小玉相愛,立下結為終身伴侶的誓言。後來,李益回鄉探望母親,不料其母已給他和表妹盧氏訂婚。迫於封建禮教,他不敢違拗,霍小玉也為此飲恨抑鬱而死。但此詩與霍小玉是否相關有待考證。  

參考資料:
1、葉桂剛 王貴元 .中國古代十大傳奇賞析(上) .北京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992 :48-55 .

2、 劉文忠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719-720 .

賞析

  此詩描寫主人公與喜歡的女子約會不至而感到失望、無奈,甚至絕望不已的心情。詩中主人公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約,於是失望之極,形象地表現了失戀的痛苦。全詩語言簡練,以美景烘托和渲染愁情,用虛擬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詩境含蓄深邃,在唐代眾多描寫男女情事的小詩中別具一格,歷來為世人所傳誦。

  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蓆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不禁失眠。一、二兩句從因果關係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觀賞之心。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後,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後的情景。“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藉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參考資料:

1、劉文忠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719-720 .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蔣防《霍小玉傳》中說,李益早歲入長安應試,與霍小玉相愛,立下結為終身伴侶的誓言。後來,李益回鄉探望母親,不料其母已給他和表妹盧氏訂婚。迫於封建禮教,他不敢違拗,霍小玉也為此飲恨抑鬱而死。但此詩與霍小玉是否相關有待考證。  

參考資料:
1、葉桂剛 王貴元 .中國古代十大傳奇賞析(上) .北京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992 :48-55 .

2、 劉文忠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719-720 .

詩人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